施乐辉 (Smith & Nephew) 是一家拥有160多年历史,在伦敦和纽约两地上市的国际医疗集团。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中国以来,公司在中国医疗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特别是运动医学和骨科业务领域一直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已经成为集团全球第二大市场。 近日,施乐辉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胡海先生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分享了公司在大中华区业务的近况,以及他对于中国市场的观察与展望。 胡海先生是一位在医疗行业耕耘26年的资深管理者,在大型跨国医疗巨头以及中国本土企业都积累了丰富的行业与管理经验。 他于2021年9月被任命为施乐辉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 在此之前,他曾担任Depuy Synthes 中国副总裁,同时也是强生医疗集团中国区董事会成员。 此前,他也在多家医疗设备与器械行业的头部公司,其中包括波士顿科学、GE医疗以及TCL 医疗担任领导职务。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胡总,您是一位非常资深的医疗行业参与者和见证者,见证了这20多年中国医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能否分享一些您对于中国医疗科技产业趋势的观察?施乐辉公司将有哪些举措来适应市场的发展? 胡海: 中国医疗行业伴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医保制度的逐渐完善,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从原来的相对粗放式成长,投入决定产出的阶段过渡到精耕细作,效率和质量决定未来成长的阶段。施乐辉也顺应市场变化,从组织架构,商业模式和产品方案上迅速作出必要的调整,持续创新业务。 GREATER CHINA BUSINESS: 施乐辉作为一家领先的医疗科技企业,几大业务群有丰富的产品线, 能否介绍一下几大领域在中国的业务情况,您觉得哪些业务在中国市场最有增长潜力? 胡海: 目前我们的运动医学和骨科业务都处于中国市场领先地位,我们的伤口管理业务在中国市场过去几年遇到了相当的挑战,目前正处于战略调整期。未来以期更多潜力将来自于运动医学领域的高速增长,骨科事业部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以及先进伤口管理业务的重归市场领先地位。 GREATER CHINA BUSINESS: 目前中国市场在公司全球营收的占比大概是一个怎样的情况? 未来将如何布局? 是否会扩大中国本土制造与研发能力? 未来在中国是否有新的投资和合作的计划? 胡海: 我们目前是全球第二大市场,对于全球的业务起着深远影响;也一直致力于中国本土化项目的加强与政府和本地业务伙伴的紧密合作;目前有不少项目都行进至不同层面的实质性推进阶段,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新的局面让大家看到。 GREATER CHINA BUSINESS: 国家对于医疗器械的集中采购可能将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您认为这对行业会产生哪些影响? 对公司在华业务是挑战还是机遇? 胡海: 集中采购是国家医保和医疗行业的重要战略之一,也是行业必须要面对和经历的必然阶段;无论对于跨国公司还是本地企业,都需要重新思考和确定未来的经营方针和关键策略。对于施乐辉中国来讲,也是很好的外力推动我们对过去的总结和复盘。在这样一个全新时代和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任何准备充分,有勇气引领变革的组织都拥有更大的舞台。 GREATER CHINA BUSINESS: 中国本土的医疗企业这些年成长很快,您是怎么看待中国本土医疗企业?有哪一些优势和劣势? 未来发展会遇到哪一些瓶颈和挑战? 胡海: 本土的医疗企业今年有着长足的发展,无论是技术,产品和人才都在快速提高和强化;在过去的发展中也切实享受到了优惠政策,政府引导和客户对本土品牌支持情怀的红利。随着中国市场环境和政策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作为全球化大国和强国的市场竞争将与任何成熟市场一样,趋于更为公平,规范和激烈;如何在未来更多依靠商业化能力与其他本行业伙伴同台竞技并持续突破瓶颈,是我们本土企业必将要思考和突破的课题。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胡总,我知道您是一位非常资深的管理者,在跨国公司拥有20多年的行业经验,请分享一下您的职业经历? 能否分享一些您之前亲历过的跨国公司在华成功经验或者教训? 胡海: 我在医疗行业深耕26年,很荣幸既有机会曾服务于GE医疗,波士顿科学,强生医疗和施乐辉这样的优秀跨国企业,也曾有机会服务于TCL,纳通等优秀的国内企业,每一段经历都给予我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同时,这些企业也是中国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在本土研发与制造,人才培养与发展,战略合作与创新,医学教育和学术完善及推动方面贡献了诸多宝贵的实战和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