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珠海——日前,安捷伦科技公司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合作共建的“粤港澳大湾区污水流行病学联合实验室(下称‘实验室’)”正式揭牌。
污水流行病学(Wastewater-Based Epidemiology, WBE)是一种通过分析污水中生物标志物(如病毒RNA、药物代谢物、化学污染物等)来监测人群健康和环境暴露的新型公共卫生工具。它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环境健康威胁和社会问题(如药物滥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随着全球健康挑战的复杂化,加快WBE的研究与应用是当前紧迫的任务,需政府、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的共同推动。
今天成立的实验室将先进的检测技术与区域公共卫生需求紧密结合,推动污水流行病学研究的创新发展。这一合作不仅提升了污水流行病学的研究水平,也为全球城市群的环境健康管理提供了示范。
实验室将依托安捷伦的高精度分析平台,重点研发以污水流行病学监测为目标的内源外源生物标志物及代谢产物、新污染物降解产物及其毒性等检测技术与方法,探索污水流行病学综合应用方案,探索支撑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决策的技术和方法,助力广东省污水信息解析与预警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污水信息系统与专用能源芯片中试验证平台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大湾区环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推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实验室主任余刚表示:
“实验室依托广东省污水信息解析与预警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污水信息系统与专用能源芯片中试验证平台,是科创服务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探索实践。依托珠海校区作为北师大增量改革示范区的优势和安捷伦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服务,实验室将在污水信息解析及新污染物检测方面联合攻关,突破污水信息因子及新污染物识别与快速检测、健康风险及安全信息解析、毒性评估与风险预警等方向的技术瓶颈,为大湾区构建’环境健康-公共卫生’联动监测、治理体系提供技术和方法,支撑大湾区环境健康风险管理能力提升。联合实验室也是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的实践,将探索推进’教育引领、科技支撑、人才驱动’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路径。”
出席揭牌仪式的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孙红培表示:
“实验室的建立将加强安捷伦与研究院的长期紧密合作,开展环境、生态、生物、化学、材料、人工智能等学科前沿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双方在新技术研发及推广、国际热点项目追踪及研发、应用技术支持与培训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相信实验室能够在污水信息解析与预警及新污染物治理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拓展区域与国际合作,服务大湾区新污染物治理,成为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安捷伦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杨挺表示:
“今天这座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环境与健康交叉学科研究在中国迈出了重要一步。作为全球分析测试技术的领导者,安捷伦始终致力于以创新科技推动可持续发展。我们很荣幸能参与这一具有前瞻性的合作,助力中国在环境健康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安捷伦将持续发挥在精准检测与实验数据分析方面的优势,支持实验室打造国际领先的‘环境-健康’交叉研究平台。这不仅体现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更展现了我们积极参与中国高质量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战略的决心。”
余刚院士是享誉国内外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专家。他长期致力于新污染物环境行为、生态风险及控制技术研究,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控制方向的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应用和履约技术支撑。他还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历次《斯德哥尔摩公约》缔约国大会的技术谈判。在他的推动下,2024年初,广东省污水信息解析与预警重点实验室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获批建设。该实验室致力于创新污水信息解析的安全理论,突破污水信息识别的关键技术,构建污水安全与预警模型,对广东乃至全国的健康与安全体系建设具有深远影响。2019年,时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主任的余刚教授还曾获得安捷伦“思想领袖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