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业网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业 综合工业

霍尼韦尔刘茂树:可持续技术是通向未来的“金钥匙”

by Thomas Chang
2022年4月22日
A A

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以“携手为保护地球投资”(Invest In Our Planet)为主题,呼吁企业制定强大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标准,推动绿色经济转型,号召各方参与应对当下面临的气候危机,保护地球家园。

在2022年“世界地球日“之际,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刘茂树对今年的地球日主题发表了观点。刘茂树表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是当今社会所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可持续技术的应用将加速绿色经济转型、推进能源体系变革,促进社会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对企业而言,积极践行ESG理念、推进可持续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是通往未来的必由之路,也是兼顾绿色发展和长期增长的一把“金钥匙”。

锚定“双碳”目标 积极践行ESG理念

中国提出的努力争取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远景规划下的宏伟蓝图,也是对全球减碳愿景的伟大承诺。作为新时期各领域企业可持续转型的新抓手,ESG在中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语境下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

刘茂树表示,把ESG融入生产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帮助企业有计划地组织和实施转型战略,推动新技术的研发与运用,使企业着眼于更长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双碳”目标正在成为企业践行ESG理念的主要推动力,将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一个双向的良性循环。

以霍尼韦尔为例,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改善企业自身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多年来曾数次制定进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超额完成,并积极通过技术创新帮助企业自身和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021年4月,霍尼韦尔宣布承诺于2035年实现所有业务运营和设施的碳中和目标。为此,霍尼韦尔正在采取进一步加大节能项目的投资、采用可再生能源、完成业务设施与公司用车的资本改良项目并利用碳信用额度等一揽子举措,以延续公司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一贯努力。

2022年4月,霍尼韦尔再次郑重承诺在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SBTi)的指导下制定包括价值链产生的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范围三)的减排目标。此前,霍尼韦尔已经承诺到2035年实现直接排放(范围一)和能源间接排放(范围二)的碳中和。

霍尼韦尔正付诸实践持续推进这些目标的一一落实。未来,霍尼韦尔也将继续通过严格的、端到端的业务运营体系推动碳减排。同时,霍尼韦尔的减排量将按照温室气体核算体系的要求公开报告,并由第三方核实。

可持续发展和长期增长并行不悖

作为领先的高科技企业,霍尼韦尔在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方面拥有超过100年的历史。自2004年起,霍尼韦尔业务运营和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强度已减少90%以上,能源效率提升了70%以上。此外,霍尼韦尔自2010年以来先后落实了6100多个可持续发展项目,平均每年节省1.05亿美元的成本。

实际上,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在霍尼韦尔已经被证明是切实有效的办法。霍尼韦尔公司约60%的新产品研发都与改善客户的环保表现和社会效益为出发点,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在可持续领域的专业积累和优势,不仅运用自身技术改善内部可持续运营,而且以此来进一步提升我们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2021年霍尼韦尔超过60%的营业额来源于帮助解决全球 ESG 挑战的业务。

霍尼韦尔越来越多地将企业运营用作技术创新试验场。在减少运营和设施温室气体排放过程中,霍尼韦尔尽可能使用自身产品和技术,通过在企业自身的应用来实现技术测试和改进。同时,霍尼韦尔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多样化的可持续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形成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

例如,霍尼韦尔智能生产管理执行系统(MES)以及霍尼韦尔卓越系统(HES)等数字化技术和解决方案,目前不仅在霍尼韦尔内部使用,我们的很多合作伙伴和客户也在使用——公司已经把这些技术和创新实践拓展到行业和社会,积极助力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同时,由于客户端的使用场景更多,也给了我们技术方面更多的反馈,从而促进我们推出更新一代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正向循环让我们可以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案。

刘茂树同时也表示,企业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减少自身碳排放的努力也是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运营的碳排放不断降低、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可以让企业员工认识到自身工作对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影响,从而大大提升团队凝聚力和使命感,促进企业长期发展。

霍尼韦尔可持续技术助力客户环境表现和社会效益

“双碳”目标对高耗能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如石化、航空、建筑、传统装备制造等领域带来降低排放的挑战的同时,也为技术创新和应用孕育了发展潜力。在中国,霍尼韦尔秉持“东方服务东方”的战略,通过不断开发满足客户能源和环境需求的产品与技术,服务于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远景目标,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以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为例,我们正在围绕新能源、再生资源与材料循环利用、提高碳氢转化效率和降低能耗的技术、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绿氢应用等领域,以霍尼韦尔创新的产品和技术为引擎,推动低碳解决方案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和实施。

例如,霍尼韦尔具有突破性的氢氟烯烃(HFO)技术帮助客户在保证最终产品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减少碳足迹并提高能效,Solstice®系列低全球变暖潜值制冷剂、发泡剂、推进剂与溶剂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迄今已帮助减排超过2.6亿吨的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减少了超过5600万辆汽车一整年的潜在排放量。

今年4月,霍尼韦尔宣布中国国药集团旗下的国药控股上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在其位于上海的疫苗冷库扩建项目中采用霍尼韦尔低全球变暖潜值高能效制冷剂Solstice® N40 (R-448A),以储存供上海地区使用的各种疫苗,并包括新冠疫苗。该技术有效降低疫苗储存和配送过程中的碳排放,助力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同样发生在近期的还有霍尼韦尔与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携手打造年产量达100万吨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生产基地。东华能源在该项目中引进霍尼韦尔UOP的Ecofining™工艺技术,该技术是第一个被用于主要生产商用航空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技术,助力开创了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先河。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以厨余油和动物脂肪为原料的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基地之一,助力推动航空业碳减排。

“霍尼韦尔为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广泛的工业技术和数字解决方案。为我们的后代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可持续的未来,霍尼韦尔这样的企业责无旁贷。”刘茂树表示,“霍尼韦尔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继续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战略,致力于改善企业自身和广大客户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Tags: 可持续发展

其他资讯

综合工业

西门子携手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苏州萨里大学(筹)先进制造学科

2025年9月12日
综合工业

康明斯在上海正式启动全球分拨中心新址

2025年9月9日
综合工业

中联重科2025上半年“量质双收”,拟中期分红17.3亿元

2025年8月30日
综合工业

三十年从扎根到盛放,安捷伦中国本土制造的来时路

2025年8月30日
综合工业

沈威先生被任命为维谛大中华区总裁

2025年8月21日
综合工业

采埃孚张家港首个IPA稳定杆连接杆量产 轻量化创新启新篇

2025年8月14日
<简体> <繁體>

科技点亮梦想: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选手走进高通联合创新中心

2025年8月26日

...

立邦中国与广州城投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筑城市美好未来

2025年8月27日

...

阿克苏诺贝尔携手阿科玛、巴斯夫,推动建材粉末涂料低碳转型

2025年9月12日

...

西门子携手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苏州萨里大学(筹)先进制造学科

2025年9月12日

...

Microchip产品荣获2025半导体市场创新表现奖——年度优秀AI芯片奖

2025年8月29日

...

巴斯夫与傅利叶携手开发下一代人形机器人新材料解决方案

2025年8月19日

...

三十年从扎根到盛放,安捷伦中国本土制造的来时路

2025年8月30日

...

康明斯在上海正式启动全球分拨中心新址

2025年9月9日

...

法拉利任命大中华区总裁

2025年9月12日

...

卡博特上海工厂利旧改造项目正式投入运营

2025年8月28日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于促进全球跨国公司、机构在华贸易、投资与业务发展;促进大中华区业务交流与合作;关注最新企业动态和行业趋势;分享经营与管理经验;传播卓越理念,为各方在华取得商业成功,促进可持续发展、友好交流贡献力量。

联 系 我 们 | CONTACT US

商务合作联系: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体资讯联系: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资源联系:  hr#apac-business.com

* (替换# 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Copyright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沪ICP备2022016631号-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Copyright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沪ICP备2022016631号-2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