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业网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业 通讯

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方迎:将在中国市场重点做好三件事

by Joyce Jin
2022年7月12日
A A

日前, 做好“新连接”,赋能“新阶段” — 爱立信夏季媒体沟通会举办。会议期间,在分享针对移动通信技术与市场洞察同时,爱立信东北亚区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方迎重申了对于中国市场的承诺,并强调爱立信在中国要继续做好三件事,即:专注5G“连接”,布局6G未来;赋能5G创新,培育产业生态;以及践行可持续发展,走科技向善之路。

5G建设势头不减,数字化需求驱动创新

“连接” 已经成为了支撑现代社会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中国正在领跑全球5G 建设。截至2022年4月,中国累计开通5G基站161.5万个、今年有望突破200万个。当前,中国5G网络的用户已经达到4.5亿,占全球5G登网用户的70%。同时,据最新《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预测,未来几年,5G网络的全球覆盖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到2027年底,全球5G注册用户将达到44亿。

5G独有的技术特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外部需求,以及运营商、设备提供商、上下游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共同推动,注定会让5G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创新平台。对此,方迎表示: “5G的特点决定它会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利器。当前,行业对5G连接的需求正处于爆发期。爱立信正在积极促进5G技术与行业的结合。爱立信最近收购了5G广域网企业方案提供商Cradlepoint,并即将收购企业云通信厂商Vonage,都是在为发力企业级市场提前布局。”

“连接”中国130周年,爱立信继续做好三件事

今年是爱立信进入中国市场130周年,时间证明了爱立信是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在谈及爱立信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策略时,方迎强调:“中国5G网络建设与应用创新需要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共同参与。爱立信将继续信守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做中国可信赖的合作伙伴!爱立信将凭借以5G为代表的 ‘新连接’技术,全球的网络及应用实践,丰富的产业生态资源,携手中国运营商与产业伙伴,共同助力中国构建 ‘新连接’时代,创新数字经济,赋能‘新阶段’,共同推动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方迎指出,爱立信在中国将重点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做好5G连接,布局6G未来。对于5G,爱立信将助力运营商 “建好5G,管好5G,用好5G”。首先,是建好5G。爱立信将继续凭借全频段的产品技术能力,基于爱立信硅芯科技,融合算力、工艺、能耗与系统优势,助力运营商建设5G精品网络;其次,是管好5G。爱立信将助力运营商为用户提供安全、稳定与可靠的网络,并利用自身在AI与网络自动化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升网络效率。之后,是用好5G。爱立信将通过与中国运营商合作,利用专网、网络切片等技术和工具,助力运营商用好这张网,并开拓行业市场。对于6G,爱立信已经和中国的相关部门展开了前期合作。

第二件,赋能创新,培育生态 。在继续扎根中国,专注连接的同时,爱立信还会在生态建设与联合创新上贡献更多力量,并助力更多本地企业走向全球。

第三件,践行可持续发展,走科技向善之路。弥合数字鸿沟、应对气候挑战是爱立信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两个重要基本点。爱立信将继续兑现承诺,与产业伙伴共同应对气候挑战,与中国 “双碳”目标同行,并用科技推动教育公平和共同富裕。

“零”接触自智网络成为趋势

目前,全球已经有213个5G商用网络问世。5G技术的普及将使宽带和关键物联网用例显著增加,特别是驱动AR/VR、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高级游戏和机器实时控制用例,到2025年使蜂窝物联网设备数量达到44亿。

爱立信东北亚区数字服务事业群总经理张广焯表示,这都意味着消费者和企业市场的服务提供商面临巨大的5G增长机遇,同时也是运营商在企业和消费者细分市场的增长机会。其中,网络切片是关键的5G技术之一,将成为捕捉各种各样的5G用例商机的抓手。据GSMA估计,到2025年,运营商的网络切片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美元左右,运营商应该为此准备好自己的网络。此外,他强调,“零”接触自智网络正在成为趋势。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整个网络架构从物理部署到虚拟化, 然后逐步向容器化的网络演进。在这样的网络发展压力机动力之下, 爱立信规划并实践了业务可视、运维自动、 管理智能的零接触自智网。同时也在引领着业务运营从人工到自动化, 逐步跨向意图自智的目标。

在运维闭环中,爱立信”零”接触自智网络解决方案通过可视/自动/智能的场景引入, 自智网络使其达到自修复, 自配置, 自优化的目的,从而更好的支撑运营商维护、 网络运行、企业服务支撑。“当前我们正处于半自动化运行阶段,在未来的意图网络自治下,网络会自主收集和理解用户的服务意图,行为意图和策略意图,从而更准确更高效的满足用户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利用AI技术进行大量模型的训练来提高网络的理解能力。爱立信已经拥有了很多相关场景的模型内置到了我们的网元中,从而让网络意图自智成为可能。”张广焯表示。

在谈到爱立信边缘能力开放平台(EES)时,张广焯指出,边缘运算和 5G 正在制造、运输、游戏、任务关键型服务等领域开启全新商机。两者的结合将更进一步推动低时延、高带宽、设备处理和数据卸载等功能的新业务。

不断成就更绿色低碳的5G网络

有效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共同目标,也是包括爱立信在内的众多ICT企业的一致追求。回顾过去10年,在技术发展的推动下,移动网络的流量增长了300倍,同期的能源消耗仅增长了64%。爱立信预测,到2027年,5G网络的人口覆盖率将从目前的25%增长到75%,而网络承载的流量也将增长5倍。5G网络在赋能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并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对5G网络的本身能耗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爱立信拥有专业的知识,以及积极的承诺,并将可持续发展贯穿于整个价值链。

“爱立信主要基于‘芯’技术推动硬件节能,并通过软硬件结合减少碳足迹”。沟通会上,爱立信中国网络产品方案总经理吴日平重点谈及了爱立信打造绿色低碳5G网络的方法途径与部分用例。他表示,平台与算力的发展是推进无线网络节能减碳的核心动力,爱立信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自身专业优势,打造业界最领先的无线网络硬件平台-硅芯科技。

爱立信软硬件结合,充分发掘了5G无线网络节电的潜力。在硬件方面,爱立信持续推出更绿色的新一代射频硬件。例如,爱立信的FDD宽频、高功率、紧凑型RRU实现了25%的节电,同时也减重25%。爱立信TDD轻量化 Massive MIMO AAU实现节电20%,重量低至12kg。软件节能方面,爱立信通过符号关断、深度休眠、智能开关设计等技术,能够让网络在低业务时段最高可实现97%的节电效果。

吴日平还分享了爱立信在全球践行节能减排的成功案例。在英国,应用爱立信新一代AAU产品平台的射频单元,平均节电效果达到43%,闲时的节电幅度可达55%。在德国,应用光伏综合供电,光伏设备受站点能源系统和无线网管的综合管控,12平米面积的光伏可以提供全年11%的基站供电需求。在印尼,爱立信应用无线软件功能,不降低网络性能的前提下可节省16%的基站耗电,应用AI节电算法可进一步节省4%的站点能耗成本。在中国,爱立信服务于三大运营商的4.1万个5G基站会根据站点的负荷状态,自动选择并执行最适合的节电功能,日节电超过12万度。

全息通信,下一个杀手级应用?

活动期间,爱立信将不久前在MWC上一款吸引了运营商、技术厂商、以及终端与应用厂商关注的全息通信用例移植到了现场。并与来自合作伙伴OPPO与Nreal的专家展开了一场关于 “全息通信,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爆款?” 的讨论。

为什么一项概念诞生已久的技术在5G时代突然被万众瞩目?爱立信中国技术部副总经理王浩博表示:“我们今天探讨的是老百姓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的全息通信。5G强大的连接能力,对算力的实时智能调配能力,端到端的体验保障的能力,以及5G开放的生态,可以让大家一起利用5G技术对全息通信进行开发。5G的蓬勃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全息通信落地的希望。”

全息通信技术落地的意义何在? OPPO研究院副院长、5G首席科学家唐海先生表示:“全息通信很可能是一种杀手级的应用。在网络和设备终端算力大幅提升的基础上,全息通信的落地可能是某种必然的趋势。这也预示着,我们为消费者提供下一代杀手级消费应用的时代即将到来。”

全息通信的规模化和商业化究竟还有多远,哪些技术环节亟待提升?Nreal副总裁呼显龙先生指出:“全息通信的规模化需要与各行各业的需求结合。Nreal正在探索不同的场景,希望去带动从硬件到整个网络的使用。从技术上看,Nreal的AR眼镜已经提供了一个可以满足大视场角显示与全息交互的消费级观看端,尚还需要拥有一个更加高效且低成本的全息模型采集端来完成整个体验的闭环。”

对于全息通信的发展前景,爱立信东北亚区副总裁 吴立东女士表示:“作为一项偏底层的应用技术,全息通信的未来应用空间非常广泛,无论是医疗、制造、或是文化娱乐,都可以加载无限的可能性。今天,我们已经迈出了积极的一步,从网络能力,移动算力和显示终端上配合,让这项技术真正的‘飞入百姓家’。下一步,让我们期待更多精彩全息通信应用的诞生!”。

Tags: 业务与市场

其他资讯

通讯

华为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经营结果符合预期

2025年4月1日
通讯

华为FDD三频Massive MIMO全球商用启航,4G容量、5G体验双跃升

2025年2月26日
通讯

中国移动携手华为完成智能追焦单元全球首个试点部署

2025年1月15日
通讯

华为连续九年蝉联全球基站天线市场份额第一

2024年12月18日
通讯

华为2024年度优秀合作伙伴奖项结果正式揭晓

2024年9月20日
通讯

华为DCS荣获DCIG全球虚拟化替代最佳推荐

2024年8月17日
<简体> <繁體>

华为宣布开源盘古7B稠密和72B混合专家模型

2025年7月1日

...

丹纳赫出席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赋能北方生物医药创新加速发展

2025年7月10日

...

康宁显示科技在华二十周年,助力中国显示产业腾飞

2025年6月17日

...

共启新程!太重集团与康明斯达成战略合作

2025年7月3日

...

安捷伦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共建大湾区污水流行病学联合实验室

2025年7月5日

...

汉威士健康拓展业务版图,服务覆盖至中国台湾地区

2025年7月8日

...

玫琳凯荣膺“年度影响力品牌”大奖,三十载深耕中国市场获行业认可

2025年6月20日

...

霍尼韦尔举办首届中国增长峰会 集全球智慧共筑本土创新

2025年7月3日

...

青岛啤酒品牌价值2803.55亿元,蝉联中国啤酒品牌榜首

2025年6月20日

...

百胜中国设立一亿元“一线员工创新基金”

2025年6月21日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于促进全球跨国公司、机构在华贸易、投资与业务发展;促进大中华区业务交流与合作;关注最新企业动态和行业趋势;分享经营与管理经验;传播卓越理念,为各方在华取得商业成功,促进可持续发展、友好交流贡献力量。

联 系 我 们 | CONTACT US

商务合作联系: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体资讯联系: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资源联系:  hr#apac-business.com

* (替换# 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Copyright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沪ICP备2022016631号-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Copyright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沪ICP备2022016631号-2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