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业网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业 物流

高虎国际中国董事总经理徐信龙先生访谈

by Anthony Huang
2024年5月12日
A A

自本世纪初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航运物流行业蓬勃发展,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扩大业务规模。有这么一家名为GAC的北欧航运物流公司也正是在那个时候看准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积极开拓中国业务。而当时谁有能力接下中国业务的‘帅位’ 是摆在集团面前的头等大事,而正是徐信龙的出现,成了此后GAC在中国乃至全球取得非凡成就的一位关键人物。他是中国物流行业30年发展史的见证者、参与者,同时作为一名外企高管,他有着很强的国际视野、敏锐的市场嗅觉。 而作为GAC中国的创始人,在他身上甚至能看到很多中国创一代才具备的坚韧不拔、务实重干的企业家精神。本期访谈, 徐信龙先生将分享他30多年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他对于管理、市场、企业发展等方面真知灼见。

GAC 是一家成立于1956年在全球拥有300个办事机构,9000名专业人士, 集船务代理,物流服务和供应链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航运服务集团。

 

GAC这个名字可能对于非业内人士来说还比较陌生,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公司的背景以及在全球与中国区的主要业务?

徐信龙:GAC 的全称是GULF AGENCY COMPANY. 上世纪五十年代, 瑞典籍的GAC 集团进入中东开辟了一项专为油气等能源行业服务的船舶事务,离岸海事和货运代理业务。近七十年来, GAC集团的主营业务集中在国际船务和全球物流代理这两大板块。 我同意GAC 集团在业界不太知名。 开个玩笑, 我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号称物流界里最大的船务公司, 或者说是船务界里最大的物流企业。 GAC 中国, 即高虎国际航运中国公司, 的确是我二十多年前在上海一手创立的。 作为GAC 集团全球网络的一份子,GAC中国总部在上海,主营业务同样专注于船务和物流,在北京、天津、青岛、厦门、成都、武汉都有办公室,为业界提供专业且全面的服务。

 

从您的观察来看,当下全球物流行业的发展有哪一些最新趋势值得关注?

徐信龙: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我认为物流行业的发展也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尤其体现在全球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

第一,随着国际市场的扩展,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考虑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 物流行业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速。目标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最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我认为全球化需要更多地关注网络、信息、协同和集成。企业建立一个覆盖全球的网络,这也是GAC的优势所在,我们有300多个办事处遍布全球。通过物流合作伙伴之间的紧密协调和信息流的优化,企业可以实现全球供应链的实时可视和跟踪,从而集成各种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整体运作效率。

第二,智能化正在逐渐改变着传统的运作方式,也是现在每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在集拼环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货品的智能匹配和集拼,提高装载率和运输效率;在仓储环节,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库存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仓储效率;在分拨环节,运用智能检索、定位和财务管理系统,实现分拨的智能化和高效运作。智能化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物流行业的效率,还可以为物流企业带来更多创新和机会。

第三,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趋势且必须受到行业的重视。物流企业需要遵循合规、绿色、环保、安全和标准化的原则。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各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倡导,物流企业不得不关注能源消耗、低碳排放等问题。首先,我们必须遵守各国法规以确保物流业务的合规性;其次,物流企业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如提高运输效率、优化运输路线等;同时,保障物流作业的安全性,确保货物和人员的安全;最后,推行标准化作业,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企业的发展从0到1是非常艰难的,当时GAC在中国业务刚起步的时据说只有几位员工,您是如何带领公司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又是如何创立一个全新的业务品牌,并且在竞争不断的市场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的?

徐信龙:公司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几乎是以一个代表处的形式存在,当时只有8名员工,那时无论是财务、人事、公司管理还是办公环境都不健全,各方面的管理都需要从头再来,真正从0开始发展。记得2002年5月1号,我在新的办公室里就开始招兵买马,寻找供应商,也就是在那短短的1个月之内,公司从8个人发展到18个人,不到一年我们的那个办公室的座位就不够用了,随着公司的壮大,我们也陆陆续续升级了几次办公场所,在上海建立了我们中国区的总部,并且在在北京、天津、青岛、厦门、成都、武汉都开设了办公室。可以说从0到1的这个过程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正是因为有了1,才有后来公司发展的N, 并且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我认为企业文化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两个方面。公司需要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鼓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团队建设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优秀的团队才能创造优秀的业绩。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关注和投入。

在GAC发展到现在,我们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我们秉持项目先行,稳健投资的理念,既在行业中保持稳定增长又不失竞争优势,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项目先行意味着企业在投资前要对项目进行充分的评估和规划。这需要深入了解市场需求、竞争状况、项目可行性等因素。项目先行的理念有助于避免盲目投资,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稳健投资则强调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和理性。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合理控制投资风险,避免过度扩张和过多负债。这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同时,也能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投资者。

基于上述发展理念,当我们创立汽车物流品牌时,我曾深入研究了市场变化,了解客户的需求和痛点。 我们发现,随着行业的更新迭代,客户对其物流供应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仅需要更快和更安全的物流服务,还需要得到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体验。在此基础上,我们与一些大客户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我们的专业服务和创新理念,为他们提供最优质的物流解决方案。2024年,高虎中国荣获采埃孚亚太颁发的可持续先锋奖,我相信这是对我们专业服务意识的充分肯定。

 

近些年来,无论是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苏伊士运河堵船事件,又或是俄乌冲突等事件都对供应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GAC又是如何能在这样巨大的挑战面前依然能够帮助企业打通供应链的?能否分享一些印象深刻的故事。

徐信龙:这个问题很好。我们处在一个多变的时代, 尤其考验我们的持久战略目标和应变能力。 世界经济危机时, 别人裁员我们招人, 别人躺平我们出击。 我们发现, 每一次危机的背后都隐藏着机遇,而危机本身也是变革的动力; 疫情爆发时别人束手无策, 我们面对挑战,逆流而上,不降反升。 局部战争时, 我们另辟蹊径开辟新的战场, 寻求新的产品和渠道; 苏伊士运河和目前红海危机再次引发全球关注,我们冷静分析, 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赢得客户的理解和支持。

在这个多变的时代,我们学会了如何应对各种危机。我想我们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应变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 GAC 拥有覆盖全球重要口岸的网络和专业团队,能够提供快速响应和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全球供应链环境中取得成功。

 

高虎国际中国董事总经理徐信龙先生访谈

能否分享一下您这么多年来在公司经营或者业务上所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徐信龙:我可以从一个小故事谈起。 有一年,我们空运的市场遇到了很大的挑战,仓位紧张,而我们有一个国外的客户需要一个包机的服务。尽管这个业务不是我们经常涉及的业务,但当时我们感觉完全有这个能力接下这单业务,我们也做了可行性研究和报告,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和我们过往的经验来看,这个业务完全值得去做。因此我们马上就找了一家包机公司,也谈好了价格,签署了合同。但是突然情况发生了变化,客户的货运量发生了改变,更严重的问题是,我们原本计划中的包机仓位的价格在受到市场冲击下变得毫无优势可言,在时间非常有限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快速组织货源就变得十分困难,最终我记得这一架包机不仅没有盈利,还亏了40万。 这个教训告诉我们应该坚持做自己擅长的业务,专注于自己该做的事情,而不能盲目去跨行跨界,或者说跨越自己本身的服务范围去做另外一件事。我们要有自己的独特的判断,要有自己独特的产品,不能够去雷同。这么多年经过风雨的洗礼,穿越过周期,我们必须一直告诫自己,任何市场的变化,它不能动摇我们的决心,一定要发挥自身的长处,做别人做不到的事,这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行业,任何公司都非常注重创新, 不仅仅需要技术的创新,更需要管理上的创新,业务模式的创新, 能否谈谈GAC 在中国业务上的创新的经验,以及这些创新如何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徐信龙:创新这个词通常在人们谈及企业家精神的时候会用到。 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多的创新说。 我们只能说是对一些传统的管理理念做了一些改进, 在运营模式上注入了一些新的诠释和尝试。 体会比较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一支忠诚的团队。我们提倡管理应融于和谐的公司文化中。只有在团队中建立起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平等关系, 才能确保公司健康稳定地发展。而和谐的公司文化则是培育战无不胜团队的沃土。

客户关系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不仅停留在提供优质的价格,产品和服务,还应该更多聚焦在与客户建立良性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开拓市场过程中,企业需要秉持“让利在先,谦逊为本”的理念。让利在先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谦逊为本则是指需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以获得更长远、更稳健的发展。

“变中求变”和“竞争求胜”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变化中寻求新的机遇,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 我们试图做到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急于求成的盈利模式更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能够更加注重创新和研发,追求长远发展,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始终保持优势,并且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穿越周期并建立起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和产品优势。

 

能否谈谈GAC的人才发展战略,以及公司的企业文化。

徐信龙:首先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人是决定一切的因素,我们也看到业内有不少公司这两年有大规模裁员,这种情况在GAC 是很少发生的,我认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该尽量避免这样的行为,每个员工背后可能都是一个家庭,裁员对企业和个人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另外从人力管理的角度来讲,可能公司暂时不需要那么多员工,但未来当出现人才短缺的时候,再去新招也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在GAC, 大约40%以上的员工在公司任职都超过了15年以上,这里是他们毕业以后的第一份工作,对此我感到十分骄傲。

论薪资,GAC 不一定是业内最高的,但是我们公司能吸引并且留住这么多优秀的人才,相信还是因为GAC 的企业文化以及和谐的工作氛围。之前因为家庭原因出国移民的前员工每次回国也会回到公司与老同事叙旧,来和我办公室坐坐,聊聊天。 对我一个管理者的来说,这是一份幸运。

我们始终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一个既和谐,又不失进取心的、高效的组织。我希望为所有员工都创造一个氛围良好的,有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 同时也要将公司好的文化传承下去,培养一支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的人才队伍。

 

GAC 作为一家物流与航运业务的公司,能否谈谈公司的发展愿景?

徐信龙:我们的愿景是希望把公司打造成客户的战略合作伙伴,而不仅仅是一个解决方案的提供商。纵观公司近70年的发展历史,客户一直是驱动我们前进的动力。GAC 致力于全世界范围内、全天候地为客户提供可信赖的、高质量的服务。 我们的目标就是帮助客户实现他们的目标。这么多年来我们始终恪守我们的理念,那就是:”Delivering your strategy”(实现您的战略)。 在与众多业务伙伴长期的合作的基础上,未来我们的愿景是加强与客户的合作关系,从简单的提供服务,到真正与客户形成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从采购、销售、管理、运营,金融方案,可以说从下订单到货物跟踪的整个环节。我们作为一家专业机构,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供应链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 而物流则是这一条生命线里的主动脉,我相信在未来的合作中GAC一定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徐总,作为一位资深管理者,能否谈谈您的个人经历以及您的管理哲学?在您这么多年与国内外众多企业家、管理者、行业同仁的共事经历中,能否分享一些特别的经历和感悟?

徐信龙: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从个人的经历来说,我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一路走来的每个人生节点都做出了比较正确的选择。17岁就考上了军校,近10年的军校学习和军旅经历塑造了我坚韧、务实的品质,也对我的世界观以及管理理念和实践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原本我也有机会成为一名外交官,但是机缘巧合,最终在国际航运物流的这个舞台中,其实也扮演着一个商业‘外交官’的角色。 30多年在外企的工作经历,让我在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中慢慢体会到了纯粹,包容和开放的意义。也让我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从容、民主、更多引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毋庸置疑, 个人能力的发挥始终离不开GAC 集团这个强大的舞台。我认为公司新一轮的战略计划AURORA 21非常符合中国哲学理念。 借此机会我愿把它的核心内容翻译成四句中文, 与我的同事们共勉:

与君共舞 山高水长
心存正念 风轻云淡
赢在当下 胜在未来
澹泊明志 宁静致远

 

 

Tags: 观点

其他资讯

物流

菜鸟香港供应链中心全面开放入驻:全球转运、“拎包入住”、最快次日达

2025年7月18日
物流

菜鸟与申通快递达成无人车合作,助力申通快递冲刺年内用车2000辆目标

2025年7月9日
物流

菜鸟与装备制造行业“隐形冠军”达成合作,年内将向其交付智慧无人仓

2025年6月26日
物流

菜鸟牵手瓶子星球集团,梅见、果立方用上了BC一体化酒水专仓

2025年6月20日
物流

菜鸟与全球糖果巨头不凡帝范梅勒达成供应链合作

2025年6月13日
物流

3M与怡亚通达成合作,共同发力特渠通路

2025年3月29日
<简体> <繁體>

松下亮相链博会:以科技赋能生活,构筑全场景美好生活圈

2025年7月17日

...

美敦力首次参展链博会,本土价值链驱动共创共赢

2025年7月17日

...

吉利汽车与极氪签订合并协议

2025年7月16日

...

vivo荣登ITU全球峰会领奖台,无障碍实践获国际权威认证

2025年7月10日

...

签约上合!NETSOL 携手天津共启数字经济合作新征程

2025年7月12日

...

苏伊士与重庆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新项目,实现有机溶剂循环利用,将危废转化为再生资源

2025年7月16日

...

立邦中国入选“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榜单

2025年7月3日

...

“WeTech for Education”教育科技赛事颁奖典礼圆满举行 腾讯携手香港教育界共创数字教育新篇章

2025年7月3日

...

恩智浦与吉利汽车研究院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共创汽车智能化未来

2025年7月5日

...

刘建国出任东风康明斯排放处理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

2025年7月21日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于促进全球跨国公司、机构在华贸易、投资与业务发展;促进大中华区业务交流与合作;关注最新企业动态和行业趋势;分享经营与管理经验;传播卓越理念,为各方在华取得商业成功,促进可持续发展、友好交流贡献力量。

联 系 我 们 | CONTACT US

商务合作联系: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体资讯联系: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资源联系:  hr#apac-business.com

* (替换# 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Copyright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沪ICP备2022016631号-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Copyright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沪ICP备2022016631号-2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