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業網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業 物流

高虎國際中國董事總經理徐信龍先生訪談

by Anthony Huang
2024年5月12日
A A

自本世紀初中國加入WTO以來,中國航運物流行業蓬勃發展,跨國公司紛紛進入中國市場,擴大業務規模。有這麼一家名為GAC的北歐航運物流公司也正是在那個時候看準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積極開拓中國業務。而當時誰有能力接下中國業務的‘帥位’ 是擺在集團面前的頭等大事,而正是徐信龍的出現,成了此後GAC在中國乃至全球取得非凡成就的一位關鍵人物。他是中國物流行業30年發展史的見證者、參與者,同時作為一名外企高管,他有着很強的國際視野、敏銳的市場嗅覺。 而作為GAC中國的創始人,在他身上甚至能看到很多中國創一代才具備的堅韌不拔、務實重乾的企業家精神。本期訪談, 徐信龍先生將分享他30多年的經驗和教訓,以及他對於管理、市場、企業發展等方面真知灼見。

GAC 是一家成立於1956年在全球擁有300個辦事機構,9000名專業人士, 集船務代理,物流服務和供應鏈管理為一體的綜合性航運服務集團。

 

GAC這個名字可能對於非業內人士來說還比較陌生,能否簡單介紹一下公司的背景以及在全球與中國區的主要業務?

徐信龍:GAC 的全稱是GULF AGENCY COMPANY. 上世紀五十年代, 瑞典籍的GAC 集團進入中東開闢了一項專為油氣等能源行業服務的船舶事務,離岸海事和貨運代理業務。近七十年來, GAC集團的主營業務集中在國際船務和全球物流代理這兩大板塊。 我同意GAC 集團在業界不太知名。 開個玩笑, 我認為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們號稱物流界里最大的船務公司, 或者說是船務界里最大的物流企業。 GAC 中國, 即高虎國際航運中國公司, 的確是我二十多年前在上海一手創立的。 作為GAC 集團全球網絡的一份子,GAC中國總部在上海,主營業務同樣專註於船務和物流,在北京、天津、青島、廈門、成都、武漢都有辦公室,為業界提供專業且全面的服務。

 

從您的觀察來看,當下全球物流行業的發展有哪一些最新趨勢值得關注?

徐信龍:隨着科技的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多樣化,我認為物流行業的發展也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尤其體現在全球化、智能化和可持續發展這三個方面。

第一,隨着國際市場的擴展,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考慮在全球範圍內建立供應鏈管理系統。 物流行業全球化的進程正在加速。目標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滿足多樣化的需求。最終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我認為全球化需要更多地關注網絡、信息、協同和集成。企業建立一個覆蓋全球的網絡,這也是GAC的優勢所在,我們有300多個辦事處遍布全球。通過物流合作夥伴之間的緊密協調和信息流的優化,企業可以實現全球供應鏈的實時可視和跟蹤,從而集成各種資源,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和利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整體運作效率。

第二,智能化正在逐漸改變着傳統的運作方式,也是現在每個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例如,在集拼環節,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貨品的智能匹配和集拼,提高裝載率和運輸效率;在倉儲環節,通過自動化設備和物聯網技術,實現庫存的實時監控和管理,提高倉儲效率;在分撥環節,運用智能檢索、定位和財務管理系統,實現分撥的智能化和高效運作。智能化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物流行業的效率,還可以為物流企業帶來更多創新和機會。

第三,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趨勢且必須受到行業的重視。物流企業需要遵循合規、綠色、環保、安全和標準化的原則。由於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和各國政府對可持續發展的倡導,物流企業不得不關注能源消耗、低碳排放等問題。首先,我們必須遵守各國法規以確保物流業務的合規性;其次,物流企業應積極採取各種措施,如提高運輸效率、優化運輸路線等;同時,保障物流作業的安全性,確保貨物和人員的安全;最後,推行標準化作業,提高物流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企業的發展從0到1是非常艱難的,當時GAC在中國業務剛起步的時據說只有幾位員工,您是如何帶領公司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又是如何創立一個全新的業務品牌,並且在競爭不斷的市場中始終佔有一席之地的?

徐信龍:公司剛進入中國市場時幾乎是以一個代表處的形式存在,當時只有8名員工,那時無論是財務、人事、公司管理還是辦公環境都不健全,各方面的管理都需要從頭再來,真正從0開始發展。記得2002年5月1號,我在新的辦公室里就開始招兵買馬,尋找供應商,也就是在那短短的1個月之內,公司從8個人發展到18個人,不到一年我們的那個辦公室的座位就不夠用了,隨着公司的壯大,我們也陸陸續續升級了幾次辦公場所,在上海建立了我們中國區的總部,並且在在北京、天津、青島、廈門、成都、武漢都開設了辦公室。可以說從0到1的這個過程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正是因為有了1,才有後來公司發展的N, 並且我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我認為企業文化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是我認為比較重要的兩個方面。公司需要關注員工的成長和發展,鼓勵他們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團隊建設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優秀的團隊才能創造優秀的業績。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持續的關注和投入。

在GAC發展到現在,我們也在不斷的探索和創新。 我們秉持項目先行,穩健投資的理念,既在行業中保持穩定增長又不失競爭優勢,也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項目先行意味着企業在投資前要對項目進行充分的評估和規劃。這需要深入了解市場需求、競爭狀況、項目可行性等因素。項目先行的理念有助於避免盲目投資,確保項目的成功實施。穩健投資則強調企業在投資過程中要保持冷靜和理性。這意味着企業需要合理控制投資風險,避免過度擴張和過多負債。這有助於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保持穩定,同時,也能幫助企業建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吸引更多的合作夥伴和投資者。

基於上述發展理念,當我們創立汽車物流品牌時,我曾深入研究了市場變化,了解客戶的需求和痛點。 我們發現,隨着行業的更新迭代,客戶對其物流供應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不僅需要更快和更安全的物流服務,還需要得到個性化、人性化的服務體驗。在此基礎上,我們與一些大客戶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通過我們的專業服務和創新理念,為他們提供最優質的物流解決方案。2024年,高虎中國榮獲采埃孚亞太頒發的可持續先鋒獎,我相信這是對我們專業服務意識的充分肯定。

 

近些年來,無論是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蘇伊士運河堵船事件,又或是俄烏衝突等事件都對供應鏈帶來了巨大的挑戰,GAC又是如何能在這樣巨大的挑戰面前依然能夠幫助企業打通供應鏈的?能否分享一些印象深刻的故事。

徐信龍:這個問題很好。我們處在一個多變的時代, 尤其考驗我們的持久戰略目標和應變能力。 世界經濟危機時, 別人裁員我們招人, 別人躺平我們出擊。 我們發現, 每一次危機的背後都隱藏着機遇,而危機本身也是變革的動力; 疫情爆發時別人束手無策, 我們面對挑戰,逆流而上,不降反升。 局部戰爭時, 我們另闢蹊徑開闢新的戰場, 尋求新的產品和渠道; 蘇伊士運河和目前紅海危機再次引發全球關注,我們冷靜分析, 積極尋求解決方案, 贏得客戶的理解和支持。

在這個多變的時代,我們學會了如何應對各種危機。我想我們有明確的戰略目標和應變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 GAC 擁有覆蓋全球重要口岸的網絡和專業團隊,能夠提供快速響應和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在複雜多變的全球供應鏈環境中取得成功。

 

高虎國際中國董事總經理徐信龍先生訪談

能否分享一下您這麼多年來在公司經營或者業務上所吸取的經驗和教訓

徐信龍:我可以從一個小故事談起。 有一年,我們空運的市場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倉位緊張,而我們有一個國外的客戶需要一個包機的服務。儘管這個業務不是我們經常涉及的業務,但當時我們感覺完全有這個能力接下這單業務,我們也做了可行性研究和報告,根據當時的市場情況和我們過往的經驗來看,這個業務完全值得去做。因此我們馬上就找了一家包機公司,也談好了價格,簽署了合同。但是突然情況發生了變化,客戶的貨運量發生了改變,更嚴重的問題是,我們原本計劃中的包機倉位的價格在受到市場衝擊下變得毫無優勢可言,在時間非常有限的情況下,需要我們快速組織貨源就變得十分困難,最終我記得這一架包機不僅沒有盈利,還虧了40萬。 這個教訓告訴我們應該堅持做自己擅長的業務,專註於自己該做的事情,而不能盲目去跨行跨界,或者說跨越自己本身的服務範圍去做另外一件事。我們要有自己的獨特的判斷,要有自己獨特的產品,不能夠去雷同。這麼多年經過風雨的洗禮,穿越過周期,我們必須一直告誡自己,任何市場的變化,它不能動搖我們的決心,一定要發揮自身的長處,做別人做不到的事,這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行業,任何公司都非常注重創新, 不僅僅需要技術的創新,更需要管理上的創新,業務模式的創新, 能否談談GAC 在中國業務上的創新的經驗,以及這些創新如何轉化為企業的競爭力,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

徐信龍:創新這個詞通常在人們談及企業家精神的時候會用到。 事實上並沒有那麼多的創新說。 我們只能說是對一些傳統的管理理念做了一些改進, 在運營模式上注入了一些新的詮釋和嘗試。 體會比較深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個公司的發展離不開一支忠誠的團隊。我們提倡管理應融於和諧的公司文化中。只有在團隊中建立起相互尊重共同進步的平等關係, 才能確保公司健康穩定地發展。而和諧的公司文化則是培育戰無不勝團隊的沃土。

客戶關係對於企業的成功至關重要。建立良好的客戶關係不僅停留在提供優質的價格,產品和服務,還應該更多聚焦在與客戶建立良性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在開拓市場過程中,企業需要秉持“讓利在先,謙遜為本”的理念。讓利在先的目的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客戶和合作夥伴,謙遜為本則是指需要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以獲得更長遠、更穩健的發展。

“變中求變”和“競爭求勝”是我們在現代社會中取得成功的關鍵。在變化中尋求新的機遇,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時, 我們試圖做到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不急於求成的盈利模式更有利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能夠更加註重創新和研發,追求長遠發展,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才能始終保持優勢,並且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和沉澱,穿越周期並建立起具備一定影響力的品牌和產品優勢。

 

能否談談GAC的人才發展戰略,以及公司的企業文化。

徐信龍:首先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基石,人是決定一切的因素,我們也看到業內有不少公司這兩年有大規模裁員,這種情況在GAC 是很少發生的,我認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應該盡量避免這樣的行為,每個員工背後可能都是一個家庭,裁員對企業和個人都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另外從人力管理的角度來講,可能公司暫時不需要那麼多員工,但未來當出現人才短缺的時候,再去新招也可能會增加企業的成本。 在GAC, 大約40%以上的員工在公司任職都超過了15年以上,這裡是他們畢業以後的第一份工作,對此我感到十分驕傲。

論薪資,GAC 不一定是業內最高的,但是我們公司能吸引並且留住這麼多優秀的人才,相信還是因為GAC 的企業文化以及和諧的工作氛圍。之前因為家庭原因出國移民的前員工每次回國也會回到公司與老同事敘舊,來和我辦公室坐坐,聊聊天。 對我一個管理者的來說,這是一份幸運。

我們始終致力於將公司打造成一個既和諧,又不失進取心的、高效的組織。我希望為所有員工都創造一個氛圍良好的,有人文關懷的工作環境。 同時也要將公司好的文化傳承下去,培養一支符合市場需要的,專業的人才隊伍。

 

GAC 作為一家物流與航運業務的公司,能否談談公司的發展願景?

徐信龍:我們的願景是希望把公司打造成客戶的戰略合作夥伴,而不僅僅是一個解決方案的提供商。縱觀公司近70年的發展歷史,客戶一直是驅動我們前進的動力。GAC 致力於全世界範圍內、全天候地為客戶提供可信賴的、高質量的服務。 我們的目標就是幫助客戶實現他們的目標。這麼多年來我們始終恪守我們的理念,那就是:”Delivering your strategy”(實現您的戰略)。 在與眾多業務夥伴長期的合作的基礎上,未來我們的願景是加強與客戶的合作關係,從簡單的提供服務,到真正與客戶形成戰略合作夥伴的關係,從採購、銷售、管理、運營,金融方案,可以說從下訂單到貨物跟蹤的整個環節。我們作為一家專業機構,能夠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供應鏈是一個企業的生命線, 而物流則是這一條生命線里的主動脈,我相信在未來的合作中GAC一定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徐總,作為一位資深管理者,能否談談您的個人經歷以及您的管理哲學?在您這麼多年與國內外眾多企業家、管理者、行業同仁的共事經歷中,能否分享一些特別的經歷和感悟?

徐信龍:要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從個人的經歷來說,我認為自己是幸運的,一路走來的每個人生節點都做出了比較正確的選擇。17歲就考上了軍校,近10年的軍校學習和軍旅經歷塑造了我堅韌、務實的品質,也對我的世界觀以及管理理念和實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原本我也有機會成為一名外交官,但是機緣巧合,最終在國際航運物流的這個舞台中,其實也扮演着一個商業‘外交官’的角色。 30多年在外企的工作經歷,讓我在東西方文化的融合中慢慢體會到了純粹,包容和開放的意義。也讓我在面對挑戰時,更加從容、民主、更多引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毋庸置疑, 個人能力的發揮始終離不開GAC 集團這個強大的舞台。我認為公司新一輪的戰略計劃AURORA 21非常符合中國哲學理念。 藉此機會我願把它的核心內容翻譯成四句中文, 與我的同事們共勉:

與君共舞 山高水長
心存正念 風輕雲淡
贏在當下 勝在未來
澹泊明志 寧靜致遠

 

 

Tags: 觀點

其他資訊

物流

菜鳥香港供應鏈中心全面開放入駐:全球轉運、“拎包入住”、最快次日達

2025年7月18日
物流

菜鳥與申通快遞達成無人車合作,助力申通快遞衝刺年內用車2000輛目標

2025年7月9日
物流

菜鳥與裝備製造行業“隱形冠軍”達成合作,年內將向其交付智慧無人倉

2025年6月26日
物流

菜鳥牽手瓶子星球集團,梅見、果立方用上了BC一體化酒水專倉

2025年6月20日
物流

菜鳥與全球糖果巨頭不凡帝范梅勒達成供應鏈合作

2025年6月13日
物流

3M與怡亞通達成合作,共同發力特渠通路

2025年3月29日
<簡體> <繁體>

菜鳥與申通快遞達成無人車合作,助力申通快遞衝刺年內用車2000輛目標

2025年7月9日

...

漢威士健康拓展業務版圖,服務覆蓋至中國台灣地區

2025年7月8日

...

固特異亞太區總裁黃錦松先生訪談

2025年7月25日

...

美敦力首次參展鏈博會,本土價值鏈驅動共創共贏

2025年7月17日

...

華為與中國聯通持續深化戰略合作,共同開啟智聯共生新未來

2025年7月20日

...

松下電器中國共創加速計劃正式啟動!

2025年7月2日

...

瑞金醫院聯合華為開源RuiPath病理模型,加速行業智能化落地

2025年7月1日

...

華為宣布開源盤古7B稠密和72B混合專家模型

2025年7月1日

...

Manitowoc萬利多高新技術研發中心掛牌

2025年7月5日

...

西門子再次亮相鏈博會 全維度賦能中國企業出海

2025年7月18日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於促進全球跨國公司、機構在華貿易、投資與業務發展;促進大中華區業務交流與合作;關注最新企業動態和行業趨勢;分享經營與管理經驗;傳播卓越理念,為各方在華取得商業成功,促進可持續發展、友好交流貢獻力量。

聯 系 我 們 | CONTACT US

商務合作聯繫: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體資訊聯繫: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資源聯繫:  hr#apac-business.com

* (替換# 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滬公網安備 310114020101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