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业网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业 医药医疗

三大战略、六大举措,强生中国宣布助力“共同富裕”目标愿景

by Thomas Chang
2021年12月22日
A A

●创新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设立专项基金,投入超过1.5亿元支持政府赋能基层医护人员

(2021年12月21日,北京)今天,全球最大、业务范围最广的医疗健康企业之一——强生公司宣布,将通过三大战略、六大举措支持中国推进“共同富裕”目标愿景,助力构建“共同富裕”的“健康防线”。

强生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区主席宋为群表示:“医疗健康是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一环。促进‘病有所医’,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用得上药,让14亿中国老百姓强健起来、富裕起来,值得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整个医疗健康行业不断开拓进取、砥砺奋进。”

强生公司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扎根中国36年来,强生与中国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共同成长,以信条为指引,致力于服务14亿中国老百姓的健康需求,推动医疗行业标准建立、提升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同时,强生积极支持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快速响应公共危机、培育本土创新能力,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在过去的五年里,强生中国在各类社会公益、灾难援助、患者支持项目中累计捐赠超过人民币10亿元;每年服务超过10万家医疗卫生机构,为一亿人次提供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医护人员提供无偿专业培训,推进中国医学继续教育的专业化、系统化发展,累计培训近1,000万人次。

作为首个宣布支持“共同富裕”的跨国医疗健康企业,强生中国承诺将以“激发活力,创新驱动助力高质量医疗体系建设;科学为本,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回馈社会,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三大战略下的六大举措,进一步支持国家“共同富裕”宏伟目标。

举措一:提高创新医疗产品和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助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强生承诺将继续加速引进全球领先的创新医疗产品和解决方案,与政府和行业共同努力,让更多患者可以用得上、用得起创新的治疗方案。

强生积极支持政府医疗卫生改革,提升高质量医疗产品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目前,强生制药业务的63个药品品规中,已有58个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覆盖了肿瘤学、免疫学、神经学、肺动脉高压以及传染病等国家医疗需求最迫切的治疗领域。强生医疗旗下的外科、骨科、心脑血管、眼科等各大业务的创新医疗产品和解决方案将通过快速引进、本土生产等方式进入更多二、三、四、五线城市,覆盖各级医院超过1万家,让高质量医疗产品以合理的价格覆盖广大中国病患和家庭。

此外,强生将以创新赋能医护,通过提供全球领先的专业知识、适应中国医疗服务环境的人才培训以及创新的参与形式,推进医学培训的专业化、系统化发展,每年为至少200万人次医护工作者提供无偿专业培训。

举措二:支持政府打造开放式医疗创新生态体系

强生承诺将加大对本土研发和创新的投入,携手政府、行业、学界、研究机构和本土创新合作伙伴,在中国打造开放式医疗创新生态体系。

强生将结合全球智慧与专业优势,推动医疗创新成果加速转化。通过一站式开放创新平台,为本土生物医药以及医疗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专业知识、技术、设备、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扶植本土初创企业成长,加速本土医疗创新成果转化。

同时,公司将加强本土合作,推动医疗数字化创新,以本土化战略带动医疗数字化创新,通过手术机器人、AI、互联网医院等为中国病患提供更精准、更安全、更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举措三:加速数字化战略落地以满足患者和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变化的需求

强生承诺将运用前瞻性的数字化战略和创新的“线下+线上”模式,深化数字化创新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影响力,满足患者和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变化的需求。

为帮助偏头痛、眩晕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强生与互联网医疗电商平台合作线上科普项目,为140万患者提供疾病和安全用药科普。未来,强生将借助数字化平台,赋能更多医生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更直接、更有效地进行诊疗或与病患互动。

举措四:加速研发并引进创新疗法和疫苗,应对公共卫生挑战

强生承诺将继续发挥科学和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加速研发创新疗法和疫苗,助力全社会共同应对公共卫生挑战,服务全民健康。

作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进步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强生公司长期深耕耐多药肺结核、精神疾病、艾滋病、肝炎等领域,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截至2021年底,强生已经为1300余名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提供了免费药物治疗。在精神卫生领域,支持上海、广东等各地政府,积极推动以长效针剂针为基础的精神分裂症医院社区一体化治疗模式,已累计惠及逾万名患者。预计2022年该模式将新增15个社区项目点,服务近万名新患者。未来,强生将持续在中国公共卫生体系亟需解决的重大疾病方面发挥专业特长,联动各级医疗机构、社区等,支持政府打造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

举措五:设立强生全球影响力专项基金及项目,多维度支持弱势群体

强生承诺将在基层医务工作者赋能、危机响应、慈善捐赠等多个方面投入更多资源,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支持。

在赋能基层医务工作者方面,强生将持续关注妇婴健康、眼健康、精神卫生、亟需手术、常见病等五大领域,支持护士、助产士及社区健康工作者能力提升。自2021年起将通过设立强生全球影响力专项基金,投入总计超过1.5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政府为基层医护工作者提供免费培训。首批项目将触达超过20万基层健康医护工作者,让2,000万人受益,其中包括:支持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服务队伍能力建设”项目;与中国卫生初级保健基金会合作,推动社区老年常见病防治能力建设;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加强一线医务工作者能力培养,提升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的能力建设,提高新生儿医疗健康服务的及时性,降低新生儿可预防死亡率;并与其它公益基金会合作,支持眼健康、社区常见病筛查等公益项目。

同时,强生将继续在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危机响应等方面投入资源,助力社会救援。

举措六:赋能员工,利用专业特长服务社区

强生承诺将搭建完善的内部平台,为员工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提供资源,为所在社区以及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强生将为员工提供带薪志愿者假期,并与“微笑行动”等慈善公益组织合作,开展一系列志愿者项目,帮助弱势和亟需帮助的群体。此外,强生设立WiSTEM²D女性支持计划等专业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员工贡献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更高效、更有价值的志愿服务为社区创造价值。

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需要联合各方力量,共建共享。宋为群表示:“强生将坚定和中国市场共成长,深化与各方的共创与合作,共同打造一个更具创新力的医疗健康生态体系,推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让更多中国老百姓获益,携手走向‘共同富裕’。”

Tags: 业务与市场

其他资讯

医药医疗

礼来携手信达生物、和黄医药加速赋能本土医药创新

2025年4月16日
医药医疗

以AI创新促“新质”之力 飞利浦携重磅新品亮相第91届CMEF

2025年4月9日
医药医疗

赛默飞助力第二届全国生物医学女科学家学术研讨会,多维度支持女科学家发展​

2025年4月3日
医药医疗

加码中国研发和创新生态合作 阿斯利康中国研发日首次在京举办

2025年4月1日
医药医疗

复星医药发布2024年报:加快创新产品国际化,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31.13%

2025年3月26日
医药医疗

礼来CEO戴文睿:深化在华承诺,共筑健康中国

2025年3月24日
<简体> <繁體>

立邦荣获上海气候周“气候灯塔2025年度制造优秀案例”

2025年4月25日

...

巴斯夫与明阳携手推进可持续创新

2025年4月19日

...

3M首次亮相2025上海车展,以创新科技助力构建未来出行新生态

2025年4月24日

...

英特尔携手MAXHUB联合发布企业级AI PC,加速AI大模型在端侧落地

2025年4月17日

...

英特尔首秀上海车展:以“芯”赋能,携手合作伙伴推动全车智能化

2025年4月24日

...

中国银河国际携手阿里云打造AI驱动智慧金融服务

2025年4月23日

...

采埃孚强化本地化战略 持续深耕中国

2025年4月24日

...

PayPal旗下Xoom与Tenpay Global合作实现跨境汇款直达微信

2025年4月10日

...

海螺集团携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及华为发布水泥建材行业首个大模型

2025年4月24日

...

西门子Xcelerator产业生态西部中心正式投运,激活区域新质生产力

2025年4月25日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于促进全球跨国公司、机构在华贸易、投资与业务发展;促进大中华区业务交流与合作;关注最新企业动态和行业趋势;分享经营与管理经验;传播卓越理念,为各方在华取得商业成功,促进可持续发展、友好交流贡献力量。

联 系 我 们 | CONTACT US

商务合作联系: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体资讯联系: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资源联系:  hr#apac-business.com

* (替换# 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Copyright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沪ICP备2022016631号-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Copyright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沪ICP备2022016631号-2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