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業網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業 醫藥醫療

三大戰略、六大舉措,強生中國宣布助力“共同富裕”目標願景

by Thomas Chang
2021年12月22日
A A

●創新助力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支持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設立專項基金,投入超過1.5億元支持政府賦能基層醫護人員

(2021年12月21日,北京)今天,全球最大、業務範圍最廣的醫療健康企業之一——強生公司宣布,將通過三大戰略、六大舉措支持中國推進“共同富裕”目標願景,助力構建“共同富裕”的“健康防線”。

強生全球資深副總裁、中國區主席宋為群表示:“醫療健康是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一環。促進‘病有所醫’,讓老百姓看得起病、用得上藥,讓14億中國老百姓強健起來、富裕起來,值得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整個醫療健康行業不斷開拓進取、砥礪奮進。”

強生公司是中國改革開放後首批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企業。紮根中國36年來,強生與中國經濟和醫療衛生事業共同成長,以信條為指引,致力於服務14億中國老百姓的健康需求,推動醫療行業標準建立、提升醫療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同時,強生積極支持和幫助社會弱勢群體,快速響應公共危機、培育本土創新能力,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在過去的五年里,強生中國在各類社會公益、災難援助、患者支持項目中累計捐贈超過人民幣10億元;每年服務超過10萬家醫療衛生機構,為一億人次提供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為醫護人員提供無償專業培訓,推進中國醫學繼續教育的專業化、系統化發展,累計培訓近1,000萬人次。

作為首個宣布支持“共同富裕”的跨國醫療健康企業,強生中國承諾將以“激發活力,創新驅動助力高質量醫療體系建設;科學為本,支持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回饋社會,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三大戰略下的六大舉措,進一步支持國家“共同富裕”宏偉目標。

舉措一:提高創新醫療產品和服務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助推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強生承諾將繼續加速引進全球領先的創新醫療產品和解決方案,與政府和行業共同努力,讓更多患者可以用得上、用得起創新的治療方案。

強生積極支持政府醫療衛生改革,提升高質量醫療產品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目前,強生製藥業務的63個藥品品規中,已有58個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覆蓋了腫瘤學、免疫學、神經學、肺動脈高壓以及傳染病等國家醫療需求最迫切的治療領域。強生醫療旗下的外科、骨科、心腦血管、眼科等各大業務的創新醫療產品和解決方案將通過快速引進、本土生產等方式進入更多二、三、四、五線城市,覆蓋各級醫院超過1萬家,讓高質量醫療產品以合理的價格覆蓋廣大中國病患和家庭。

此外,強生將以創新賦能醫護,通過提供全球領先的專業知識、適應中國醫療服務環境的人才培訓以及創新的參與形式,推進醫學培訓的專業化、系統化發展,每年為至少200萬人次醫護工作者提供無償專業培訓。

舉措二:支持政府打造開放式醫療創新生態體系

強生承諾將加大對本土研發和創新的投入,攜手政府、行業、學界、研究機構和本土創新合作夥伴,在中國打造開放式醫療創新生態體系。

強生將結合全球智慧與專業優勢,推動醫療創新成果加速轉化。通過一站式開放創新平台,為本土生物醫藥以及醫療科技創新企業提供專業知識、技術、設備、資金等各方面的支持,扶植本土初創企業成長,加速本土醫療創新成果轉化。

同時,公司將加強本土合作,推動醫療數字化創新,以本土化戰略帶動醫療數字化創新,通過手術機器人、AI、互聯網醫院等為中國病患提供更精準、更安全、更個性化的醫療服務。

舉措三:加速數字化戰略落地以滿足患者和公共衛生體系不斷變化的需求

強生承諾將運用前瞻性的數字化戰略和創新的“線下+線上”模式,深化數字化創新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影響力,滿足患者和公共衛生體系不斷變化的需求。

為幫助偏頭痛、眩暈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強生與互聯網醫療電商平台合作線上科普項目,為140萬患者提供疾病和安全用藥科普。未來,強生將藉助數字化平台,賦能更多醫生通過線上+線下多種途徑,更直接、更有效地進行診療或與病患互動。

舉措四:加速研發並引進創新療法和疫苗,應對公共衛生挑戰

強生承諾將繼續發揮科學和創新的核心競爭力,加速研發創新療法和疫苗,助力全社會共同應對公共衛生挑戰,服務全民健康。

作為中國公共衛生事業發展進步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強生公司長期深耕耐多葯肺結核、精神疾病、艾滋病、肝炎等領域,並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截至2021年底,強生已經為1300餘名耐多葯結核病患者提供了免費藥物治療。在精神衛生領域,支持上海、廣東等各地政府,積極推動以長效針劑針為基礎的精神分裂症醫院社區一體化治療模式,已累計惠及逾萬名患者。預計2022年該模式將新增15個社區項目點,服務近萬名新患者。未來,強生將持續在中國公共衛生體系亟需解決的重大疾病方面發揮專業特長,聯動各級醫療機構、社區等,支持政府打造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

舉措五:設立強生全球影響力專項基金及項目,多維度支持弱勢群體

強生承諾將在基層醫務工作者賦能、危機響應、慈善捐贈等多個方面投入更多資源,為需要幫助的人們提供支持。

在賦能基層醫務工作者方面,強生將持續關注婦嬰健康、眼健康、精神衛生、亟需手術、常見病等五大領域,支持護士、助產士及社區健康工作者能力提升。自2021年起將通過設立強生全球影響力專項基金,投入總計超過1.5億元人民幣用於支持政府為基層醫護工作者提供免費培訓。首批項目將觸達超過20萬基層健康醫護工作者,讓2,000萬人受益,其中包括:支持國家衛健委“基層衛生服務隊伍能力建設”項目;與中國衛生初級保健基金會合作,推動社區老年常見病防治能力建設;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加強一線醫務工作者能力培養,提升為兒童早期發展服務的能力建設,提高新生兒醫療健康服務的及時性,降低新生兒可預防死亡率;並與其它公益基金會合作,支持眼健康、社區常見病篩查等公益項目。

同時,強生將繼續在重大自然災害、公共衛生危機響應等方面投入資源,助力社會救援。

舉措六:賦能員工,利用專業特長服務社區

強生承諾將搭建完善的內部平台,為員工參與各類社會公益活動提供資源,為所在社區以及弱勢群體提供幫助。

強生將為員工提供帶薪志願者假期,並與“微笑行動”等慈善公益組織合作,開展一系列志願者項目,幫助弱勢和亟需幫助的群體。此外,強生設立WiSTEM²D女性支持計劃等專業志願服務項目,通過員工貢獻專業知識和技能,以更高效、更有價值的志願服務為社區創造價值。

實現共同富裕目標,需要聯合各方力量,共建共享。宋為群表示:“強生將堅定和中國市場共成長,深化與各方的共創與合作,共同打造一個更具創新力的醫療健康生態體系,推動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讓更多中國老百姓獲益,攜手走向‘共同富裕’。”

Tags: 業務與市場

其他資訊

醫藥醫療

拜耳攜數十項創新成果亮相第八屆進博會

2025年11月7日
醫藥醫療

復星醫藥發布2025年三季報:創新成果持續兌現,前三季度創新藥品收入超67億元

2025年10月29日
醫藥醫療

美敦力在華首個數字化醫療創新基地正式落地北京!

2025年10月26日
醫藥醫療

阿斯利康在京啟用全球戰略研發中心並深化本土合作, 加速落地25億美元在華投資計劃

2025年10月26日
醫藥醫療

復星醫藥與赫爾森集團達成止吐藥物磷奈匹坦帕洛諾司瓊注射用濃溶液本地化生產戰略合作

2025年10月23日
醫藥醫療

神曦生物與賽賦醫藥達成戰略合作

2025年10月23日
<簡體> <繁體>

億滋中國啟用北京智能倉儲中心

2025年10月18日

...

梅特勒托利多成都工廠十周年慶典儀式圓滿落幕

2025年10月23日

...

立邦中國與震坤行達成戰略合作,共築MRO服務與塗料產業新生態

2025年10月25日

...

霍尼韋爾第四屆綠色發展峰會在京舉辦 碳“循”新動力共築全生態鏈

2025年10月23日

...

理想汽車2025年9月交付33,951輛

2025年10月11日

...

波音公司任命陸一鳴為波音中國總裁

2025年10月27日

...

中聯重科三季度主要財務指標全面向好,擬發行港股可轉債彰顯未來增長信心

2025年10月31日

...

伊士曼與行業夥伴攜手合作,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

2025年10月29日

...

大眾汽車集團布局自研芯片,開啟在華智能駕駛新篇章

2025年11月6日

...

巴斯夫與中國石化達成化工產品碳足跡核算方法學互認,一致標準賦能行業綠色轉型

2025年10月24日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於促進全球跨國公司、機構在華貿易、投資與業務發展;促進大中華區業務交流與合作;關注最新企業動態和行業趨勢;分享經營與管理經驗;傳播卓越理念,為各方在華取得商業成功,促進可持續發展、友好交流貢獻力量。

聯 系 我 們 | CONTACT US

商務合作聯繫: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體資訊聯繫: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資源聯繫:  hr#apac-business.com

* (替換# 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滬公網安備 310114020101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