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业网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业 综合工业

3M发布2022年度科学现状指数中国报告

by Thomas Chang
2022年6月21日
A A

中国民众依然高度信任科学,并期待借助科学解决各种挑战

【中国上海】——我们正身处新冠疫情影响下的“新常态”,人们对科学和科学家的信任度居高不下,也推动科学与日常生活的连接更为紧密。2022年度3M科学现状指数(State of Science Index)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民众愈发认识到科学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期待科学能够在抗击新冠疫情之余发挥作用,帮助解决各种挑战,包括推动STEM(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教育机会平等、提升技能和职业技术行业,以及可持续发展。

“无论何时何地,3M的每一位员工都在释放人、创意与科学之力,重新构想一切可能。”3M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迈克·罗曼(Mike Roman)表示,“我们发现,年轻一代深信科学的力量,并认为科学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更重要作用,这让人深感未来可期。3M也将持续激励并推广可信赖的、多元化的科学之声,借科学之力解决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

6月20日,3M科学现状指数全球调研2022年度中国报告发布会于线上举行,3M大中华区研发运营总经理熊海锟解析了今年中国报告的最新发现,并与来自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事业中心以及复旦大学的各位专家学者开展圆桌讨论,就如何以科学助力可持续发展、如何推动中国的STEM教育,以及未来科技的发展等话题进行交流分享,共话科学的当下与未来。

“令人振奋的是,2022年度3M科学现状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即使身处后疫情时代,中国民众对于科学和科学家的信任度依然处于高位。”3M大中华区研发运营总经理熊海锟表示,“超过九成的中国民众认为自己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科学知识,并对包括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在内的未来创新感到兴奋。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国民众预见了科学在中国发展的无限潜能。”

一年一度的科学现状指数是由3M发起的一项第三方独立研究,研究范围覆盖17个国家。今年,3M科学现状指数调查已经步入了第5个年头,该调查旨在揭示民众对科学的看法、感受和信任程度,以及科学在他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从而追踪科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科学被高度信任,但是错误信息的问题不容小觑

今年的3M科学现状指数调查表明,中国民众对科学(97%对全球90%)和科学家(95%对全球86%)的信任度依然处于高位,在受访的17个国家中位列首位,并且有92%的中国民众表示希望听到关于科学家工作的更多信息(全球83%)。然而,无论是社交媒体(76%)还是传统媒体(56%),仍存在较多的错误信息 ,这也意味着选取信息的渠道尤为关键。90%的中国民众相信传统媒体发布的科学事实(全球75%),与之相比,仅有70%的受访者相信在社交媒体上被发布的科学事实(全球44%)。

此外,绝大多数(92%)中国民众认为如果人们不重视科学,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全球比例为83%,这些负面影响包括:

  • 更多公共卫生危机(67%对全球61%);
  • 社会更割裂(65%对全球57%);
  • 气候变化的影响日趋严峻(57%对全球53%)。

在重视科学的背景下,逾半数(53%)中国民众表示科学对日常生活至关重要(全球52%),这一数字相较2018年(41%)大幅上升了12个百分点。促成这一观念转变的重要原因在于人们正愈来愈寄希望于通过科学手段解决棘手难题。在抗击新冠疫情之余,中国民众最希望科学能帮助解决环境问题,如空气质量(59%对全球55%)、气候变化的影响(56%对全球58%)、清洁水供应/卫生(53%对全球56%),以及平等获得优质医疗卫生服务(52%对全球54%)。

气候变化与每个人休戚相关,企业被寄予厚望

气候变化正从方方面面影响着中国乃至全球民众的日常生活。97%的中国人相信气候变化是真实的(全球93%),并且大部分中国人(86%)担心自己或亲人有一天可能会因为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极端天气而流离失所(全球79%)。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中国民众希望社区、企业和全社会携手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添砖加瓦,并期待企业能够对缓解气候变化影响的创新项目进行投资,而这一选项在民众认为企业应优先考虑的几大措施中名列前茅(38%对全球47%)。值得一提的是,93%的中国民众认为中国目前在推动可持续性发展方面做得很好,远超62%的全球平均数据。

“在全球气候变化愈发严峻的形势下,3M将继续携手合作伙伴、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共同研发基于科学的解决方案。”3M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可持续发展官盖尔·舒乐(Gayle Schueller)表示,“我很自豪地告诉大家:3M于2021年正式对外宣布了最新的可持续发展承诺,其中包括投资约10亿美元,用以在2030年前将碳排放减少50%、在2050年实现100%碳中和、在2030年前全球所有工厂用水量减少25%、并在2025年前将非再生石油基塑料的使用量减少5.7万吨(即:1.25亿磅)。”

迄今为止,3M在全球范围内的用水量已减少了10.7%,并避免了约8936吨(即:1,970万磅)的塑料垃圾产生。2002年以来,3M范围1排放(直接排放)和范围2排放(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绝对排放量已降低了72%,全球各个工厂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比例已经接近50%,远超3M 2025可持续发展目标。

实现STEM教育和职业机会平等还需假以时日

在全球范围内,追求STEM教育面临越来越多的阻碍。而在中国,93%的受访者都认为学生在追求STEM教育的道路上面临阻碍(全球84%),该数据较去年同比上升了12个百分点。其中,没有机会学习STEM课程 是首要原因(89%对全球76%),其他原因依次为无力负担系统的STEM教育(51%对全球47%)、学生有太多的个人责任无法专注于STEM教育(48%对全球37%),以及偏见或成见(31%对全球33%)。尽管96%的中国民众认同增强STEM领域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非常重要(全球87%),但仍有80%的中国民众认为弱势群体往往不能获得平等接受STEM教育的机会(全球71%)。

毋庸置疑,在追求STEM教育时面临的阻碍也会潜在影响人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而这一点对于女性而言尤为突出。对此,中国民众表示:

  • 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鼓励和支持妇女和女孩参与STEM教育(90%对全球84%);
  • 女性是STEM领域未被开发的潜力来源(82%对全球81%);
  • 女性正在离开STEM工作岗位,因为她们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65% 对全球66%);
  • 与其他科学领域相比,女性更不愿意从事工程学(55%对全球62%)。

“女性和弱势群体往往从幼时就会遇到STEM学习的种种偏见与阻碍,继而在选择从事STEM职业时则面临又一次挑战。但事实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科学家,每个人都应该获得公平的STEM教育的机会。”3M中国产品研发女性专家代表王维娜表示,“我们希望能有更多人投身于STEM领域。社会的进步少不了科学队伍的发展壮大和日趋多元化,更离不开人们对STEM的憧憬与付出。守护孩子们童年时爱好科学的星星之火,就是守望我们的未来。”

为促进STEM教育机会平等,3M自2013年以来在华连续开展了多项STEM相关的公益行动。在每年秋季的3M全球志愿者日期间,3M都会邀请员工志愿者走进多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学,为孩子们带去科学互动课堂,通过寓教于乐的体验让学生们了解STEM相关知识,全面激发科学创新思维。而在暑假期间,3M中国研发中心也会向社会敞开大门,邀请孩子们走入3M,近距离接触科学、感受科学。目前,已有超过6,000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从这些公益项目中受益。此外,3M也已连续多年在暑假期间开展“科学总动员”系列科普活动,由3M技术人员为6-12岁的孩子们带来源于生活、趣味十足的情境科学课堂,点燃他们求索新知的好奇心,引领更多青少年迈入科学殿堂。

“3M每年开展的科学现状指数调研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通过提供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性数据,为我们的科普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如何开展与推广科学教育工作提供了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副主任俞奕表示,“大力开展STEM教育是培养、挖掘、选拔青少年科技人才的有效手段,是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3M这样的企业能够加入我们,共同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对职业技术行业的认知误区,削弱了从业意愿

大部分中国民众认为劳动力队伍需要更多的职业技术工人(94%对全球91%),并有93%的中国民众认为职业技术行业有很多工作机会(全球82%)。此外,75%的中国民众相信从事职业技术工作获得的收入与从事要求大学学历的岗位收入不相上下(全球71%),更有88%的人相信职业技术学校能为获得职业成功提供所需的教育(全球83%)。尽管如此,在调查中仍有超过半数(67%)中国受访者表示虽然尊重从事职业技术的人,但自己不会从事此类职业,这显示出了职业技术领域的职业地位问题。

在中国,“没有足够的职业发展机会”是从事职业技术的最大障碍(50%),这一比例超出全球平均数据(24%)的两倍有余。而在从事非职业技术行业的中国受访者中,无力支付职业技术学校的学费(33%对全球28%)、有其他想要从事的职业(27%对全球37%)、不知道职业技术行业是一种职业选择(25%对全球19%),以及不认为会赚到足够的钱(21%对全球18%)等均是他们没有选择职业技术行业的主要原因。

3M相信科学能让难题迎刃而解,也愿借科学之力化解重重挑战。我们很荣幸能够与科学家们并肩前行,并为新一代、多元化的STEM人才创造成长的沃土。无论是倡导科学主题报道的真实性,或是在科学的引领下砥砺创新、带来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还是携手社会各界提升职业技术行业的职业地位困境——3M矢志不渝,期待借助科学的力量携手各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研究方法论:

2022年度3M科学现状指数调查在2021年9月27日至12月17日间对17个国家的成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包括中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哥伦比亚、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墨西哥、波兰、新加坡、韩国、阿联酋、英国和美国。每个国家约有1000名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参与了调查:

  • 在95%的置信水平下,17个国家的误差范围为+/-0.8个百分点,单个国家的误差范围为+/- 3.1个百分点。
  • 为了让本次调查数据能够与前几年的3M科学现状指数统一统计口径,我们使用了10个国家的跟踪平均值,误差范围为+/-1.0个百分点,包括中国、巴西、加拿大、德国、日本、墨西哥、波兰、新加坡、英国和美国。

¹“错误信息”指的是虚假或不准确的信息,特别是那些故意影响观点/意见的信息
² “没有机会学习STEM课程”包括“学校缺乏STEM课程”、“没有足够的STEM教育工作者/教师”和“缺乏互联网接触”

Tags: 企业活动

其他资讯

综合工业

刘建国出任东风康明斯排放处理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

2025年7月21日
综合工业

西门子再次亮相链博会 全维度赋能中国企业出海

2025年7月18日
综合工业

霍尼韦尔发布智能船舶解决方案和《智造新引擎》白皮书

2025年7月18日
综合工业

松下亮相链博会:以科技赋能生活,构筑全场景美好生活圈

2025年7月17日
综合工业

孙巧科出任伊顿康明斯(中国)变速箱有限公司总经理

2025年7月16日
综合工业

中国企业制定国际标准!这次,海尔洗衣机主导

2025年7月10日
<简体> <繁體>

华为宣布开源盘古7B稠密和72B混合专家模型

2025年7月1日

...

中国企业制定国际标准!这次,海尔洗衣机主导

2025年7月10日

...

“WeTech for Education”教育科技赛事颁奖典礼圆满举行 腾讯携手香港教育界共创数字教育新篇章

2025年7月3日

...

凯德集团(中国)与阿里云签署合作备忘录 开启线上线下全业务生态合作新阶段

2025年7月18日

...

未来20年全球将需要近240万新的民航专业人员

2025年7月24日

...

腾讯荣膺「2025私隐之友嘉许奖」金奖及最佳资料外泄事故应变计划奖 表彰其保障个人信息隐私的卓越表现

2025年7月11日

...

西门子再次亮相链博会 全维度赋能中国企业出海

2025年7月18日

...

vivo荣登ITU全球峰会领奖台,无障碍实践获国际权威认证

2025年7月10日

...

菜鸟与申通快递达成无人车合作,助力申通快递冲刺年内用车2000辆目标

2025年7月9日

...

通义大模型将接入惠普AI助手 探索AI能力端侧落地

2025年7月24日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于促进全球跨国公司、机构在华贸易、投资与业务发展;促进大中华区业务交流与合作;关注最新企业动态和行业趋势;分享经营与管理经验;传播卓越理念,为各方在华取得商业成功,促进可持续发展、友好交流贡献力量。

联 系 我 们 | CONTACT US

商务合作联系: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体资讯联系: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资源联系:  hr#apac-business.com

* (替换# 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Copyright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沪ICP备2022016631号-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Copyright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沪ICP备2022016631号-2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