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开放报告2025》发布暨国际研讨会近日在上海举办。作为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重要分论坛,本次活动发布了论坛旗舰报告《世界开放报告2025》及最新世界开放指数,为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本届论坛吸引了全球众多政商界人士。阿塞拜疆共和国副总理沙欣·穆斯塔法耶夫、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赵志敏、联合国工发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和机构伙伴关系司司长舒骆玫等国内外嘉宾致辞,并纷纷高度评价《世界开放报告2025》及世界开放指数的数据价值和现实意义。他们分享了对世界开放理论、政策和实践的深刻见解,期待报告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方面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世界开放报告2025》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廖凡,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王雪坤,共同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特色亮点。
《世界开放报告2025》共分十二章,由世界开放态势、世界开放热点议题、世界开放成功实践三部分构成。报告以“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使命,围绕“在合作与安全的平衡中寻求开放新共识”主题,首次将指数时间序列追溯至1990年,提供跨越35年的历史纵深观察,涵盖跨境数据流动、全球产供链价值链、全球南方工业化等前沿议题。
今年的报告显示,世界开放呈现出“总体收紧、分化加剧、动能转换”的复杂格局。2024年,世界开放指数同比微降0.05%,较2019年下降0.34%,较2008年下降5.39%,表明世界开放水平仍处于收缩通道。值得注意的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开放指数同比上升0.42%,成为维持世界开放的重要力量。中国继续走在开放前列。《报告》显示,1990年至2024年,中国开放指数从0.5891跃升至0.7634,35年间提升近三成,增速稳居全球前列。中国开放政策指数提升24.6%,开放绩效指数大幅增长37.89%,两项关键指标在主要经济体中双双领先。2024年中国开放指数在主要经济体中均位列第一。
欧加隆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吴泽发,上海电气集团首席运营官乔银平,哈瓦斯集团执行副总裁、威望迪集团亚洲事务顾问墨白在“企业看开放”的圆桌环节分享了真知灼见。吴泽发表示,开放是生物制药创新核心,能加速人才、数据等资源全球配置,稳定可预测的政策环境至关重要,欧加隆依托中国市场,聚焦医疗需求提供解决方案。乔银平认为,开放助力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国新能源装备与方案推动全球能源转型,还能促进当地经济、改善民生。墨白强调,文化开放收紧需关注,可通过便利旅游、优化支付、借助AI促进跨文化交流,应挖掘中国文化亮点,提升国际传播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委员、IMF前副总裁朱民,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杰出院士马凯硕,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中心原负责人哈米德·拉希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宇燕等全球财经、国际关系领域的知名专家,围绕“世界开放之势”与“世界开放之策”展开深度探讨。专家们表示,世界开放虽遇逆流但大势不可逆,多极化、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中国持续扩大开放,为世界注入确定性。全球南方崛起成为开放重要动力,多边主义与务实合作是破局关键,需推动全球治理改革、货币体系多元竞争,以开放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