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開放報告2025》發布暨國際研討會近日在上海舉辦。作為第八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的重要分論壇,本次活動發布了論壇旗艦報告《世界開放報告2025》及最新世界開放指數,為推動開放型世界經濟建設貢獻了智慧與力量。
本屆論壇吸引了全球眾多政商界人士。阿塞拜疆共和國副總理沙欣·穆斯塔法耶夫、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中國社會科學院秘書長趙志敏、聯合國工發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和機構夥伴關係司司長舒駱玫等國內外嘉賓致辭,並紛紛高度評價《世界開放報告2025》及世界開放指數的數據價值和現實意義。他們分享了對世界開放理論、政策和實踐的深刻見解,期待報告在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方面持續發揮積極作用。
《世界開放報告2025》研究團隊負責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廖凡,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研究中心主要負責人王雪坤,共同介紹了報告的主要內容和特色亮點。
《世界開放報告2025》共分十二章,由世界開放態勢、世界開放熱點議題、世界開放成功實踐三部分構成。報告以“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為使命,圍繞“在合作與安全的平衡中尋求開放新共識”主題,首次將指數時間序列追溯至1990年,提供跨越35年的歷史縱深觀察,涵蓋跨境數據流動、全球產供鏈價值鏈、全球南方工業化等前沿議題。
今年的報告顯示,世界開放呈現出“總體收緊、分化加劇、動能轉換”的複雜格局。2024年,世界開放指數同比微降0.05%,較2019年下降0.34%,較2008年下降5.39%,表明世界開放水平仍處於收縮通道。值得注意的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開放指數同比上升0.42%,成為維持世界開放的重要力量。中國繼續走在開放前列。《報告》顯示,1990年至2024年,中國開放指數從0.5891躍升至0.7634,35年間提升近三成,增速穩居全球前列。中國開放政策指數提升24.6%,開放績效指數大幅增長37.89%,兩項關鍵指標在主要經濟體中雙雙領先。2024年中國開放指數在主要經濟體中均位列第一。
歐加隆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吳澤發,上海電氣集團首席運營官喬銀平,哈瓦斯集團執行副總裁、威望迪集團亞洲事務顧問墨白在“企業看開放”的圓桌環節分享了真知灼見。吳澤發表示,開放是生物製藥創新核心,能加速人才、數據等資源全球配置,穩定可預測的政策環境至關重要,歐加隆依託中國市場,聚焦醫療需求提供解決方案。喬銀平認為,開放助力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中國新能源裝備與方案推動全球能源轉型,還能促進當地經濟、改善民生。墨白強調,文化開放收緊需關注,可通過便利旅遊、優化支付、藉助AI促進跨文化交流,應挖掘中國文化亮點,提升國際傳播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深專家委員、IMF前副總裁朱民,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傑出院士馬凱碩,聯合國全球經濟監測中心原負責人哈米德·拉希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宇燕等全球財經、國際關係領域的知名專家,圍繞“世界開放之勢”與“世界開放之策”展開深度探討。專家們表示,世界開放雖遇逆流但大勢不可逆,多極化、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中國持續擴大開放,為世界注入確定性。全球南方崛起成為開放重要動力,多邊主義與務實合作是破局關鍵,需推動全球治理改革、貨幣體系多元競爭,以開放合作應對全球性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