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韋爾(納斯達克代碼:HON)今日宣布山西佳新通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佳新通達科技”)採用霍尼韋爾Ecofining™工藝技術、催化劑和設備,在山西省晉中市打造這一傳統能源大省的首個可持續航空燃料(SAF)項目,裝置年處理能力將達15萬噸。此次合作表明霍尼韋爾正積極響應包括能源轉型在內的三大發展趨勢。
本次項目選用的霍尼韋爾Ecofining™工藝技術是當前生產可持續航空燃料的主流技術路線之一。該工藝的原料來源廣泛,包括地溝油、藻油、廢棄脂肪、非食用植物油等多種原料。與化石燃料相比,霍尼韋爾Ecofining™工藝技術所生產的可持續航空燃料最多可以減少高達80%的溫室氣體排放[1],其燃料效能相比傳統燃料具有明顯的優勢。
“霍尼韋爾非常榮幸與山西佳新通達科技達成合作,共同擴大中國可持續航空燃料的產能。這個項目落在山西這一傳統產煤大省具有特別的意義,相信建成後將會給中國的能源轉型帶來很好的示範效應。”霍尼韋爾能源與可持續技術集團中國副總裁兼總經理孫建能表示,“霍尼韋爾在可持續技術領域擁有多項先進技術和深厚的經驗,期待能夠與更多中國合作夥伴展開緊密合作,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山西佳新通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志紅表示:“在此之前我們雙方已經開展了多次深入交流與探討,期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霍尼韋爾在技術創新、市場拓展、服務理念等方面的卓越能力與前瞻視野,這與我們公司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為今天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相信通過此次合作,雙方將能夠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探索新能源可持續綠色發展的新機遇。”
早在2016年,霍尼韋爾Ecofining™工藝技術就率先實現了可持續航空燃料的商業化生產。為滿足市場對可再生燃料迅速增長的需求,霍尼韋爾陸續推出了涵蓋多種原料的解決方案。除了Ecofining™,霍尼韋爾的可再生燃料產品組合還包括乙醇制可持續航空燃料(ETJ)技術和eFining™,後者可使用綠氫和二氧化碳製備電子燃料(e-fuels)。
目前,全球已有50多座工廠獲得了霍尼韋爾可再生燃料生產工藝許可,預計全部投產時總產能將突破50萬桶/天[2]。 在中國,霍尼韋爾正攜手多方合作夥伴共同推動可持續航空燃料成熟解決方案加速落地。其中,霍尼韋爾助力浙江嘉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蘇省連雲港市打造的大型可持續航空燃料生產基地,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採用Ecofining™工藝技術並率先投入生產的可持續航空燃料裝置之一。霍尼韋爾與四川金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在四川省遂寧市攜手打造年產量50萬噸的可持續航空燃料產業基地,有望成為中國西部最大的可持續航空燃料項目之一。內蒙古久泰集團採用霍尼韋爾UOP eFining™工藝技術,用於打造年產10萬噸的甲醇制可持續航空燃料項目,這也是霍尼韋爾在全球範圍內簽署的第一個eFining™技術授權商業合同。
霍尼韋爾在華歷史可以追溯到1935年在上海開設的第一個經銷機構。一直以來,霍尼韋爾秉持“東方服務東方”戰略,已經在中國建立起了覆蓋創新、研發、製造、採購、銷售、服務的本地化完整價值鏈,致力於建立強大的本地團隊,推動本土創新,以更好地滿足中國市場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