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埃孚張家港基地底盤零部件系統及後輪轉向系統(AKC)項目正式破土動工
- AKC技術在張家港基地的落地,標誌着采埃孚領先技術在歐洲以外的全球首發
- 采埃孚集團將全球先進的技術本地化、在中國擴大投資的又一重大舉措
【張家港訊】11月19日,采埃孚張家港基地底盤零部件系統及後輪轉向系統(AKC)項目正式破土動工。這是采埃孚集團將全球先進的技術本地化、在中國擴大投資的又一重大舉措。
采埃孚集團乘用車底盤零部件亞太區負責人司劍鋒、采埃孚集團乘用車底盤技術事業部亞太區生產營運負責人副總裁沃夫岡·拉姆普雷希特(Wolfgang Lamprecht)、張家港市委市政府和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相關領導出席了簽字儀式。
采埃孚計劃投資約1億美元,擴大張家港基地現有的底盤零部件產品種類和產能。項目將於2024年正式投產,2027年預計實現銷售額約20億元。項目建成之後,底盤零部件工廠製造產品包括控制臂、轉向節、轉向拉杆、穩定桿連接桿等,幾乎覆蓋底盤零部件產品線中所有產品。
此外,AKC技術在張家港基地的落地,標誌着這一采埃孚領先技術在歐洲以外的全球首發。采埃孚的主動式後輪轉向系統(AKC)廣泛應用於歐美系豪華品牌,能幫助電動車或傳統乘用車大幅提高安全性、動態性能、操控性和舒適度。公司迄今已經出產了超過100萬件AKC系統,在電動化智能化的大潮來臨之際,采埃孚致力於為中國的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將率先將此技術在中國市場國產化以滿足本地客戶日益新增的需求。首個本土化項目預計在2024年開啟交付。預計未來三至五年,AKC的年產量將超過100萬件。
采埃孚集團董事、董事會副主席柯皓哲博士(Dr. Holger Klein)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富有活力與韌性,我們對中國的市場前景充滿信心。采埃孚集團將持續在中國投資發展。在不斷引進全球最為領先的新產品和新技術的同時,采埃孚將中國作為許多職能和產品線的全球總部所在地和全球創新基地。采埃孚在開放的汽車生態系統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正引領下一代出行。”
采埃孚中國區總裁及亞太區運營高級副總裁汪潤怡表示:“張家港是采埃孚集團在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生產基地。從2014年開始,我們在此先後布局四家工廠,有力支持了亞太和全球業務。在江蘇省和張家港市各級政府的支持下,采埃孚在張家港基地不斷投入新技術、新產品和高效的管理機制,張家港基地發展速度超出預期。該基地正成為全球的燈塔工廠。進入中國40多年來, 采埃孚經歷了從中國銷售、中國製造到中國研發的歷史性跨越,向著中國引領的目標不斷前進。如今,中國作為采埃孚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的定位不斷得到加強。”
采埃孚亞太區乘用車底盤技術高級副總裁魯本(Ben Roos)表示:“采埃孚乘用車底盤部件產品進入中國汽車市場並實現關鍵零部件的本土化製造已經有25年多的時間。采埃孚在張家港多年的運營十分成功,這也是我們將AKC本土化放在張家港的重要原因。我們對中國的業務發展非常樂觀,十分高興在張家港繼續發展和擴大我們的業務。我們將在中國本土市場提供更廣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張家港市委書記韓衛對采埃孚集團與張家港的深入項目合作表示充分肯定。他在致辭中說,底盤零部件系統項目,從“落筆簽約”到“落地開工”僅用了3個月;後輪主動轉向系統項目,更是實現了“簽約即開工”,刷新了項目建設的“張家港速度”、創造了單個世界500強企業“在張家港平均每15個月就投資一個新項目”的記錄。相信隨着這些項目的順利推進,必將為經開區(楊舍鎮)打造特色產業創新集群夯實堅強根基,也必將為張家港“輕裝上陣、加快產業轉型”增添澎湃動能。
2014年3月,采埃孚汽車科技(張家港)有限公司成立。目前,該公司已經發展成為采埃孚集團在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生產基地。基地總投資18億人民幣,佔地面積18.4萬平方米,已先後建成制動系統、被動安全系統、電子轉向系統、底盤零部件四家工廠。各個項目有望在2030年全部達產,屆時年銷售額有望達到約140億元,主要產品包括主動安全系統、被動安全系統、底盤控制系統和電子轉向系統。
采埃孚自1981年進入中國市場,已在20多個城市布局了近50家生產企業、四家研發中心、近240個售後服務網點,中國員工人數達2萬人。以中國為主體的亞太區銷售額占采埃孚集團全球銷售額約25%,采埃孚在中國的市場銷售額已達70億歐元,佔全球銷售約20%,亞太區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本區域的銷售額在全球佔比提升至30%。采埃孚今年在亞太區深化布局,落子頻頻,給業界留下深刻印象。今年春天,采埃孚集團在中國的第四家研發中心——采埃孚廣州技術中心正式破土動工。7月,采埃孚宣布在山東日照投資建廠,總投資6000萬歐元。8月,采埃孚宣布擴大在華電子助力轉向系統(EPS)的產品種類與產能,持續看好中國汽車產業。全球性汽車技術公司采埃孚9月2日宣布其800伏電驅動橋產品在杭州蕭山正式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