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海 近日,TÜV南德意志集團(以下簡稱“TÜV南德”)聯合國家節能中心,港華碳資產、西門子等多方機構於上海成功舉辦可持續發展創新峰會。會議圍繞清潔能源、低碳創新、城市永續、零碳經濟和社會責任五大主題展開,旨在通過主題演講、行業成功案例分享及高端對話等形式為企業與行業從業者搭建一個多元化的溝通平台,從而洞察未來趨勢,突破可持續發展創新的瓶頸。
近年來,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話題。綠色能源低碳轉型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最緊迫最重大的戰略任務。TÜV南德始終將“可持續發展”作為重要戰略,此次聯合多方機構從清潔能源、低碳創新、城市永續、零碳經濟和社會責任等多個維度探析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趨勢,共同踐行低碳環保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聚焦創新瓶頸,多維度探析可持續發展趨勢
在清潔能源主題下,TÜV南德大中華區智慧能源副總裁許海亮先生分享了新能源排放分析和減排策略,以指導光伏企業在“雙碳”背景下更好地實施減排和發展創新性的減排技術。TÜV南德大中華區氫能業務負責人劉洋博士則以“氫能的低碳應用”為主題,解析了氫能在交通運輸、化工行業、鋼鐵工業等領域的應用。基於傳統對氫能以灰氫、藍氫、綠氫進行劃分存在的問題,劉博士從全生命周期的角度,闡述了歐盟關於“綠氫”的嚴格判定標準,即 “綠氫”的閾值為36.4 g CO2eq/ MJ H2或4.368 kg CO2eq / kg H2;並分享了由TÜV南德氫能團隊參與制定的國內首個團體標準T/CAB 0078-2020《低碳氫、清潔氫及可再生氫標準及評級》,以及第24屆北京冬奧會前期,TÜV南德為燕山石化頒發了中國首張清潔氫證書。
在低碳創新和碳經濟等層面,針對碳足跡數據核算難、披露和減排動力不足等問題,一米一碳中和及綠色智造平台創始人兼CEO龔萬彬先生分享了支持決策及應用的高效科學碳評估及管理工具——基於系統協作的高效碳評估及管理,以幫助企業有效解決產品及組織碳足跡及環境ESG管理難題。針對碳交易,港華碳資產首席交易員錢凡先生介紹了中國綠證及國際主流綠證如RECs、I-REC等可再生能源證書類型,為企業參與國內外碳交易提供了框架性的概覽。
從國家政策和指導入手,來自國家節能中心、上海市發改委節能減排資深專家魏玉劍先生介紹了中國的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解讀了碳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在企業實操方面,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兼首席網絡與信息安全官胡建鈞先生則帶來西門子在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性實踐分享。西門子以數字化創新和跨領域知識與經驗,進行碳足跡精算與追溯,構築綠色低碳生態,實現企業增長與減碳的共生共贏。此外,TÜV南德汽車部可持續發展經理肖峰先生和氣候行動認證事業部經理張萃雲女士分別帶來了汽車行業碳中和以及審核機構眼中的CBAM機制的相關議題分享。
在社會責任層面,隨着ESG正在成為全球主流,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披露其在可持續發展問題上的影響,包括公司價值,以及公司活動的經濟、環境和社會影響。對此,TÜV 南德GRI standards、ISSB CCP講師,ASI首席審核員朱文珺女士介紹了ESG信息披露國內外現狀及趨勢預測,指出目前我國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存在的一些普遍性問題以及如何應對信息披露框架的不確定性等。
通力協作,攜手多方共創可持續未來
此次峰會通過多維度、多層次的交互探討,以激發各方在各自領域及國內外市場持續踐行可持續發展目標,引導綠色技術創新,提高產業和經濟的全球競爭力。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需要各行業的通力合作,以及信息的交互共享。作為國際獨立的第三方認證檢測機構,TÜV 南德的可持續發展願景是在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協助客戶實現其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此,TÜV 南德已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逐步融入到為客戶提供的每一項服務當中。
而作為此次峰會的其中一項亮點,所有與會人員共同完成了一個“碳中和峰會”項目,即累計整個峰會所產生的碳排放總量並通過節能減排等形式完成最後的碳中和工作以達成峰會的相對“零碳排放”。未來,TÜV 南德將持續發力,通過更高效更全面的技術服務,更好地助力全球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與多方攜手共創可持續發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