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業網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業 消費

從“防電牆”到“3D智慧洗”,海爾標準再次成為國際標準!

by Thomas Chang
2023年2月14日
A A

“創新理論”鼻祖約瑟夫·熊彼特曾用如詩般的語言這樣描繪科技創新的驅動力,“不斷地創新,就像跳動的琴弦,演奏着經濟成長的美妙樂章,撥動琴弦的正是那些領導市場的巨型公司”。

然而,企業如何保證持續彈奏出“悅耳的曲子”?這取決於台下的觀眾,也就是所有產品最終的服務對象——每一個普通用戶。 隱藏在生活細微處,我們習以為常的地方,背後往往大有文章。

舉個例子,生活中洗澡、洗手所用熱水這樣一件小事,看得見的是熱水器產品,看不見的則是科研人無數日夜反覆創新、驗證,以及專利、標準等技術話語權競爭的暗涌。

2023年2月7日,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60379第4版標準正式發布,標誌着海爾“3D智慧洗”技術提案正式寫入IEC國際標準。海爾標準再次成為國際標準,持續刷新全球用戶的體驗。

一次時隔35年的重大改寫

19世紀末,世界上第一台電熱水器誕生,昭示着家庭洗浴革命的開始。此後,各種品牌的電熱水器產品上市,市場上一度良莠不齊、無法管控。

也正是這樣,標準才有了存在的意義。

電熱水器在性能領域的國際標準經歷了1972年、1982年和1987年的三次修訂,形成了包含水量、時間、恆溫、24小時損耗等指標的測量方法。

現在,用戶對熱水器的需求早已不限於這些基本功能。速熱、智慧化、健康成為用戶對電熱水器的主流期待,相應的創新產品也“及時”上市,而背後的技術布局要提前幾年甚至十幾年。

1986年,海爾生產了中國第一代電熱水器,此後,海爾根據用戶需求,研發出的防電牆技術、3D動態加熱技術,帶動了一波又一波行業革新浪潮,海爾熱水器產品也成為酒泉衛星發射基地、2008年北京奧運會指定的熱水器提供商。

面對用戶對速熱、省電的需求,2007年,海爾着手研究技術方案。“我們進行了大量的入戶調研,發現這是很多用戶共同的需求,印象很深的是一家理髮店老闆對我們說,給客人洗頭時經常水量不夠用,等它加熱還需要很長時間,客人一多起來,真耽誤生意。”速熱技術的研發負責人說。

經歷了一年多的科研、攻關,2008年,海爾3D速熱電熱水器一經上市就引起重大反響。夏天開機即洗、冬天加熱省時70%,水量更大更節能等突出的性能優勢,讓該產品在高於市場均價50%的情況下仍然得到用戶偏愛,“用多少就加熱多少”的智慧操控也帶領行業開啟了新一輪技術創新熱潮。

如今,由3D速熱技術演化來的海爾“3D智慧洗”技術正式寫入IEC 60379第4版標準。這是距1987電熱水器性能國際標準修訂35年之後的重大改寫,也是繼2008年防電牆技術寫入電熱水器安全領域IEC標準後,海爾又一次在國際標準舞台上為中國贏得技術話語權。

“當初制定防電牆國際標準,我們是第一次,也是最難的一次。我們先後參加了7次IEC現場會議,屢屢遭到德、美、日等諸多國家的反對。針對每一條意見,我們都進行細緻溝通,就這樣在無數次會議下,我們才得以順利立項。”海爾集團國際標準主管徐芳回憶道,“防電牆”也由此成為中國家電行業第一個寫入IEC國際標準的自主創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提案。

截至目前,由中國企業主導的電熱水器國際標準提案共兩項,覆蓋安全和性能兩大領域,且均來自海爾。

一場用戶定義標準的“國際課”

不管是“防電牆”還是“3D智慧洗”,能夠引發行業技術革新浪潮,都不是偶發事件。換句話說,這不是海爾科研人員拍腦袋決策出來的項目,而是把用戶需求進行了精準的技術化表達。

“為了讓用戶用熱水零等待,同時還能省電,我們的解題思路是在儲水式熱水器基礎上糅合即熱式熱水器的優點,但這也挑戰了傳統儲水式熱水器的技術標準。”海爾熱水器速熱技術的研發負責人稱。

“儲水式就是儲水式,不需要在即熱出水上下功夫。”國際標準制定組多位國外專家提出質疑。

如果產品生產出來不是為了更好地方便用戶,那技術創新的意義何在呢?為了進一步讓國外專家認識、理解這一技術,海爾將一台搭載“3D速熱技術”的熱水器帶到IEC國際標準專家溝通會現場。

這台熱水器跨越了大洋,卻及時彌補了跨國技術溝通的“鴻溝”,讓各國專家快速了解到海爾這一提案的初衷和價值。

“中國企業圍繞用戶實際使用情況做標準,跟我們圍繞產品做標準的思路很不一樣。”

“我對中國企業的創意和想法感到佩服,根據用戶需求來做產品創新給我帶來了啟發。”

“中國企業的創新勢頭很猛,我很期待未來的表現。”

沒有意外,在國外專家的認可下,這一提案最終以100%的通過率全票通過,標準於2023年2月7日正式發布。

類似的反饋評價也出現在中國企業主導制定其他領域國際標準的活動中。

2022年10月,海爾集團旗下工業互聯網平台卡奧斯牽頭制定的全球首個工業互聯網系統功能架構國際標準正式發布,這是行業首個功能架構標準,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IEC國際標準組的國外專家對此表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進程里,中國已然站在了同一領跑線上。”

一張技術、專利、標準聯動的全球研髮網

科研沒有坦途,也沒有近路。“3D智慧洗”技術市場化的過程中也遇到過兩個棘手難題。

一個是加工工藝方面。一件產品要搭載兩到三根加熱管,就必然會出現壓縮變形。為解難題,研發團隊將加熱管的設計從圓形變為扁形,團隊先後找到多家廠商合計開發,卻屢遭拒絕。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海爾與一家國產廠商達成共識,海爾的科研工程師直接常駐這家廠商的工廠,與廠商一起設計並優化製作工藝,克服了彎曲摺疊等加工難題,保障“3D智慧洗”技術順利產業化。

另一個是智慧操控方面。為了“讓用戶操作越簡單越好”,研發團隊通過流量和溫度傳感器實現用戶用水習慣的智能識別,根據不同場景提供合理的水溫和水量;與此同時,在芯片上設置個性化算法,啟用“雲smart”功能不斷學習用戶習慣,實現千人千面的智慧用水定製體驗。

像“3D智慧洗”“防電牆”這樣的原創技術突破走向國際標準舞台的案例,海爾還有很多。

圍繞冰箱保鮮創新技術,海爾自2012年起陸續布局了121項中國專利,並有37項PCT專利,到2020年6月,海爾冰箱牽頭制定的《IEC 63169 家用及類似用途製冷設備——食品保鮮》正式發布,成為全球冰箱行業首個關於食品保鮮的國際標準。

圍繞智慧家庭創新技術,海爾1999年推出全球首套Uhome智能家電,在智慧家庭領域持續開展技術創新和專利、標準的布局。全球知識產權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IPRdaily發布的2022年全球智慧家庭發明專利TOP100排行榜顯示,海爾以5691件公開發明專利申請領跑全球,連續8次排名全球第一。在國際標準方面,2010年,由海爾主導的數字家庭領域國際標準IEC 62514發布,這是中國在IEC TC100家庭網絡領域的第一個國際標準項目。2022年,海爾牽頭成立MT 62514 維護組,擔任工作組主席,再次主導IEC 62514的修訂。

圍繞工業互聯網創新技術,海爾集團旗下工業互聯網平台卡奧斯目前累計專利布局800餘項,累計主導和參與81項國家/行業標準,以及涵蓋ISO、IEC、IEEE、UL等權威組織的10項國際標準,成為唯一一個主導制定ISO、IEC、IEEE三大標準組織大規模定製國際標準的工業互聯網平台。

將技術與專利、標準聯動,把海爾的創新拓展成行業創新、全球創新,帶動一波又一波技術進化的浪潮,背後是常年重視科研的厚積薄發。

作為最早一批走出國門的企業,海爾在接軌國際市場中形成了“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國際化”的聯動創新模式。截至2022年底,海爾全球累計專利申請9.2萬項,其中發明專利5.9萬餘項;累計主導和參與國際標準發布97項,是全球唯一同時進入IEC CB和MSB兩大最高管理機構的企業。

與此同時,海爾持續完善“10+N”創新生態體系,鏈接全球100萬+創新資源網絡,對用戶需求快速響應,實現“用戶需求在哪裡,海爾的研發就在哪裡”,為技術、專利、標準聯動持續輸入能量。

在創新生態體系和技術、專利、標準聯動創新模式的支撐下,2022年,海爾集團所獲中國專利金獎增至11項,海外發明專利超1.6萬件,均為行業第一;實現氣懸浮壓機、零嵌冰箱、航空溫控集裝箱等原創技術重大突破,新增“國際領先”技術鑒定23項,累計264項,位居行業第一。

這一系列科技創新,也在海爾的業績上有了硬核映照:2022年,海爾集團全球營業收入為3506億元,增長5.4%,生態收入為450億元,增長16.3%,全球利潤總額為252億元,增長3.7%。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未來,海爾將聚焦智慧住居和產業互聯網兩大賽道,推動更多中國產業技術標準成為全球通用標準,用科技給生活創造更大的想象空間。

Tags: 創新與研發

其他資訊

消費

松下電器中國共創加速計劃 第一輪合作夥伴選定!

2025年9月2日
消費

聯合利華全國首個全品類食品工廠投產,打造智能製造與供應鏈協同新樣板

2025年8月16日
消費

聯合利華重磅發布“AI for Science”創新平台,開啟AI驅動科研新時代

2025年7月28日
消費

四方攜手,以“好房子”為基,助力健康中國與銀髮經濟融合發展

2025年7月25日
消費

Uber攜手微信上線官方小程序,方便中國遊客境外出行

2025年7月22日
消費

花王(中國)發布2025可持續發展暨ESG報告:以“同美共生”踐行綠色未來

2025年7月12日
<簡體> <繁體>

“‘中聯重科號’衛星成功發射”榮登“2025年度工程機械**佳品牌傳播事件”

2025年10月24日

...

ABB八赴進博,以數智創新驅動零碳未來

2025年10月29日

...

新“智”湧現“慧”聚人氣,中聯重科精彩亮相2025中國國際農機展

2025年10月28日

...

美敦力在華首個數字化醫療創新基地正式落地北京!

2025年10月26日

...

用科技守護生命!中聯重科高精尖產品閃耀中國國際消防展

2025年10月16日

...

NBA中國與阿里雲宣布達成多年合作煥新球迷體驗

2025年10月10日

...

阿斯利康在京啟用全球戰略研發中心並深化本土合作, 加速落地25億美元在華投資計劃

2025年10月26日

...

伊士曼與行業夥伴攜手合作,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

2025年10月29日

...

波音公司任命陸一鳴為波音中國總裁

2025年10月27日

...

加速在華智能出行布局 采埃孚制動系統新工廠正式投產

2025年10月19日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於促進全球跨國公司、機構在華貿易、投資與業務發展;促進大中華區業務交流與合作;關注最新企業動態和行業趨勢;分享經營與管理經驗;傳播卓越理念,為各方在華取得商業成功,促進可持續發展、友好交流貢獻力量。

聯 系 我 們 | CONTACT US

商務合作聯繫: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體資訊聯繫: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資源聯繫:  hr#apac-business.com

* (替換# 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滬公網安備 310114020101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