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业网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业 能源

GE呼吁加快部署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发电,以更快、更有效地实现低碳发展

by Joyce Jin
2021年1月6日
A A
  • GE基于计划退出新建燃煤发电市场和203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发布全新能源转型白皮书
  • 天然气发电支持下的可再生能源以及正在进行的煤改气转型是短期内减少碳排放的最有效方式
  • 包括应用氢和碳捕获技术在内,天然气发电可提供多种途径助力实现低碳或零碳排放
  • GE与Uniper和Long Ridge能源中心签订的新客户协议也强调了天然气在低碳发展中的作用

基于计划退出新建燃煤发电市场和203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GE认为加速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发电战略部署将对短期内应对气候变化做出重大贡献,并为通往低碳化未来铺设道路。

基于数十年来对低碳发展的承诺,GE发布白皮书《加速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发电增长,及时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并指出单独采用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发电都无法满足需求,但二者联合部署后实现的低碳效果,无论在速度还是规模上都有助于达成可观的气候目标。

此外,白皮书还概述了使用低碳和零碳燃料(包括氢气),以及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来实现天然气发电更低碳足迹的多种技术途径。

GE燃气发电首席执行官斯科特·斯特拉基奇(Scott Strazik)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当务之急,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加快进度,始于当下。我们坚信,不论对于当前加快煤改气转型,更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还是对于持续发展面向未来的低碳或者零碳的天然气发电技术,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都同时扮演了至关重要和缺一不可的角色。”

为助力实现当前紧迫的气候目标,同时满足全球日益增加的电力需求,白皮书详细介绍了天然气发电在与可再生能源形成互补,支持和加速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 天然气发电稳定可靠,经济性高,节省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能源的理想补充。
  • 可利用时间高达90%的天然气发电灵活、可靠、可调度,可以充分弥补可再生能源的多变性。
  • 近期在全球不少区域进行的煤改气转型在减排上取得了快速有效的成果。例如,自2007年以来,美国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约三分之一,而总发电量却保持稳定。煤改气转型所带来的二氧化碳减排贡献比其他任何燃料都要显著。

本次发布的白皮书中介绍了多种发电技术和市场概况,包括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煤炭和核能,以及使电池蓄能更具成本竞争力所需的技术突破。

GE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GE前燃气发电与可再生能源业务首席执行官Vic Abate表示:“GE在电力行业拥有超过125年的经验,并将与客户精诚合作继续引领和推动能源的未来。我们将重点投资具有成本效益和规模化的可再生能源,并凭借氢和碳捕获技术的进步向天然气发电净零碳排放的目标迈进。总的来说,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的结合可助力实现能源低碳化转型,也将实现比单独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更快、更大规模的碳减排。”

白皮书指出,GE可再生能源集团将继续投资技术创新,以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成本,这是该行业持续增长的关键驱动力。GE近日宣布,英国Dogger Bank海上风电场前两期工程采用了Haliade-X海上风力发电机,装机容量将提升至13 MW,是现今最大的在役风力发电机。

基于80年的燃气轮机技术传承,GE拥有丰富的燃气轮机产品组合。世界上最大、最高效也是增长速度最快的燃气轮机——GE HA级燃气轮机已实现了多个行业内第一,并创造了两项世界纪录。与此同时,GE还在氢能和低热值燃料运行方面提供业内经验最丰富的燃气轮机系列产品,其中超过75台燃气轮机在数十年的应用中,累计运行小时数已超过600万小时。通过与GE全球研发中心密切合作,GE将持续对氢和碳捕获技术的研发进行投资,进一步推动天然气发电实现低碳足迹或接近于零的碳足迹。

GE燃气发电集团还签署了几项重要客户战略减碳计划,包括2020年与Uniper和Long Ridge 能源中心达成的协议。GE计划在2021至2022年间与客户一起开展多个减碳试点项目,应用氢燃料以及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同时,GE燃气发电集团也宣布加入碳捕获联盟,该联盟是由80多家企业和机构组成的无党派合作组织,为整个经济系统中的碳捕获、运输、使用、清除和储存的部署提供共识性政策支持。

Tags: 可持续发展

其他资讯

能源

巴斯夫中国携手国轩高科、中国燃气、巴斯夫杉杉启动战略合作,共筑新能源产业链生态

2025年6月7日
能源

立邦荣膺“2025荣格技术创新奖”,助力光伏产业发展和全球能源转型

2025年6月4日
能源

探索电池的无限可能 把握新能源时代的社会变革,松下四维的挑战

2025年5月20日
能源

林德宣布在华签署一份可再生能源供应长期协议

2025年5月9日
能源

巴斯夫、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以及卫蓝新能源签署合作协议,开创下一代固态电池包

2025年3月8日
能源

太阳能项目+可再生电力采购,阿克苏诺贝尔加速能源低碳转型

2024年11月14日
<简体> <繁體>

采埃孚张家港首个IPA稳定杆连接杆量产 轻量化创新启新篇

2025年8月14日

...

巴斯夫与傅利叶携手开发下一代人形机器人新材料解决方案

2025年8月19日

...

安捷伦科技任命杨挺为大中华区总经理

2025年8月1日

...

通义大模型将接入惠普AI助手 探索AI能力端侧落地

2025年7月24日

...

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与联想集团合作签约

2025年8月1日

...

Uber携手微信上线官方小程序,方便中国游客境外出行

2025年7月22日

...

未来20年全球将需要近240万新的民航专业人员

2025年7月24日

...

华为与中国联通持续深化战略合作,共同开启智联共生新未来

2025年7月20日

...

守卫舌尖上的“绿色”,SGS携手海天味业打造全链减碳新模式

2025年7月30日

...

刘建国出任东风康明斯排放处理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

2025年7月21日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于促进全球跨国公司、机构在华贸易、投资与业务发展;促进大中华区业务交流与合作;关注最新企业动态和行业趋势;分享经营与管理经验;传播卓越理念,为各方在华取得商业成功,促进可持续发展、友好交流贡献力量。

联 系 我 们 | CONTACT US

商务合作联系: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体资讯联系: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资源联系:  hr#apac-business.com

* (替换# 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Copyright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沪ICP备2022016631号-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Copyright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沪ICP备2022016631号-2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