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業網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業 能源

GE呼籲加快部署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發電,以更快、更有效地實現低碳發展

by Joyce Jin
2021年1月6日
A A
  • GE基於計劃退出新建燃煤發電市場和2030年實現碳中和的承諾發布全新能源轉型白皮書
  • 天然氣發電支持下的可再生能源以及正在進行的煤改氣轉型是短期內減少碳排放的最有效方式
  • 包括應用氫和碳捕獲技術在內,天然氣發電可提供多種途徑助力實現低碳或零碳排放
  • GE與Uniper和Long Ridge能源中心簽訂的新客戶協議也強調了天然氣在低碳發展中的作用

基於計劃退出新建燃煤發電市場和2030年實現碳中和的承諾,GE認為加速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發電戰略部署將對短期內應對氣候變化做出重大貢獻,並為通往低碳化未來鋪設道路。

基於數十年來對低碳發展的承諾,GE發布白皮書《加速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發電增長,及時有效應對氣候變化》,並指出單獨採用可再生能源與天然氣發電都無法滿足需求,但二者聯合部署後實現的低碳效果,無論在速度還是規模上都有助於達成可觀的氣候目標。

此外,白皮書還概述了使用低碳和零碳燃料(包括氫氣),以及碳捕獲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來實現天然氣發電更低碳足跡的多種技術途徑。

GE燃氣發電首席執行官斯科特·斯特拉基奇(Scott Strazik)表示:“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當務之急,在這一點上我們要加快進度,始於當下。我們堅信,不論對於當前加快煤改氣轉型,更有效的應對氣候變化,還是對於持續發展面向未來的低碳或者零碳的天然氣發電技術,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都同時扮演了至關重要和缺一不可的角色。”

為助力實現當前緊迫的氣候目標,同時滿足全球日益增加的電力需求,白皮書詳細介紹了天然氣發電在與可再生能源形成互補,支持和加速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

  • 天然氣發電穩定可靠,經濟性高,節省土地資源,是可再生能源的理想補充。
  • 可利用時間高達90%的天然氣發電靈活、可靠、可調度,可以充分彌補可再生能源的多變性。
  • 近期在全球不少區域進行的煤改氣轉型在減排上取得了快速有效的成果。例如,自2007年以來,美國電力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約三分之一,而總發電量卻保持穩定。煤改氣轉型所帶來的二氧化碳減排貢獻比其他任何燃料都要顯著。

本次發布的白皮書中介紹了多種發電技術和市場概況,包括可再生能源、天然氣、煤炭和核能,以及使電池蓄能更具成本競爭力所需的技術突破。

GE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GE前燃氣發電與可再生能源業務首席執行官Vic Abate表示:“GE在電力行業擁有超過125年的經驗,並將與客戶精誠合作繼續引領和推動能源的未來。我們將重點投資具有成本效益和規模化的可再生能源,並憑藉氫和碳捕獲技術的進步向天然氣發電凈零碳排放的目標邁進。總的來說,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的結合可助力實現能源低碳化轉型,也將實現比單獨採用可再生能源發電更快、更大規模的碳減排。”

白皮書指出,GE可再生能源集團將繼續投資技術創新,以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這是該行業持續增長的關鍵驅動力。GE近日宣布,英國Dogger Bank海上風電場前兩期工程採用了Haliade-X海上風力發電機,裝機容量將提升至13 MW,是現今最大的在役風力發電機。

基於80年的燃氣輪機技術傳承,GE擁有豐富的燃氣輪機產品組合。世界上最大、最高效也是增長速度最快的燃氣輪機——GE HA級燃氣輪機已實現了多個行業內第一,並創造了兩項世界紀錄。與此同時,GE還在氫能和低熱值燃料運行方面提供業內經驗最豐富的燃氣輪機系列產品,其中超過75台燃氣輪機在數十年的應用中,累計運行小時數已超過600萬小時。通過與GE全球研發中心密切合作,GE將持續對氫和碳捕獲技術的研發進行投資,進一步推動天然氣發電實現低碳足跡或接近於零的碳足跡。

GE燃氣發電集團還簽署了幾項重要客戶戰略減碳計劃,包括2020年與Uniper和Long Ridge 能源中心達成的協議。GE計劃在2021至2022年間與客戶一起開展多個減碳試點項目,應用氫燃料以及碳捕獲與封存技術。同時,GE燃氣發電集團也宣布加入碳捕獲聯盟,該聯盟是由80多家企業和機構組成的無黨派合作組織,為整個經濟系統中的碳捕獲、運輸、使用、清除和儲存的部署提供共識性政策支持。

Tags: 可持續發展

其他資訊

能源

巴斯夫中國攜手國軒高科、中國燃氣、巴斯夫杉杉啟動戰略合作,共築新能源產業鏈生態

2025年6月7日
能源

立邦榮膺“2025榮格技術創新獎”,助力光伏產業發展和全球能源轉型

2025年6月4日
能源

探索電池的無限可能 把握新能源時代的社會變革,松下四維的挑戰

2025年5月20日
能源

林德宣布在華簽署一份可再生能源供應長期協議

2025年5月9日
能源

巴斯夫、長三角物理研究中心以及衛藍新能源簽署合作協議,開創下一代固態電池包

2025年3月8日
能源

太陽能項目+可再生電力採購,阿克蘇諾貝爾加速能源低碳轉型

2024年11月14日
<簡體> <繁體>

巴斯夫與傅利葉攜手開發下一代人形機器人新材料解決方案

2025年8月19日

...

嘉吉與微元深化阿洛酮糖合作,簽署戰略協議

2025年8月30日

...

林慧虹女士被任命為恒生銀行總裁

2025年9月13日

...

vivo與蔡司深化戰略合作關係 共同探索多元影像產品生態

2025年8月22日

...

小鵬汽車8月共交付新車37,709台,單月交付量再創歷史新高!

2025年9月2日

...

松下電器中國共創加速計劃 第一輪合作夥伴選定!

2025年9月2日

...

三十年從紮根到盛放,安捷倫中國本土製造的來時路

2025年8月30日

...

法拉利任命大中華區總裁

2025年9月12日

...

巴斯夫向衛藍新能源交付首批用於半固態電池的創新正極材料

2025年9月2日

...

卡博特上海工廠利舊改造項目正式投入運營

2025年8月28日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於促進全球跨國公司、機構在華貿易、投資與業務發展;促進大中華區業務交流與合作;關注最新企業動態和行業趨勢;分享經營與管理經驗;傳播卓越理念,為各方在華取得商業成功,促進可持續發展、友好交流貢獻力量。

聯 系 我 們 | CONTACT US

商務合作聯繫: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體資訊聯繫: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資源聯繫:  hr#apac-business.com

* (替換# 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滬公網安備 310114020101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