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滙豐宣布與綠色領域的海內外專業機構合作,在中國內地正式啟動涉及地產、電子、紡織等行業,以及生態修復、低碳創新等領域的多個應對氣候變化項目,共同支持中國實現“雙碳”目標。
滙豐將投入近一億元人民幣,與世界資源研究所(WRI)、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阿拉善 SEE 基金會、恩派公益組織發展中心以及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合作開展多個項目,共同推動能源轉型、低碳創新和探索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 能源轉型:與行業領先企業合作,推動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及可再生能源採購市場機制的建立健全;通過分享綠色節能技術、培養專業人才,推動紡織行業綠色升級;通過完善綠色標準、加強能力建設、提供技術支持等舉措,幫助房地產及電子行業的企業及其供應商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節能減排水平。
- 低碳創新:為低碳初創企業提供孵化服務,通過“產業共創”模式幫助初創企業實現從技術戰略到產品落地的跨越,打造綠色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在森林、內陸濕地和濱海濕地開展基於自然解決方案的生態修復工作,提升生物多樣性、氣候韌性以及生態系統的服務能力;此外,搭建合作平台,促進跨學科和跨領域的對話及研究。
滙豐中國行長兼行政總裁王雲峰表示:“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綠色轉型離不開技術創新與多方合作。中國一直積極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的發展,2015 年至 2019 年間,與低碳技術相關的授權專利的絕對數量位列世界第一1。而如何幫助新興技術實現商業化和規模化發展將在低碳轉型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我們希望通過與海內外專業機構的合作,共同為應對氣候變化尋求創新解決方案,助力中國實現‘雙碳’目標。”
在中國內地推出上述項目是由集團主導的“滙豐氣候解決方案夥伴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為期五年,由滙豐出資,世界資源研究所、世界自然基金會以及多個市場的當地合作夥伴共同參與,旨在加快建立全球凈零碳排放經濟。
作為主要的國際金融機構,滙豐集團制定了氣候變化應對策略,以配合全球多國在《巴黎協議》中訂立的目標。除了氣候解決方案夥伴計劃之外,滙豐還將協助客戶於 2050 年前實現凈零排放,並於 2030 年前實現自身運營和供應鏈的凈零排放。同時,滙豐承諾將在 2030 年前提供 7,500 億至 10,000 億美元以支持可持續發展融資及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