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業網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業 金融

光速中國完成9.2億美元新基金募資, “綠色投資”創造可持續價值

by Joyce Jin
2021年12月1日
A A

11月30日消息,光速中國今日宣布完成9.2億美元新基金的募資,管理的總基金規模達到30億美元。新一期的美元基金包括了早期基金及成長期基金,這是自2011年機構獨立運作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募資。新基金將專註於綠色科技、硬科技、企業服務、醫療科技、消費等領域的投資。與此同時,光速還宣布了即將啟用的2.0品牌:光速光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募資從啟動到收官僅花了三個月時間,獲得了全球頂尖的機構投資人的支持與青睞。儘管新基金獲得了大幅超額認購,但最終還是堅持募資原則,將基金規模保持在了合適的體量。

經過10年的耕耘,光速中國在各大領域從早期投資開始持續加碼,已幫助一批企業成長為行業的領先者,包括美團(HK:3690)、拼多多(NASDAQ:PDD)、滿幫集團(NYSE:YMM)、中際旭創(SZ:300308)、信也科技(NYSE:FINV)、聯絡互動(SZ:002280)、青雲科技(SH:688316)、小魚在家(被百度併購)、聚勝萬合(被奇虎360收購)、禾賽科技、小魚易連、來也科技等。

光速中國創始合伙人宓群說,“感謝新老LP們一直以來對我們的支持,此次募資很多LP看到我們從10年前募集第一支基金髮展到今天,投資重點一直能有前瞻性的布局,從最早的互聯網和企業服務,再到8年前投資硬科技,4年前開始布局綠色科技。如今我們在硬科技、綠色科技的投資比重越來越大,LP們也非常認可我們在這種變化中體現出的對行業的深厚認知和前瞻性判斷。”

技術加持,更早、更準的“綠色布局”

風險投資一直是科技創新背後最堅定的支持者,人類社會正在面臨著更多的新挑戰,這也使得可持續發展的意識不斷增強。宓群表示,“經歷了這10年的中國VC發展,我們覺得有一個投資維度很重要,那就是我們關注的創業公司,他們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長期來看是否會對社會有正向的推動。”

光速疊加光合,意味着基金刻在生長基因里的創新與速度不變,而發展上則進化到謀求高質量的綠色與可持續投資。談及即將啟用的2.0品牌,宓群表示,“光合作用是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的重要機制。我們希望未來的光速中國能與創業者,與這個社會產生‘光合作用’,在支持創新的同時,成就更多推動社會正向發展的企業。”

在他看來,綠色科技在未來10年、20年都會是一個全球性的機會,將成為非常重要的投資方向。

目前,光速中國已在綠色科技領域深度布局,已投資了新能源商用車公司前晨汽車、合成生物企業藍晶微生物、氫能源膜電極企業唐鋒能源、儲能科技公司協能科技、碳化硅芯片企業瞻芯、氫能源空壓機企業勢加透博、電動船科技公司逸動科技、植物肉品牌星期零等十餘家企業。

同時,光速中國也持續在硬科技產業深耕。硬科技是全球化的市場,光速的全球化平台使得投資團隊能從全局來理解產業發展脈絡,豐富的行業和產業經驗又能幫助團隊在關鍵技術領域有自己的系統打法。在硬科技領域,光速已接連投資了愛科微(AIC)、靈明光子、南芯、慧智微、瞻芯、菲萊、恆泰柯、斯坦德機器人等企業。在無人駕駛領域,早期投資了全球領先的激光雷達製造商禾賽科技,種子輪投資了重卡自動駕駛公司智加科技。

經驗加持,團隊作戰的組織文化

早期布局和精準捕捉的背後是逐漸加強的投資力量。光速新基金同時宣布,朱嘉、高健凱、王國棟三人晉陞為合伙人。與新基金同步到位的還有新的合伙人蔡偉和孫健。

蔡偉擁有13年風險投資經驗及8年的相關行業經驗,此前在阿里巴巴負責集團的早期科技投資和硬科技等領域的戰略投資。孫健擁有11年的早期和成長期的投資經驗,以及8年的相關行業經驗,此前在華興新經濟基金聯合主導消費和TMT領域的投資。

“我們的組織文化是一種團隊作戰的合伙人文化。10年來最大的感受是,真正要做好風險投資,特別是早期,對整個團隊的綜合能力要求是很高的,不僅募投管退各個方面都要做得好,而且要穿越周期。“宓群補充道,“我們的優勢在於,對未來全球的技術和商業趨勢有非常前瞻的判斷,團隊有深厚的行業積累。”

宓群舉例,比如複雜的芯片設計可能需要兩年,流片後到批量出貨還要一年多,所以產品的初始定義非常重要,從一開始就要求投資人對未來的技術和市場需求有很好的預判。

目前,光速中國的合伙人團隊普遍擁有超過10年的投資經驗,同時也具備豐富的行業經驗。而後者恰恰是投資綠色科技、硬科技以及企業服務的核心門檻。除蔡偉和孫健外,專註硬科技和綠色科技領域投資的朱嘉曾在半導體芯片公司有7年芯片設計的工作經歷。關注醫療科技及企業服務領域的高健凱此前有自己創業的經歷。關注企業服務、產業互聯網升級領域的王國棟曾有多年企業管理諮詢服務的經驗。

全球加持,幫助創業領袖走向世界

經過10年的發展,光速中國專註中國市場,現已是專註早期,同時有能力一路支持公司的後期發展,覆蓋全投資周期的基金。此外,光速的投資平台覆蓋了美國、印度、以色列、歐洲和東南亞地區,各地形成了獨立管理、相互關聯、資源共享的強聯盟。不同地區的投資人在一個共享的光速大平台上,溝通信息、拓展眼界,通過經驗、資源上的共享形成前沿的投資價值鏈。

基於國際網絡的優勢,使得光速中國能在第一時間掌握全球趨勢,多觸角地對前瞻性商業模式及技術趨勢做出及時的投資判斷。同時,全球化的布局也為創業公司提供了國際視野以及全球資源嫁接,讓中國公司能在世界舞台上得到更好的發展。

在光速投資團隊的眼中,中國的科技公司完全有實力成為全球領先的企業,事實上,光速中國的被投企業里已經出現了全球市場的龍頭科技企業。“像這樣的隱形冠軍,往往是在一個細分賽道將技術創新做到極致,又能滿足一個大的產業革新趨勢下湧現出的新需求。我們很高興地看到,這不僅僅是中國的需求,他們抓住的是一個全球化的機會,我們願意幫助這樣的創業領袖走向更廣闊的舞台。”宓群說道。

宓群表示,10年是一個創業的過程,今天光速還依然保持一個創業公司的心態。“下一個10年,我們還是在創業的路上。我們有歸零的心態,有行業的積累,有團隊作戰的文化,還有我們的初心,從扶持創新的角度,真正支持這些優秀的創業者去做有意義的、對社會有正向價值的事情,這也會使得我們走得更長遠。”

Tags: 投資與併購

其他資訊

金融

中國銀河國際攜手阿里雲打造AI驅動智慧金融服務

2025年4月23日
金融

PayPal旗下Xoom與Tenpay Global合作實現跨境匯款直達微信

2025年4月10日
金融

Ria Money Transfer攜手Tenpay Global 支持數字彙款至微信 便利用戶在中國靈活消費

2024年12月21日
金融

中意人壽與寶石花醫療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2024年11月28日
金融

微信刷掌境外首站落地澳門

2024年9月11日
金融

魯靜女士升任渣打中國總裁

2024年8月30日
<簡體> <繁體>

霍尼韋爾發布智慧建築運營管理平台的全新高效運維模塊

2025年7月18日

...

吉利汽車與極氪簽訂合併協議

2025年7月16日

...

騰訊舉辦中國首個全模態生成式推薦算法大賽,吸引全球超6000名學生參加

2025年7月11日

...

菜鳥與申通快遞達成無人車合作,助力申通快遞衝刺年內用車2000輛目標

2025年7月9日

...

美敦力首次參展鏈博會,本土價值鏈驅動共創共贏

2025年7月17日

...

Manitowoc萬利多高新技術研發中心掛牌

2025年7月5日

...

“WeTech for Education”教育科技賽事頒獎典禮圓滿舉行 騰訊攜手香港教育界共創數字教育新篇章

2025年7月3日

...

蘇伊士與重慶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新項目,實現有機溶劑循環利用,將危廢轉化為再生資源

2025年7月16日

...

博世與中電豐業達成多年期合作協議,將為其提供兆瓦級PEM電解槽產品

2025年7月8日

...

領跑100|聯想×吉利,共築汽車智算新引擎

2025年7月3日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於促進全球跨國公司、機構在華貿易、投資與業務發展;促進大中華區業務交流與合作;關注最新企業動態和行業趨勢;分享經營與管理經驗;傳播卓越理念,為各方在華取得商業成功,促進可持續發展、友好交流貢獻力量。

聯 系 我 們 | CONTACT US

商務合作聯繫: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體資訊聯繫: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資源聯繫:  hr#apac-business.com

* (替換# 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滬公網安備 310114020101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