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京,2021年12月22日——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1年度綠色製造名單,全球能源管理與自動化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位於陝西和上海的兩家工廠名列其中,榮膺國家級“綠色工廠”。這是施耐德電氣連續第四年入選綠色製造名單,當前在中國的23家工廠中“綠色工廠”數量已增至15家。
“雙碳”目標下,綠色智能製造是實現產業轉型的重要任務,也是行業綠色發展的有效途徑。工廠作為綠色製造的核心支撐單元,對於企業踐行低碳發展起到關鍵作用。為此,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21綠色製造名單》,旨在引導和規範企業按照“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則打造“綠色工廠”,並評選先進案例為行業樹立標杆。
今年,憑藉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不解努力,以及運用數字化技術踐行綠色智能製造的領先成果,施耐德(陝西)寶光電器有限公司和上海施耐德低壓終端電器有限公司榮獲“綠色工廠”稱號。
施耐德(陝西)寶光電器有限公司:將低碳發展融入主業 領跑綠色供應鏈
施耐德(陝西)寶光電器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專業從事中、高壓真空斷路器、中壓開關櫃及相關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工廠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落到實處,貫穿設計、生產、包裝、運輸、回收等各個環節,實現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化。
在研發環節,工廠遵循綠色設計原則,綠色材料的使用量超過80%,同時圍繞模塊化、無害化、輕量化、高可靠性、長壽命的理念,大幅度減少原材料浪費,使得產品和包裝均可回收,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不僅如此,工廠還對生產、製造、包裝和運輸環節進行清潔化升級,採用先進的生產設備和工藝,使得工業廢水與廢氣實現零排放,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工廠不僅將低碳發展融入自身運營,還積極賦能上下游夥伴。通過對供應商管理、信息平台、信息披露、回收利用等環節的數字化升級,工廠構建了綠色供應鏈生態系統,實現端到端的可持續發展。
上海施耐德低壓終端電器有限公司:構建綠色智能製造體系 打造零碳工廠
上海施耐德低壓終端電器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主要從事生產斷路器、隔離開關、漏電保護器、防雷產品、電氣附件等產品和設備,覆蓋住宅、商建、工業等多個領域。工廠從應用數字化技術、使用可再生能源等多方面着手,構建了完整的綠色智能製造體系,成為打造綠色工廠的典範。
在生產製造方面,工厂部署了以精益生產為基礎的綠色智能製造系統,從生產線設計之初就執行精益生產理念,堅持“零”浪費的生產目標,並通過數字化設備不斷降低能耗,實現生產效率與經濟效益的雙重提升。在新能源使用方面,工廠自2018年就建設並使用光伏發電,現階段發電量可達到總電耗的29%。而通過將照明設施替換為高亮度低能耗的LED燈,工廠也進一步減少了運營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此外,工廠還積极參与綠電採購,今年9月,作為首批參與綠色電力交易試點企業之一,在完成交易後將提前實現2022年凈零碳排放的目標,成為“綠色工廠”中的“零碳工廠”。
可持續發展持續升級 從綠色工廠到零碳工廠
可持續發展一直是施耐德電氣的戰略核心,其理念已經融入到業務運營的方方面面。到目前為止,在中國的23家工廠中,施耐德電氣已有15家“綠色工廠”。並且,施耐德電氣通過數字化技術和清潔能源相融合的方式,不斷升級自身的綠色實踐,除了“綠色工廠”外,還在中國打造了14家“零碳工廠”,全球共46家,中國工廠佔比30%。
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正表示:“全面推行綠色智能製造是實現碳中和的必由之路。施耐德電氣連續四年入選‘綠色工廠’,是對我們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以領先數字化技術推動行業綠色升級的認可與鼓勵。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打造更多‘零碳’工廠,並將自身在可持續方面的豐富經驗和領先技術與上下游合作夥伴分享,攜手實現到2040年端到端供應鏈的碳中和,為中國‘雙碳’目標的實現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