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业网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业 综合工业

海尔成都创新中心今日揭牌

by Thomas Chang
2022年5月27日
A A

在海尔HOPE创新生态平台、欧盟项目创新中心、成都武侯智谷汇等各方代表共同见证下,海尔成都创新中心正式成立,以生态支持科技,以科技壮大生态,助推企业、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对海尔来说,这是继以色列、美国、日本、新加坡、深圳、合肥创新中心之后,海尔“10+N”全球开放创新体系再添一员,为智慧家庭、工业互联网、大健康三大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能量”。

对成都及西南地区来说,海尔成都创新中心让当地科技力量可以精准对接海尔产业生态,为科技成果转化增加“确定性”;也可以通过海尔HOPE平台连接全球创新资源,实现协同研发,提高企业竞争力。一举多得,创新中心落户成都辐射西南
据海尔HOPE创新生态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尔在西南地区成立成都创新中心,是因为当地优越的技术创新环境和资源正契合海尔生态发展所需,海尔也能为当地技术成果转化、全球协同研发等提供平台支持,对海尔和成都、西南地区来说,都可谓“一举多得”。
作为西南地区创新资源最集中的城市,这里既有成都超算中心、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天府实验室等国之重器,也有四川大学、欧盟项目创新中心等国内一流的成果转移组织。
此外,成都在生物医药、电子科技、新型能源等领域技术优势突出,并在科技研发、技术转化水平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海尔成都创新中心成立后,可以将当地的科技创新力量汇聚起来,与海尔智慧家庭、工业互联网、大健康三大产业精准对接,形成“强强联合”效应。
成都市科技局生产力促进中心负责人张弛表示:“非常欢迎海尔这样的平台型企业来成都,希望这个创新中心能将海尔生态与成都的科创资源连接起来,推动当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等深度融合。”
海尔成都创新中心成立当天,就迎来了一批“伙伴”。西部智谷、四川省高科技产业化协会、成都市对外科技交流协会、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多个技术领域的组织现场与海尔签约,派斯光学、道克科技、四川铭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十余家科创企业及项目进行路演,并与海尔研发团队进行了一对一洽谈及技术对接。
一呼百应,开放创新有效释放科技能量
科技是强国利器,企业是创新主体。在科技强国战略指引下,企业如何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以创新成果赋能高质量发展,是每个企业都在积极探索的时代课题。
对此,海尔率先构建起了“10+N”的开放创新生态体系,汇聚全球科技资源,加速自主创新进程。据海尔HOPE创新生态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10”代表的是海尔全球十大研发中心,“N”则代表着根据用户痛点随时并联的N个创新中心和创新网络——本次成都创新中心的建立,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创新中心外,海尔的开放创新体系还链接了研究机构、高校、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孵化器等触点,连点成线,布线成网,形成了海尔开放创新的“大棋局”,持续围绕用户需求进行创新。
例如,为空调领域带来第五次冷媒革命的海尔“可变分流”空调专利技术,正是海尔开放创新平台上的高校专家团队与海尔研发人员共同突破的结果;
自由嵌冰箱的行业标准,也是海尔研发团队联合平台上家电、家居、设计、装修等各方创新资源,共同给用户创造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海尔自由嵌冰箱家宴460上市一个月,就占据了同价位冰箱六成市场份额,用户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种开放创新体系的价值。
2021年,海尔荣获科创中国十大产学融通组织榜首,以开放创新体系更好地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以“一呼百应”的号召力让更多创新能量得以有效释放。
一脉相承,“用户为是”驱动生态共创共赢
海尔为什么会成为各行各业各类创新主体的共同选择?
现场签约代表称:“把成果转化为商品,才能实现技术创新的意义,我选择海尔这个平台,有三方面考虑,首先海尔以用户为中心,能确保创新都是有效的;二是海尔有覆盖多个行业的产业链基础,能把科技成果转化至市场;三是共创共赢的机制,只要我们的技术能创造市场价值,我们就能获得分享。”

海尔成都创新中心今日揭牌

2022.05.265月26日,在海尔HOPE创新生态平台、欧盟项目创新中心、成都武侯智谷汇等各方代表共同见证下,海尔成都创新中心正式成立,以生态支持科技,以科技壮大生态,助推企业、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对海尔来说,这是继以色列、美国、日本、新加坡、深圳、合肥创新中心之后,海尔“10+N”全球开放创新体系再添一员,为智慧家庭、工业互联网、大健康三大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能量”。海尔成都创新中心今日揭牌对成都及西南地区来说,海尔成都创新中心让当地科技力量可以精准对接海尔产业生态,为科技成果转化增加“确定性”;也可以通过海尔HOPE平台连接全球创新资源,实现协同研发,提高企业竞争力。一举多得,创新中心落户成都辐射西南
据海尔HOPE创新生态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尔在西南地区成立成都创新中心,是因为当地优越的技术创新环境和资源正契合海尔生态发展所需,海尔也能为当地技术成果转化、全球协同研发等提供平台支持,对海尔和成都、西南地区来说,都可谓“一举多得”。
作为西南地区创新资源最集中的城市,这里既有成都超算中心、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天府实验室等国之重器,也有四川大学、欧盟项目创新中心等国内一流的成果转移组织。
此外,成都在生物医药、电子科技、新型能源等领域技术优势突出,并在科技研发、技术转化水平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海尔成都创新中心成立后,可以将当地的科技创新力量汇聚起来,与海尔智慧家庭、工业互联网、大健康三大产业精准对接,形成“强强联合”效应。
成都市科技局生产力促进中心负责人张弛表示:“非常欢迎海尔这样的平台型企业来成都,希望这个创新中心能将海尔生态与成都的科创资源连接起来,推动当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等深度融合。”
海尔成都创新中心成立当天,就迎来了一批“伙伴”。西部智谷、四川省高科技产业化协会、成都市对外科技交流协会、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多个技术领域的组织现场与海尔签约,派斯光学、道克科技、四川铭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十余家科创企业及项目进行路演,并与海尔研发团队进行了一对一洽谈及技术对接。
一呼百应,开放创新有效释放科技能量
科技是强国利器,企业是创新主体。在科技强国战略指引下,企业如何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以创新成果赋能高质量发展,是每个企业都在积极探索的时代课题。
对此,海尔率先构建起了“10+N”的开放创新生态体系,汇聚全球科技资源,加速自主创新进程。据海尔HOPE创新生态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10”代表的是海尔全球十大研发中心,“N”则代表着根据用户痛点随时并联的N个创新中心和创新网络——本次成都创新中心的建立,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创新中心外,海尔的开放创新体系还链接了研究机构、高校、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孵化器等触点,连点成线,布线成网,形成了海尔开放创新的“大棋局”,持续围绕用户需求进行创新。
例如,为空调领域带来第五次冷媒革命的海尔“可变分流”空调专利技术,正是海尔开放创新平台上的高校专家团队与海尔研发人员共同突破的结果;
自由嵌冰箱的行业标准,也是海尔研发团队联合平台上家电、家居、设计、装修等各方创新资源,共同给用户创造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海尔自由嵌冰箱家宴460上市一个月,就占据了同价位冰箱六成市场份额,用户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种开放创新体系的价值。
2021年,海尔荣获科创中国十大产学融通组织榜首,以开放创新体系更好地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以“一呼百应”的号召力让更多创新能量得以有效释放。
一脉相承,“用户为是”驱动生态共创共赢
海尔为什么会成为各行各业各类创新主体的共同选择?
现场签约代表称:“把成果转化为商品,才能实现技术创新的意义,我选择海尔这个平台,有三方面考虑,首先海尔以用户为中心,能确保创新都是有效的;二是海尔有覆盖多个行业的产业链基础,能把科技成果转化至市场;三是共创共赢的机制,只要我们的技术能创造市场价值,我们就能获得分享。”

海尔成都创新中心今日揭牌

以用户为是,是海尔检验科技成果有效性的“标尺”,也是各类资源方到海尔平台上参与共创的“共识”。海尔HOPE创新生态相关负责人表示,“到海尔平台上来搞创新,不是听海尔的,也不是听资源方的,而是都听用户的。”在海尔的开放创新体系中,“以用户为是”的理念一脉相承,各方创新力量零距离对接用户需求,从而找对技术创新方向,从根源上避免了没有市场“买单”的无效创新。
智慧家庭、大健康、工业互联网……海尔已经不是一个家电企业,而是物联网生态平台,在“以用户为是”理念下,海尔多领域的产业链布局为多领域的技术资源提供了向市场转化的保障。
在上午的需求互动环节中,海尔三大产业分享了目前技术研发方向,资源方可以据此找准切口进入海尔产业链进行转化;在下午的路演环节中,资源方带来在家电中应用的光学传感器,可以融入海尔智慧生活全套解决方案走进千家万户;资源方带来燃烧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借助海尔工业互联网力量加速市场化;还有资源方带来血液储存、试验等技术,可以联动海尔血联网守护更多生命安全。
围绕用户体验迭代的共创共赢机制,也在海尔开放创新体系中“一脉相承”,这让海尔建成了一种热带雨林般的创新自循环体系,持续吸引着来自千行百业的创新资源。在这样一个具有蓬勃生命力、持续自进化的创新生态系统之中,每个创新因子的能力都能得到最大化的释放,从而源源不断产出用户青睐、行业跟风的科技创新成果。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目前,海尔集团成立了科学与技术委员会,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开放创新体系的优势、从原创技术到产业链成果转化的优势、科技创新与创业孵化相结合的融合创新优势,带动全社会的创新力量,助力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Tags: 创新与研发

其他资讯

综合工业

西门子携手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苏州萨里大学(筹)先进制造学科

2025年9月12日
综合工业

康明斯在上海正式启动全球分拨中心新址

2025年9月9日
综合工业

中联重科2025上半年“量质双收”,拟中期分红17.3亿元

2025年8月30日
综合工业

三十年从扎根到盛放,安捷伦中国本土制造的来时路

2025年8月30日
综合工业

沈威先生被任命为维谛大中华区总裁

2025年8月21日
综合工业

采埃孚张家港首个IPA稳定杆连接杆量产 轻量化创新启新篇

2025年8月14日
<简体> <繁體>

西门子携手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苏州萨里大学(筹)先进制造学科

2025年9月12日

...

首单外资消费REITs华夏凯德商业REIT获批

2025年8月28日

...

嘉吉再生农业研究项目圆满收官,中国首个再生农业研究院落地河北大名!

2025年8月27日

...

阿里巴巴开源数字人视频生成模型

2025年8月28日

...

英特尔通用快接头互插互换联盟启航,构建液冷生态互操作新标准

2025年8月22日

...

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成功入选2025年度农药行业绿色工厂名单

2025年8月30日

...

卡博特上海工厂利旧改造项目正式投入运营

2025年8月28日

...

BOSCH与阿里巴巴深化战略合作 以AI赋能数字化创新

2025年9月3日

...

阿克苏诺贝尔携手阿科玛、巴斯夫,推动建材粉末涂料低碳转型

2025年9月12日

...

嘉吉与微元深化阿洛酮糖合作,签署战略协议

2025年8月30日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于促进全球跨国公司、机构在华贸易、投资与业务发展;促进大中华区业务交流与合作;关注最新企业动态和行业趋势;分享经营与管理经验;传播卓越理念,为各方在华取得商业成功,促进可持续发展、友好交流贡献力量。

联 系 我 们 | CONTACT US

商务合作联系: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体资讯联系: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资源联系:  hr#apac-business.com

* (替换# 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Copyright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沪ICP备2022016631号-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Copyright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沪ICP备2022016631号-2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