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業網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業 綜合工業

海爾成都創新中心今日揭牌

by Thomas Chang
2022年5月27日
A A

在海爾HOPE創新生態平台、歐盟項目創新中心、成都武侯智谷匯等各方代表共同見證下,海爾成都創新中心正式成立,以生態支持科技,以科技壯大生態,助推企業、區域的高質量發展。
對海爾來說,這是繼以色列、美國、日本、新加坡、深圳、合肥創新中心之後,海爾“10+N”全球開放創新體系再添一員,為智慧家庭、工業互聯網、大健康三大產業的創新發展注入“新能量”。

對成都及西南地區來說,海爾成都創新中心讓當地科技力量可以精準對接海爾產業生態,為科技成果轉化增加“確定性”;也可以通過海爾HOPE平台連接全球創新資源,實現協同研發,提高企業競爭力。一舉多得,創新中心落戶成都輻射西南
據海爾HOPE創新生態平台相關負責人介紹,海爾在西南地區成立成都創新中心,是因為當地優越的技術創新環境和資源正契合海爾生態發展所需,海爾也能為當地技術成果轉化、全球協同研發等提供平台支持,對海爾和成都、西南地區來說,都可謂“一舉多得”。
作為西南地區創新資源最集中的城市,這裡既有成都超算中心、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西部(成都)科學城、天府實驗室等國之重器,也有四川大學、歐盟項目創新中心等國內一流的成果轉移組織。
此外,成都在生物醫藥、電子科技、新型能源等領域技術優勢突出,並在科技研發、技術轉化水平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海爾成都創新中心成立後,可以將當地的科技創新力量匯聚起來,與海爾智慧家庭、工業互聯網、大健康三大產業精準對接,形成“強強聯合”效應。
成都市科技局生產力促進中心負責人張弛表示:“非常歡迎海爾這樣的平台型企業來成都,希望這個創新中心能將海爾生態與成都的科創資源連接起來,推動當地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等深度融合。”
海爾成都創新中心成立當天,就迎來了一批“夥伴”。西部智谷、四川省高科技產業化協會、成都市對外科技交流協會、天府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等多個技術領域的組織現場與海爾簽約,派斯光學、道克科技、四川銘能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十餘家科創企業及項目進行路演,並與海爾研發團隊進行了一對一洽談及技術對接。
一呼百應,開放創新有效釋放科技能量
科技是強國利器,企業是創新主體。在科技強國戰略指引下,企業如何發揮創新主體作用,以創新成果賦能高質量發展,是每個企業都在積極探索的時代課題。
對此,海爾率先構建起了“10+N”的開放創新生態體系,匯聚全球科技資源,加速自主創新進程。據海爾HOPE創新生態平台相關負責人介紹,“10”代表的是海爾全球十大研發中心,“N”則代表着根據用戶痛點隨時並聯的N個創新中心和創新網絡——本次成都創新中心的建立,正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了創新中心外,海爾的開放創新體系還鏈接了研究機構、高校、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孵化器等觸點,連點成線,布線成網,形成了海爾開放創新的“大棋局”,持續圍繞用戶需求進行創新。
例如,為空調領域帶來第五次冷媒革命的海爾“可變分流”空調專利技術,正是海爾開放創新平台上的高校專家團隊與海爾研發人員共同突破的結果;
自由嵌冰箱的行業標準,也是海爾研發團隊聯合平台上家電、家居、設計、裝修等各方創新資源,共同給用戶創造的美好生活解決方案,海爾自由嵌冰箱家宴460上市一個月,就佔據了同價位冰箱六成市場份額,用戶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種開放創新體系的價值。
2021年,海爾榮獲科創中國十大產學融通組織榜首,以開放創新體系更好地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以“一呼百應”的號召力讓更多創新能量得以有效釋放。
一脈相承,“用戶為是”驅動生態共創共贏
海爾為什麼會成為各行各業各類創新主體的共同選擇?
現場簽約代表稱:“把成果轉化為商品,才能實現技術創新的意義,我選擇海爾這個平台,有三方面考慮,首先海爾以用戶為中心,能確保創新都是有效的;二是海爾有覆蓋多個行業的產業鏈基礎,能把科技成果轉化至市場;三是共創共贏的機制,只要我們的技術能創造市場價值,我們就能獲得分享。”

海爾成都創新中心今日揭牌

2022.05.265月26日,在海爾HOPE創新生態平台、歐盟項目創新中心、成都武侯智谷匯等各方代表共同見證下,海爾成都創新中心正式成立,以生態支持科技,以科技壯大生態,助推企業、區域的高質量發展。
對海爾來說,這是繼以色列、美國、日本、新加坡、深圳、合肥創新中心之後,海爾“10+N”全球開放創新體系再添一員,為智慧家庭、工業互聯網、大健康三大產業的創新發展注入“新能量”。海爾成都創新中心今日揭牌對成都及西南地區來說,海爾成都創新中心讓當地科技力量可以精準對接海爾產業生態,為科技成果轉化增加“確定性”;也可以通過海爾HOPE平台連接全球創新資源,實現協同研發,提高企業競爭力。一舉多得,創新中心落戶成都輻射西南
據海爾HOPE創新生態平台相關負責人介紹,海爾在西南地區成立成都創新中心,是因為當地優越的技術創新環境和資源正契合海爾生態發展所需,海爾也能為當地技術成果轉化、全球協同研發等提供平台支持,對海爾和成都、西南地區來說,都可謂“一舉多得”。
作為西南地區創新資源最集中的城市,這裡既有成都超算中心、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西部(成都)科學城、天府實驗室等國之重器,也有四川大學、歐盟項目創新中心等國內一流的成果轉移組織。
此外,成都在生物醫藥、電子科技、新型能源等領域技術優勢突出,並在科技研發、技術轉化水平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海爾成都創新中心成立後,可以將當地的科技創新力量匯聚起來,與海爾智慧家庭、工業互聯網、大健康三大產業精準對接,形成“強強聯合”效應。
成都市科技局生產力促進中心負責人張弛表示:“非常歡迎海爾這樣的平台型企業來成都,希望這個創新中心能將海爾生態與成都的科創資源連接起來,推動當地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等深度融合。”
海爾成都創新中心成立當天,就迎來了一批“夥伴”。西部智谷、四川省高科技產業化協會、成都市對外科技交流協會、天府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等多個技術領域的組織現場與海爾簽約,派斯光學、道克科技、四川銘能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十餘家科創企業及項目進行路演,並與海爾研發團隊進行了一對一洽談及技術對接。
一呼百應,開放創新有效釋放科技能量
科技是強國利器,企業是創新主體。在科技強國戰略指引下,企業如何發揮創新主體作用,以創新成果賦能高質量發展,是每個企業都在積極探索的時代課題。
對此,海爾率先構建起了“10+N”的開放創新生態體系,匯聚全球科技資源,加速自主創新進程。據海爾HOPE創新生態平台相關負責人介紹,“10”代表的是海爾全球十大研發中心,“N”則代表着根據用戶痛點隨時並聯的N個創新中心和創新網絡——本次成都創新中心的建立,正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了創新中心外,海爾的開放創新體系還鏈接了研究機構、高校、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孵化器等觸點,連點成線,布線成網,形成了海爾開放創新的“大棋局”,持續圍繞用戶需求進行創新。
例如,為空調領域帶來第五次冷媒革命的海爾“可變分流”空調專利技術,正是海爾開放創新平台上的高校專家團隊與海爾研發人員共同突破的結果;
自由嵌冰箱的行業標準,也是海爾研發團隊聯合平台上家電、家居、設計、裝修等各方創新資源,共同給用戶創造的美好生活解決方案,海爾自由嵌冰箱家宴460上市一個月,就佔據了同價位冰箱六成市場份額,用戶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種開放創新體系的價值。
2021年,海爾榮獲科創中國十大產學融通組織榜首,以開放創新體系更好地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以“一呼百應”的號召力讓更多創新能量得以有效釋放。
一脈相承,“用戶為是”驅動生態共創共贏
海爾為什麼會成為各行各業各類創新主體的共同選擇?
現場簽約代表稱:“把成果轉化為商品,才能實現技術創新的意義,我選擇海爾這個平台,有三方面考慮,首先海爾以用戶為中心,能確保創新都是有效的;二是海爾有覆蓋多個行業的產業鏈基礎,能把科技成果轉化至市場;三是共創共贏的機制,只要我們的技術能創造市場價值,我們就能獲得分享。”

海爾成都創新中心今日揭牌

以用戶為是,是海爾檢驗科技成果有效性的“標尺”,也是各類資源方到海爾平台上參與共創的“共識”。海爾HOPE創新生態相關負責人表示,“到海爾平台上來搞創新,不是聽海爾的,也不是聽資源方的,而是都聽用戶的。”在海爾的開放創新體系中,“以用戶為是”的理念一脈相承,各方創新力量零距離對接用戶需求,從而找對技術創新方向,從根源上避免了沒有市場“買單”的無效創新。
智慧家庭、大健康、工業互聯網……海爾已經不是一個家電企業,而是物聯網生態平台,在“以用戶為是”理念下,海爾多領域的產業鏈布局為多領域的技術資源提供了向市場轉化的保障。
在上午的需求互動環節中,海爾三大產業分享了目前技術研發方向,資源方可以據此找准切口進入海爾產業鏈進行轉化;在下午的路演環節中,資源方帶來在家電中應用的光學傳感器,可以融入海爾智慧生活全套解決方案走進千家萬戶;資源方帶來燃燒智能控制系統,可以藉助海爾工業互聯網力量加速市場化;還有資源方帶來血液儲存、試驗等技術,可以聯動海爾血聯網守護更多生命安全。
圍繞用戶體驗迭代的共創共贏機制,也在海爾開放創新體系中“一脈相承”,這讓海爾建成了一種熱帶雨林般的創新自循環體系,持續吸引着來自千行百業的創新資源。在這樣一個具有蓬勃生命力、持續自進化的創新生態系統之中,每個創新因子的能力都能得到最大化的釋放,從而源源不斷產出用戶青睞、行業跟風的科技創新成果。
“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目前,海爾集團成立了科學與技術委員會,未來將進一步發揮開放創新體系的優勢、從原創技術到產業鏈成果轉化的優勢、科技創新與創業孵化相結合的融合創新優勢,帶動全社會的創新力量,助力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Tags: 創新與研發

其他資訊

綜合工業

劉建國出任東風康明斯排放處理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

2025年7月21日
綜合工業

西門子再次亮相鏈博會 全維度賦能中國企業出海

2025年7月18日
綜合工業

霍尼韋爾發布智能船舶解決方案和《智造新引擎》白皮書

2025年7月18日
綜合工業

松下亮相鏈博會:以科技賦能生活,構築全場景美好生活圈

2025年7月17日
綜合工業

孫巧科出任伊頓康明斯(中國)變速箱有限公司總經理

2025年7月16日
綜合工業

中國企業制定國際標準!這次,海爾洗衣機主導

2025年7月10日
<簡體> <繁體>

劉建國出任東風康明斯排放處理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

2025年7月21日

...

西門子再次亮相鏈博會 全維度賦能中國企業出海

2025年7月18日

...

Uber攜手微信上線官方小程序,方便中國遊客境外出行

2025年7月22日

...

小鵬汽車攜多款重磅產品亮相鏈博會,科技實力引海內外關注

2025年7月22日

...

華為與中國聯通持續深化戰略合作,共同開啟智聯共生新未來

2025年7月20日

...

固特異亞太區總裁黃錦松先生訪談

2025年7月25日

...

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丙烯酸及酯區首批裝置機械竣工

2025年7月22日

...

菜鳥香港供應鏈中心全面開放入駐:全球轉運、“拎包入住”、最快次日達

2025年7月18日

...

安捷倫科技任命楊挺為大中華區總經理

2025年8月1日

...

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與聯想集團合作簽約

2025年8月1日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於促進全球跨國公司、機構在華貿易、投資與業務發展;促進大中華區業務交流與合作;關注最新企業動態和行業趨勢;分享經營與管理經驗;傳播卓越理念,為各方在華取得商業成功,促進可持續發展、友好交流貢獻力量。

聯 系 我 們 | CONTACT US

商務合作聯繫: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體資訊聯繫: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資源聯繫:  hr#apac-business.com

* (替換# 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滬公網安備 310114020101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