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信息協會主辦、聯想集團特約協辦的第十三屆能源企業信息化大會近日在京舉辦。大會聚焦“數實融合 賦能未來”主題,圍繞推動能源革命、加快實現“雙碳”目標話題進行深度探討和交流。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何翠芹、國家能源局電力安全監管司司長苑舜、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有關機構專家,以及石油、電力、煤炭和信息技術企業代表參會,為能源行業智能化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獻計獻策。
大會期間,聯想集團集中展示了包括AI內嵌的智能終端、AI導向的基礎設施和AI原生的方案服務在內的全棧智能產品、方案和服務,及賦能能源行業智能化發展成果。聯想集團與廣東電網東莞供電局等單位聯合打造的“基於AI與CV變電站巡檢與操作智慧狗研發項目”獲“2023能源企業信息化創新成果與實踐案例”大獎。
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大客戶業務群總經理王立平在大會上發表《全棧智能 智算陪伴》主題演講表示,人工智能發展進入大模型時代,加速驅動包括能源行業在內的產業深刻變革,聯想將依託全棧智能布局,致力於打造支持智能算力+AI大模型方案,助力能源等行業企業加速智能化轉型,實現綠色低碳和高質量發展。
智能化轉型
成為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必然要求
當前,全球能源轉型發展、能源革命與智能革命交融並進,我國能源發展面臨安全可靠保供、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重大戰略任務。與會專家和企業代表一致認為,智能化轉型已是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和必然要求。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副總信息師王繼業表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過程本身就是電力行業智能化轉型的過程,“數字技術必將深刻改變能源電力系統的功能形態和生產管理模式。能源電力行業將加快推進數字技術與能源技術深入融合應用,實現企業轉型、能源轉型和智能化轉型,促進源網荷儲(GPC三角)協同互動,破解能源清潔、能源經濟和能源安全不可能三角,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王立平在演講中表示,近年來,數據爆髮式增長、算力普慧化、算法成熟與創新的湧現,成為中國人工智能深化發展的核心驅動因素。尤其是2022年年底AIGC的出現,標誌着人工智能發展進入到大模型時代,各行各業加速了AI大模型技術與能力的投資,驅動產業深刻變革,智能化轉型進一步深化。
而從當前來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大模型發展正更加貼近產業端,製造、能源、電力、化工、交通等多行業多領域紛紛研究和探索大模型應用。以國家電網為例,國家電網所屬國網數科構建了基於“大模型+小模型”的電力大模型引擎,提供平台化的模型服務,減少重複訓練和重複創新,串聯了不同場景的業務知識和需求。
今年,國家能源局專門印發《關於加快推進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圍繞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因地制宜挖掘和拓展智能化應用,重點推進智能電廠、輸電線路智能巡檢及災害監測、智能變電站、智能煤礦、智能油氣田等場景應用。
有業內專家估計,到2030年,我國能源智能化產業市場空間將超萬億元級別。其中,綜合能源服務市場潛力在數千億元至萬億元級別,虛擬電廠市場空間將超過4500億元,數字化智能電網有望超過2000億元市場規模。
以智算+AI大模型
持續賦能能源等行業高質量發展
聯想早在6年前就已開啟智能化變革的前瞻布局,以科技賦能中國智能化轉型為使命進行投資和布局,目前已初步完成了全棧智能的完整能力,並進一步加大圍繞中國AI生態的投資,增強全棧智能。具體包括:AI內嵌的智能終端、AI導向的基礎設施和AI原生的方案服務。
在此期間,聯想集團開始與“三桶油”“兩張網”、五大發電集團以及浙能等地方能源企業合作,嘗試以智能技術推進能源企業的智能化轉型。
王立平表示,在AI大模型浪潮和新的智能算力需求下,依託全棧智能布局,聯想集團致力於成為新IT全棧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
在AI內嵌的智能終端方面,王立平特別提到,聯想將推出下一代PC——AIPC,為客戶提供AI內嵌的智能終端和創新體驗。AI導向的基礎設施提供包括異構算力調度平台及多樣算力基礎設施,全面覆蓋智能算力需求,並且性能領先、綠色低碳。AI原生的方案服務則包括企業智能體、企業大模型、企業知識庫、企業基礎業務系統,構成未來企業智能業務架構,為政府、能源、教育、製造、金融等行業客戶提供AI大模型賦能的“端-邊-雲-網-智”全棧智能解決方案,加速客戶的智能化轉型。
他介紹說,中國PC產業過去經歷了兩次重大升級,AIPC將成為下一代PC,既是個人大模型算力及數據平台,也是個人大模型推動生產力變革的絕佳平台。AIPC未來將成為個人工作和生活的超級助手,具備五大核心特徵——
首先,AIPC 可以讓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個人大模型,通過調用本地+雲端的混合大模型和個性化知識庫,並依託設備本地內嵌的專屬模型和雲端私域空間來實現個性化服務;其次,具備多模態自然語言交互界面和基於本地大模型的自然語言交互能力;第三,支持CPU、NPU、GPU本地混合計算,以及以分布式混合計算為特徵的智能混合算力;第四,AI應用商店和智能體對接開放API,形成開放的生態能力;最後,是對個人隱私與個人數據安全的保護安全體系。
王立平進一步表示,異構計算成為大模型的重要基礎設施,聯想將為客戶打造支持智能算力+AI大模型的企業智能化轉型方案。“聯想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完全可以打造為智能混合雲,底層是支持大規模的混合算力架構和資源池,提供‘一雲多芯’的算力資源,同時支持CPU、GPU、NPU等不同芯片和資源的統一部署和調度。”他說,“此外,通過使用液冷等先進制冷技術打造綠色環保的數據中心,我們還可以為能源等行業AI場景提供安全可控、綠色、智能的混合算力支持。”
以聯想集團助力甘肅電投打造的紫金雲公共算力中心為例,依託甘肅電投水電、風電和光伏綠電優勢,結合聯想溫水水冷高性能計算方案,在金昌市建成了PUE值為1.1的綠色數據中心。該中心同時提供GPU算力以及飛騰、海光、英特爾等多種CPU算力,成為“一雲多芯”的混合雲平台,一方面承載甘肅節點的北斗業務,打造甘肅北斗業務“一張網”,另一方面作為甘肅電投集團私有雲服務集團,服務甘肅乃至我國西北地區的國有企業。
當前,聯想集團高性能計算集群正為能源勘探提供高性能算力,在石油、地熱能、天然氣等能源開採中能夠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聯想為遼河油田打造的高性能計算基礎架構提供了擴容升級和優化服務,使得勘探能力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每年增產1000萬美元。
此外,聯想集團與國網等機構進行深度合作,提供具備自主導航能力和AI識別能力的電力巡檢機器狗,並首次在變電站應用數字孿生技術,可幫助用戶在三維中編輯點位、創建巡視任務,與機器狗在三維中實現了虛實聯動。機器狗完全代替運維人員完成變電站的無人巡視,可節約30%的人工成本。
“十四五”規劃綱要強調,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變革。王立平最後表示,聯想集團將持續夯實全棧智能產品、方案和服務能力,加速助力推進包括能源等行業在內的千行百業智能化轉型,以全棧智能陪伴智能化轉型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