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主題為“AI新生態,智啟新元年”的首屆AI PC產業創新論壇在北京聯想集團總部舉辦。IDC中國總裁霍錦潔,IDC中國副總裁王吉平,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戰略及業務拓展副總裁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以下簡稱“阿木”),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首席市場官王傳東,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實驗室負責人范建平,民生證券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方競,網易執行副總裁、網易有道CEO周楓,英特爾中國區技術總經理高宇,阿里巴巴-通義實驗室、通義千問大模型負責人周暢,金山辦公助理總裁陳波等出席論壇,並發表演講。
會上,與會嘉賓就大模型時代AI PC產業生態的形成與發展,以及生態體系內AI技術(大模型)、算力(芯片)、終端、應用等核心廠商所承擔的角色與責任做了深入探討。他們一致認為,AI PC即將帶來顛覆性的變化,PC產業生態將從“應用為本”轉向“以人為本”,從應用驅動轉變為意圖驅動,用戶成為行業生態創新的驅動者和創造者。
新的AI PC時代,終端設備、個人大模型與個人智能體成為了一個不可分割的組合,共同為用戶帶來智能體驗。AI PC的創新需要對“設備+個人大模型+個人智能體”進行整合創新。終端廠商則是整合創新的最佳交付者,因此將成為用戶與整個產業溝通的核心樞紐,從而負責推動算力、模型和應用生態的變革與統合,進階為生態組織者。
在AI PC產業生態格局中,AI技術(大模型)廠商首次被引入,在為用戶帶來適用於AI PC的輕量化、小型化大模型的同時,也給AI PC的應用帶來了無限想象。未來,圍繞公共大模型和本地大模型的AI原生應用的佔比將持續上升。眾多傳統的應用也將以雲端調用等方式獲得大模型的賦能,來提升任務完成的效率及智能化程度。大多數情況下,以插件的形式被個人智能體調用將成為應用的主要啟動和使用方式,而非圍繞操作系統框架展開。
中國AI PC全新生態正在形成:以人為本、終端主導、AI原生。阿木表示,聯想作為全球PC和中國PC的領導者,與深耕IT產業多年的IDC共同完成了中國AI PC的初步研究和洞察,並借創新論壇的機會正式發布,依託這個平台與產業各界共同交流,探討加速AI PC發展的路徑和方法。
擁有個人大模型是AI PC的重要特徵之一。然而,為了真正形成屬於用戶自己的個人大模型,AI PC中的個人智能體需要調用本地+雲端的混合大模型和個性化知識庫。在這一過程中,終端設備廠商對大模型的理解將起到關鍵性作用。
“我們常說的大模型都是公共大模型。由於公共大模型使用公共開放領域的數據進行訓練,因此不知道用戶偏好,在隱私和安全方面也存在弊端。”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實驗室負責人范建平博士表示,為了提供真正可信、個性化的服務,聯想提出“雲端公有大模型+企業私有大模型+端側個人大模型”的混合智能(Hybrid AI)概念。
據范建平介紹,聯想混合智能(Hybrid AI)主要包括這樣五種混合:端側個人大模型/企業私有大模型跟雲端公有大模型的能力混合、大模型和小模型的混合、多種算力和端-邊-雲的混合、多種數據源和知識源的混合、人與大模型的有機混合。
混合智能(Hybrid AI)模式是構建用戶專屬個人大模型的必經之路。為了達成終端廠商構建混合智能模式的目的,大模型廠商需要提供能夠打造成輕量化本地大模型的公共大模型技術,可針對不同形態和性能的終端進行調優和適配,還可能推出面向用戶的個性化微調/自主微調服務。
與端側結合的AI模型將化繁為簡,走輕量化路線以確保能離線穩定運行。只有通過大模型廠商提供的大小模型技術和服務相互配合、共同發展下, AI PC本地智能算力價值才能充分釋放。為了實現這些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大模型廠商將通過模型的蒸餾、壓縮等技術將大模型“瘦身”,形成輕量化的模型。這樣,相對小規模的模型能夠基本保留與大模型相似的性能,同時壓縮模型的大小,從而減少對計算資源的需求。
另一方面,大模型廠商需要解耦和適配AI PC的個人智能體和本地個性化知識庫,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多開放選擇。無論是位於AI PC的本地大模型還是位於雲端的公共大模型,大模型廠商都需要在終端廠商定義的標準化接口和API下,與智能體做好對接和交互,從而成為個人智能體所調用的能力的組成部分。大模型廠商需要做模型與個人智能體之間、模型與模型之間解耦的設計,模型的充分解耦可以有效提升本地適配效率,以便用戶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進行選擇和定製,從而提高AI PC的綜合性能。
“通義千問已在業界率先實現全尺寸全模態開源。”阿里巴巴-通義實驗室、通義千問大模型負責人周暢介紹,自今年4月發布至今,通義千問大模型不斷迭代,陸續開源了4款不同參數規模的大語言模型和兩款多模態大模型,在全球開源社區廣受好評。不論是開發者還是終端用戶,都對通義千問的端側部署前景充滿期待,“聯想是全球PC的領軍者,我們將與聯想加強合作,在生態領域共同探索和推動大模型落地的更多場景。”
在AI PC的推動下,用戶對於模型的專屬化需求會進一步提高。用戶希望根據自己的數據和業務需求,對模型進行微調以適應特定的應用場景。大模型廠商還可能需要推出面向用戶的個性化微調/自主微調服務。
以大模型廠商為代表的AI技術廠商對PC的加持是AI PC形成的核心力量。在未來的AI PC全新生態,AI技術(大模型)廠商將使PC作為“最全場景生產力平台”的屬性進一步強化。AI與PC的結合將實現人人都擁有專屬的個人大模型,擁有更個性化、實時的服務,這將帶來AI技術的真正普惠。
算力是AI技術的基礎,是整個AI PC產業生態的血液。AI PC以混合智能技術構建用戶專屬的個人大模型,需要強大的混合AI算力相匹配。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在搭建本地智能算力上,以CPU+GPU+NPU異構式架構方案提供本地算力是目前最為成熟的方案之一。異構混合算力不僅保證了終端模型推理的可行性,而且算力正在快速提升,使得終端設備可以承載越來越大的AI模型,執行越來越複雜的任務。在AI PC時代,算力產品在終端設備上的表現將成為行業內評估其性能的新標準。
“對於AI PC來說,算力本身沒有任何意義,依靠有限的算力能夠推動更大參數規模的模型推理才是AI PC功能實現的關鍵。”IDC中國副總裁王吉平表示,在有限的成本與供給下達到最極致的智算性能,將是算力廠商發力的方向。
會上,英特爾公司中國區技術總經理高宇表示:“AI工作負載有多種形態和規模。所以,從硬件上沒有一刀切的解決方案。於是,基於多年的學習與市場經驗,我們提出了XPU的概念,包括GPU/NPU/CPU。”他還表示,聯想是英特爾的戰略合作夥伴,雙方已經基於即將發布的Meteor Lake處理器推進AI體驗的開發和創新。
算力廠商通過與終端廠商合作,進行混合算力調優,提升算力產品在端側的表現將變得越來越重要。與此同時,算力產品與各類模型的適配也將成為AI PC新生態中標準化的流程。
模型適配程度將直接影響應用了算力產品的AI PC在模型推理方面的表現。算力廠商將建立通用、兼容的AI開發框架,降低大模型和應用開發適配門檻。而且,與會嘉賓均認為,算力廠商不能只針對特定的應用進行調優,鑒於AI PC中應用將主要以插件的形式被大模型調用,對各類大小模型以及其調用的應用進行綜合適配才最為重要。
在混合算力驅動下,AI PC調用混合大模型並建立個人大模型的能力將變得越來越強大。但本地大模型的AI能力並非無所不能,要想拓展大模型的能力邊界,必須構建豐富的應用生態。基於此,構建一個全新的、開放的AI PC應用生態,便成為水到渠成之事。
傳統的應用生態是圍繞着操作系統框架開發形成的,在OS之上提供專業的業務功能。而在新的AI PC生態下,應用的開發,使用方式和評估機制都將發生顛覆性的改變。
· 首先,AI原生應用將快速增長。AI原生應用在開發階段即以大模型為核心,並在開發過程中使用各種AI工具和框架,以實現AI的功能和特性。在此次論壇上,金山辦公助理總裁陳波便進一步展示了金山基於大語言模型開發的智能辦公助手WPS AI。他表示,期待與聯想共建新生態,實現WPS AI和AI PC的結合,確保企業和個人數據資產的安全與保密。
· 其次,傳統應用將升級為大模型賦能應用。眾多傳統的應用將以雲端調用等方式獲得大模型的賦能,來提升任務完成的效率及智能化程度。AI PC帶來的全新交互方式對傳統應用同樣構成衝擊,除少數專業性應用外,以插件的形式被個人智能體調用將成為應用的主要啟動和使用方式。
· 第三,新型AI應用商店將形成。AI應用商店將聚合AI原生應用和由AI賦能的應用,並提供便捷的檢索和下載支持。AI應用商店也將對“眾創應用”(UGA)提供更多的開放性與包容性。
AI PC正在構建的應用新生態,在為用戶打開想象的同時,為應用廠商們帶來了新的歷史機遇。在論壇上,網易有道CEO周楓介紹了國內首個教育領域垂直大模型——“子曰”教育大模型和相關應用,並表示:“AI PC 將為產業及生態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網易有道期待與聯想AI PC結合,共同為用戶打造智能教育體驗。”
無論是AI技術廠商為AI PC提供適用於本地的大模型,還是算力廠商為AI PC的完美運行提供混合AI算力,或是應用廠商為AI PC提供全新的應用生態。在這些過程中,終端廠商作為面向用戶的統一出口,將對用戶的體驗“總負責”。作為“設備+個人大模型+個人智能體”的整合創新交付者,終端廠商將承擔起行業生態組織者的使命,以場景需求為基礎面向用戶整合產業資源,成為PC產業生態的核心中樞。
眾所周知,傳統PC產業生態以操作系統為基礎,用戶在系統界面中直接進行操作,並管理和應用各式各樣的應用程序。而在AI PC新生態中,AI PC技術和體驗的迭代無法通過應用與系統更新,或是雲端模型技術的升級來單獨實現,也不能僅依靠算力產品的更新和迭代。個人智能體將代替操作系統作為用戶通向AI功能的集成化入口,在大模型與應用生態的支持下,進而完成用戶端提出的任務。
終端廠商不僅具有AI PC技術整合創新交付者、新一代個人智能體及 AI入口創造者和用戶體驗維護者的關鍵性作用,還將肩負本地化個人數據及隱私安全守護者的重任。終端廠商將協同模型與應用廠商,共同制定數據安全標準和隱私保護協議,明確規定數據收集、使用、存儲和共享的方式,以保證用戶數據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在眾多終端廠商中,聯想集團前沿布局AI PC,具有先發優勢。民生證券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方競在論壇演講中表示:“我們認為,AI PC正在重構生產,而聯想在引領浪潮。”他認為,聯想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今年10月份便向全球展示了首台AI PC產品,並以混合智能(Hybrid AI)技術率先構建了面向個人的AI助理(AI Twin),從而完成了端側定製化生產內容的用戶需求。
在過去的近40歷史中,聯想集團積累了先進的PC製造經驗,多次將AI技術應用於電腦端側。“在過去PC已經歷了兩次重大升級,第一次電腦小型化,聯想在國內率先推出家用電腦,推動個人電腦走進千家萬戶;第二次在互聯網時代,聯想首創了因特網電腦天禧電腦。”聯想阿木在致辭中表示,這一次,AI PC再一次成為AI普惠的首選終端,期待AI PC產業創新論壇能夠像大模型一樣,湧現出AI PC產業發展的創新思想,推動AI PC早日上市。
在本次論壇上,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首席市場官王傳東代表聯想集團,正式發布“AI PC先鋒行動”。該行動包括兩方面內容:面向AI生態開發者,推出的“AI PC生態開發者計劃”;面向AI內容創作者,推出的“AI PC內容創意大賽”。王傳東表示,“AI PC先鋒行動”旨在共榮生態,加速推進AI PC的早日落地,讓AI PC惠及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