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無人駕駛早已不是新鮮事,但能適用於快遞公司網點、有效解決末端配送痛點的無人物流車卻並不多見。在第十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簡稱“上交會”)的菜鳥物流展區,記者便發現了一款適用於快遞網點直配業務的無人物流車“新物種”。
記者從菜鳥方面了解到,這款型號GT的菜鳥公開道路無人車是其自研的最新款L4級物流無人車,不同於過去相對封閉環境的物流配送,這款車型已在公開道路規模運營,主要負責快遞網點至末端站點間的運輸任務,能有效解決派件區域距離網點較遠、需往返多次派件的運力和成本問題。
從外觀上看,這款菜鳥無人車“肚量”不小,因為省掉了駕駛艙空間,在滿載的情況下能放下600-1000件包裹,基本能覆蓋一個中型小區一天的運貨量。“別看它方方正正的,尺寸設計可非常講究,不僅大件能裝得下,還能適配各種快遞派送的常見場景。現在城市道路、小區都有限高要求,這款車型各種限高都能走,各類小區也都進得去。”菜鳥技術人員介紹說。
硬件背後,還有更為強悍的路徑規劃和運營管理功能。據悉,每輛菜鳥公開道路無人車都支持多個驛站的線路規劃,快遞網點負責人在⼿機端綁定多個途徑點,即可實現一輛車、多驛站的包裹派送。在下載特定App後,通過手機即可實時控制發⻋、查看行程、遠程控制驛站內設備、通過語⾳播報提醒卸貨,相當智能、方便。
以某個已投入運營菜鳥公開道路無人車的快遞網點為例,平均每條線路單日可派送千餘票、攬收數百票,日均1500多單的運載量基本可替代此前的運輸車輛,算上人力和燃油等費用,平均下來每個包裹的派送成本低至0.1元。
“快遞行業每年業務高峰都會遇到招人難的問題,有了這款菜鳥無人車,不僅省去了招人培訓的環節,還能24小時不間斷運營,續航一次跑一整天毫無壓力,且隨叫隨到,不管天氣如何日夜都能跑,省心、省力更省費用。”該網點老闆表示。
記者了解到,菜鳥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數字化快遞驛站網絡,該網絡連接着17萬個驛站站點,日均處理包裹超8000萬件,無人配送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是其面對電商物流末端配送挑戰的重要方向之一。
早在2020年,菜鳥便開啟無人配送領域的探索,發布的第一款物流無人車“小蠻驢”是國內首個具備獨立AEB功能的全無人物流配送車輛,目前已在全國200多所高校實現常態化運營,服務數百萬師生,僅在校園場景內的配送包裹數已超4000萬個,不僅配送規模領先行業,也有效提升用戶收件體驗。
如今,菜鳥已形成包括封閉園區無人車、公開道路無人車在內的無人配送產品矩陣。因這款公開道路物流車的技術性能、功能設計極為貼合快遞配送場景需求,目前已有不少快遞物流公司定購,現場也有不少企業前來諮詢。
上交會現場,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副市長張小宏,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忻等領導也先後來到菜鳥展區視察,對菜鳥無人車提升物流效率、幫助快遞企業降低配送成本等方面的探索表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