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31日,2022亞太可持續包裝峰會在上海成功舉行,來自食品、飲料、個人護理、電子等多個快消行業的龍頭品牌及包裝企業齊聚一堂,就新零售趨勢下的可持續包裝議題展開深入討論。斯道拉恩索包裝材料事業部中國區銷售副總裁馬立剛出席了峰會現場並發表主題演講,圍繞當前整個包裝行業面臨的可持續發展困境給出了解題思路。
近年來,全球包裝市場在消費驅動下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然而由包裝引發的環保問題也愈發嚴峻,特別是大量無法回收再利用、無法在短期內自然降解的化石基包裝廢棄物讓本就十分嚴峻的環境負擔和氣候危機進一步加劇。在此背景下,可持續的包裝產品已成為整個行業的迫切之需,而木基包裝材料憑藉其可再生、可降解、可回收的天然優勢,成為了替代化石基包裝材料的絕佳選擇。
源自北歐的可再生材料公司斯道拉恩索以“樹造世界”為核心理念,依託旗下可持續管理的森林,不斷開發基於木纖維的綠色包裝材料和解決方案,研發對生態修復和應對氣候變化有積極意義的創新產品,已廣泛應用於多個行業。“森林是斯道拉恩索最寶貴的戰略資產,也是我們整個業務的基礎。”馬立剛表示,“可持續管理的森林不但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木纖維原材料用於綠色包裝產品的生產,其本身也具有天然的固碳作用,在保護生態環境、對抗氣候變化、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都能做出積極貢獻。”
在中國,斯道拉恩索自2002年起在廣西租賃土地開展人工林種植,迄今面積已達到約7.5萬公頃,為北海工廠的紙漿紙板生產提供了可靠的木材原料。廣西林地以可持續森林管理的模式進行經營管理,已全部獲得FSC®(森林管理委員會)和CFCCTM(中國森林認證委員會)的雙重認證,這意味着來自廣西林地的木材100%可追溯、可再生、可循環。“20年來我們在廣西種下約2億棵樹,每年吸收和存儲超過50萬噸二氧化碳。我們的可持續森林管理體系保護了林地,提高了產量,促進了生物多樣性,建立了一個將經濟和生態效益有機融合的範例。斯道拉恩索也成為了中國製漿造紙行業實現業務發展與生態保護平衡的傑出典範。”馬立剛總結道。
2021年,斯道拉恩索公布了全新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框架以及雄心勃勃的目標:到2050年,全部產品和解決方案實現100%可再生,同時在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和循環經濟三大領域貢獻凈正值。為了落實這一目標,集團已制定了2030年中期減排目標——以2019年為基準年,將生產經營活動中範圍1、2、3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均減少50%。
作為集團最核心的事業部之一,斯道拉恩索包裝材料事業部正在積極展開行動。一方面,憑藉其卓越的創新能力,為品牌客戶開發更多高性能、對環境和氣候更加友好的可再生包裝材料替代方案,加速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包裝市場向低碳材料體系轉型。相關創新產品包括:可用於微波爐加熱的即食餐盤紙,其由新型低碳材料Trayforma™製成,含有高達95%的木質纖維,可幫助品牌方減少高達80%的化石基塑料,降低67%的二氧化碳排放。由斯道拉恩索瑞典Fors工廠生產的Performa Light CarbonZero™則是全球市場上第一款碳中和紙板,生產過程中100%不使用化石基燃料。
此外,斯道拉恩索北海工廠也開發生產了一系列高檔的食品級包裝材料——瑪瑙™、北極鹿™、天碧™、天衛™等,100%採用木纖維原生漿,不含熒光增白劑、不含氟化物,生產過程採用最嚴格的食品接觸級安全標準,同時符合中國GB、美國FDA和歐盟EU三大市場的食品安全標準。目前,這些包裝材料已廣泛應用於食品、飲料、藥品、個人護理等包裝領域,可實現去塑、回收以及輕量化等功能。
另一方面,斯道拉恩索還攜手價值鏈上下游的夥伴,打造包裝材料的回收體系,進一步推進循環經濟的落地。在波蘭,斯道拉恩索已經聯手利樂建立了大規模的紙盒再生漿生產線,以加大對歐洲市場上廢棄飲料盒的回收再利用。今年夏天,斯道拉恩索在北海也啟動了為期6個月的液包紙盒回收試點行動,開始探索在中國市場建立液包回收再生循環體系的可能性。除此之外,斯道拉恩索還組建了專業的LCA生命周期評估團隊,來評估產品從原材料經生產、使用、回收直至廢棄的整個過程中對環境帶來的潛在影響。
斯道拉恩索中國區高級副總裁葉萬霆表示:“推動全球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打造擁有可持續生命力的地球同等重要,斯道拉恩索將全力以赴應對這一雙重挑戰。如今,我們正圍繞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以及循環經濟三大領域開展積極行動,期待和價值鏈上下游的商業夥伴、客戶和消費者們共同努力,全面深入推進可再生包裝材料和解決方案在中國市場的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