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业网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业 信息技术

IBM陈旭东在腾讯产业合作伙伴大会的发言:携手共创AI新生态

by Thomas Chang
2024年1月19日
A A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总经理陈旭东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总经理陈旭东

北京 — 1月18日至19日,以”腾云逐浪,智在千里”为主题的2024年腾讯产业合作伙伴大会在海南三亚举行,IBM大中华区董事长、总经理陈旭东应邀出席、并做主题演讲。会议期间,IBM作为腾讯云合作伙伴代表荣获”2023年腾讯云生态共荣奖”。

陈旭东分享了IBM对人工智能、混合云等主要技术趋势的观察,以及在新的技术浪潮下,IBM将如何与合作伙伴携手共创。他表示,得益于双方技术和行业专长互补、对生态的重视、可落地的合作共赢,腾讯云和IBM正稳步推进从战略咨询、解决方案到混合云平台的全方位合作,聚焦重点行业,共同打造行业领先的创新联合解决方案。IBM 已准备好利用其行业洞察和技术能力,继续致力于与腾讯云在内的中国合作伙伴共创,为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以下是他的现场发言实录(部分内容经重新编辑):

尊敬的汤总,各位嘉宾、腾讯的伙伴们:

大家上午好。新年伊始,很荣幸参加今年的腾讯产业合作伙伴大会,对腾讯公司尤其是腾讯云的生态战略有了更系统的认知。借此机会,我也希望向在座的新老朋友们介绍今天的IBM,以及在新的技术浪潮下,IBM将如何与腾讯携手共创。

今天的IBM,战略上聚焦于混合云和AI,凭借创新科技、行业专长和广泛的客户信任帮助企业加速数字化重塑,助力社会发展。

陌生又熟悉的IBM

作为IT行业唯一的百年企业,IBM对许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它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一直引领IT领域的重大技术和理念创新,比如,1964年推出的大型主机和1981年发布的个人电脑。1997年,”深蓝”超算战胜国际象棋冠军,第一次让人工智能(AI)走进大众视野。在前沿的量子计算领域,IBM最近发布了业界首款超过1000个量子比特的量子处理器Condor(中文名:秃鹫),继续引领新一轮的IT技术变革。

不熟悉的是,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出售了PC业务、x86服务器业务的IBM,淡出了普通消费者的视线。确实,IBM主要服务的是企业级客户,为了具备服务这些客户的能力,IBM一方面持续投资创新技术,每年研发投入超过60亿美金,常年领跑美国专利榜;另一方面还通过收购红帽公司等方式,填补部分技术空白。

数字化转型进入”下半场”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人工智能近七十年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生成式AI技术突飞猛进,大语言模型百花齐放,基于大模型的工具平台,比如腾讯混元助手,已经让个人生产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而善用AI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竞争优势。有行业报告显示,预计到 2030 年,AI每年将创造 4.4 万亿美元的价值。

除了人工智能,我们看到,主要技术领域都在加速变革。为了帮助客户和合作伙伴更好地规划自身的技术发展路线,IBM第一次对外发布了IBM技术蓝图。这一蓝图由6条相互交汇的技术路线组成,描述了IBM对混合云、人工智能、数据、自动化、安全和量子计算等方向,未来几年的技术趋势的展望。

以混合云为例,我们预计在2024年,AI会加速优化IT应用的开发和管理,2027年量子计算开始进入混合云环境,到2030年,多云计算和无边界计算成为主流,企业有望充分享受混合云技术带来的便利。

今年是IBM在中国的四十周年。作为中美两大经济体的重要技术纽带,IBM广泛而深入地参与了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从最早的”三金工程”到金融行业的现代化。

我们看到,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在2000年前后开始。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将主要流程系统化,一个经典案例是联想率先于2000年在国内成功实施了ERP,为联想后续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后来的全球化奠定了坚实的信息化基础。

经过20多年的信息化建设,许多金融机构和企业已经建立了大大小小的信息系统;但多数CEO和领导团队面临的共同挑战是:想做些创新,却发现IT系统不给力,浩如烟海的数据分布在不同系统中,找出相关的历史数据实属不易;就算数据找到了,数据结构各不相同,接下来要怎么分析和利用这些信息?而且这些信息每年都在翻倍增长。

企业都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来优化业务、产品和服务,提升数据价值,让信息系统不再是业务发展的瓶颈,而是引领创新的动力。

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的过程,既是不同发展阶段,也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迭代过程。我们也必须看到,很多企业还处于信息化的阶段。

企业级AI应用,开放生态是关键

企业CEO们已经感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要求其组织加速采用 AI;而CEO们最关心的是投入产出,如何借助 AI 提升核心生产力。IBM上周发布的《全球企业AI采用指数报告》也显示,对全球企业来说,更加用户友好的AI工具和降本增效的需要(比如关键流程自动化)是他们加速采用AI技术的最主要原因。

IBM认为,企业级的AI应用需要遵循四个基本准则:开放、针对性、可信、赋能。

首先是开放,企业应该积极拥抱领先的AI技术,并且借助开源社区、开源技术加速创新;其次是针对性,比如帮助企业使用自己的数据,开发针对特定场景、能快速产生收益的AI模型(如HR流程自动化、客服系统智能化、IT应用现代化等),同时确保符合内部规章;第三是可信,这不仅涉及数据的治理、模型的监管,也包括各国、各行业的不同的合规要求;第四是赋能,企业需要一个上手快、可扩展的工具平台,基于自己的数据来训练、调优、部署AI模型,而不只是当一个大模型的消费者。

为了满足企业客户的需求,IBM基于AI领域数十年的积累,形成了完整的企业级AI布局,并在去年五月发布了企业级 AI 与数据平台 watsonx。IBM watsonx提供了一个包括AI开发平台、湖仓一体方案和AI治理在内的工具包,帮助企业从数据的准备、模型及应用的构建,到AI全生命周期的治理,在跨业务场景中快速训练并部署AI能力。

早在2011年,IBM就发布了企业级AI Watson,在全球服务了4万多家企业客户。watsonx与原有Watson产品无缝对接,为企业客户提供从机器学习到生成式AI的解决方案。

在各个技术领域加速变革的今天,传统的封闭式创新将被开放式创新取代,携手共创越来越重要。根据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的一项调研显示,投资伙伴生态的组织可以实现比其他组织高 40% 的收入增长,而对于每一美元的投资,开放创新产生的收入是传统创新方法的4 倍。在生成式 AI 时代,这些投资将带来更高的收益和价值。

腾讯云和IBM全方位合作

前面我介绍了”IBM是谁”,大家可能还会问:为什么是腾讯云和IBM?我认为有三个关键因素。

  • 技术/行业专长互补:针对重点行业的典型场景,腾讯云和IBM对各自的优势产品及服务进行深度集成,基于腾讯云产品及服务,共同打造了”腾讯-IBM混合云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以点带面、从客户痛点出发,才能最大化合作效率。
  • 对生态的重视:我们欣喜地看到,腾讯云的产业生态朋友圈不断扩大,已经与70%的行业头部伙伴达成合作;合作伙伴对大盘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超过三分之一)。相似的事情也发生在今天的IBM。
  • 可落地的合作共赢:腾讯云作为国内最大的公有云提供商之一,不仅关注产业生态的宽度,更与合作伙伴深度协同,针对重点场景不断丰富合作模式、定制联合解决方案。这与IBM始终专注企业级解决方案、推动核心业务转型的战略非常契合。

自2021年以来,IBM 和腾讯云开始了从战略咨询、解决方案到混合云平台的全方位合作,聚焦重点行业,共同打造行业领先的创新联合解决方案。比如,最近双方联合推出的”高性能计算服务解决方案”,就是基于腾讯专有云和IBM HPC工作负载调度软件构建的,为客户提供了强大高效的云平台底座,更好地服务于AI算法训练、推理等关键任务。

在零售行业,我们也结合IBM 咨询和腾讯的实践经验,以及对中国乃至全球消费新格局的深刻洞察,具体回答了零售企业向无边界零售进化的愿景问题。

中国企业正加速转型,在寻求业务增长和海外发展的同时,对更高效、可靠和安全的信息技术的需求日益强烈。

我们非常珍视与腾讯云的合作,也期待在更广泛的场景中携手共创,将IBM的创新技术和行业专长融入联合解决方案,提高方案的整体价值和竞争力,更好地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的需要。在新的AI+时代,我期待在这几个方面有所突破:拓展嵌入式解决方案(ESA)合作模式、探索更多行业场景以及共同赋能合作伙伴。

作为负责任的、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IBM 已准备好利用我们的行业洞察和技术能力,并继续致力于与腾讯云在内的中国合作伙伴共创,为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Tags: 企业活动

其他资讯

信息技术

英特尔助力阿里云推出多款云实例与存储方案,共筑AI时代云端算力基石

2025年9月30日
信息技术

以创新引领功率未来,英飞凌亮相PCIM Asia 2025

2025年9月29日
信息技术

率先实现后量子安全算法技术落地上车!小鹏汽车与阿里云签署后量子加密安全合作协议

2025年9月26日
信息技术

阿里云公布国际扩展计划 为新一代AI创新赋能

2025年9月25日
信息技术

美的集团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拓AI领域创新生态

2025年9月21日
信息技术

华为发布全球最强算力超节点和集群

2025年9月19日
<简体> <繁體>

捷温医疗亮相中华医学会第30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

2025年9月24日

...

中联重科与中国水电四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年10月1日

...

金鹏航空接收首架波音777货机

2025年9月26日

...

小鹏汽车首单汽车融资租赁出表型ABS成功发行,总规模达7.10亿元

2025年9月25日

...

国家级认证!奥的斯智造实力再获认可

2025年9月27日

...

汉高粘合剂技术上海创新体验中心在华落成启用

2025年9月23日

...

现实版巧克力“梦工厂”, 玛氏与菜鸟深化全球供应链合作

2025年9月24日

...

NBA中国与阿里云宣布达成多年合作焕新球迷体验

2025年10月10日

...

汉威士(Havas)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伍雷先生访谈

2025年9月23日

...

英特尔助力阿里云推出多款云实例与存储方案,共筑AI时代云端算力基石

2025年9月30日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于促进全球跨国公司、机构在华贸易、投资与业务发展;促进大中华区业务交流与合作;关注最新企业动态和行业趋势;分享经营与管理经验;传播卓越理念,为各方在华取得商业成功,促进可持续发展、友好交流贡献力量。

联 系 我 们 | CONTACT US

商务合作联系: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体资讯联系: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资源联系:  hr#apac-business.com

* (替换# 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Copyright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沪ICP备2022016631号-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Copyright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沪ICP备2022016631号-2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