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業網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業

訪談:捷溫集團亞洲區總裁徐輝女士

by Anthony Huang
2024年5月20日
A A

在一個以男性主導的汽車行業中,她破繭成蝶,成為行業知名的高層管理者。從工程師到跨國公司總裁,她完成一次又一次突破和轉型。她曾經歷美國汽車行業的黃金年代,見證了中國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又在當下汽車行業電動智能化的激流勇進中脫穎而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一次努力和嘗試都是蛻變的積累。 事業上,她帶領企業不斷實現快速增長和戰略升級;生活中,她有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如果說平衡事業和生活是困擾很多女性管理者的難題,那麼她的建議或許能夠給到您一些啟示 。

 

了解到您在汽車科技領域擁有很多年的從業經驗,能否分享一下您過往的經歷,當初是如何進入這個行業。您目前在公司擔任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我進入汽車行業或許是機緣巧合。我在北京出生長大,高中畢業後偶然的機遇隻身到美國密歇根州讀大學,我就讀的Kettering University 前身是General Motors Institute, 曾經是美國通用汽車培養人才的高等院校。得益於大學的專業和背景,我與汽車行業結下了不解之緣。1998年畢業後我加入了Lear Corporation (李爾),從工程師崗位開始做起,腳踏實地的學習了汽車行業技術、項目管理、商務與客戶關係以及整個團隊運營的方方面面,同期也有幸經歷了美國汽車行業黃金髮展的那十幾年。

2006年春天,我回到上海,正值中國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年代,全球跨國企業也不斷進入以及擴大在中國和亞太地區的業務。 回國初期,利用我在北美地區十多年的經驗以及專業知識,與李爾亞太區團隊一起建立、完善體系流程,同時分享更多全球領先的技術知識。 此後,從李爾加入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Components(國際零部件汽車集團),我也作為亞洲區的幾個創始員工加入了新成立的公司來發展亞洲區、特別聚焦中國地區的業務。 2012年我加入了芯片領軍企業Infineon Technologies (英飛凌科技),負責大中華區域的汽車半導體業務,又很慶幸的陪伴了中國汽車電子產業的逐步發展壯大,也助力了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技術開發和升級。在推動汽車電子和芯片產業發展的旅程中,我們也打造了獨特的汽車電子生態圈,聯合產業鏈的合作夥伴攜手一起開發,共同創新,突破技術難關。

自2019年11月加入捷溫,這4年多更是感觸良多!疫情並沒有阻擋汽車產業的發展步伐,亞洲尤其是中國汽車行業這幾年的巨變,應該是全球有目共睹的。我的經驗總結就是作為團隊的領隊和教練,能夠洞察市場行業發展、制訂最合理有效的戰略布局和規劃至關重要。而同時,能夠帶領團隊與時俱進、居安思危、變革轉型,從而讓戰略規劃快速落地執行。在今天,中國速度已經成為我們捷溫中國及亞洲團隊的DNA。我也非常自豪,我們的團隊成功升級轉型,把我們堅實的研發和製造的基礎,運用在合資和本土品牌,快速進入和佔領了本土新能源車廠的主要車型和市場,也把我們最新和最紮實的技術快速量產,為我們的客戶帶來更多的價值,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毫無疑問正處於全球汽車創新的前沿,從您在亞太以及全球範圍的觀察來看,還有哪些最新的趨勢?

從大方向來看,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趨勢。從我們捷溫的視角來看,智能駕艙的舒適性是越來越受到尤其是消費者重點關注的領域。此前,我們在全球三大汽車市場中國、美國、德國做過一份面向3000位汽車終端消費者的調研,消費者對駕駛過程中的汽車舒適性的功能有各自的需求,而他們最大的共性需求就是在遇到嚴寒以及酷熱的天氣時,能夠獲得一個舒適的駕乘體驗。超過90%的消費者對座椅和內飾的溫控舒適性功能產品都非常滿意,他們都希望在他們後續購買的車裡能夠繼續擁有這些功能。由此可見一斑,各地區的消費者對於汽車舒適性的需求是一個全球性的趨勢。

隨着汽車逐漸從單純的交通成為大家的第三生活空間,駕駛艙應用場景也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在亞太區,在中國,消費者對駕艙的智能和舒適的需求和期待尤其高。捷溫的技術把氣候控制座椅的溫度控制和氣動腰背支撐系統等舒適性技術和人體生理原理相結合,在技術上不斷創新升級,把智能駕艙的舒適度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水平。配合我們集成軟件和智能算法,提供的個性化服務,不同的消費者可以選擇適合的康健理療和舒適度。

 

談到未來汽車,您能否更大膽地去展望和預測,5年或10年之後我們能獲得一種什麼樣的駕乘體驗?

我們認為目前車內溫度控制或者舒適的體驗還是比較初級的。如果談到溫控,目前大部分消費者還是用車載空調來主導調溫的。我們可以想象一個場景,比如說,一部車內坐着男士女士老人或兒童,他們對於溫度和舒適性的需求可能會各不相同。提供一種更智能化、個性化的溫度控制和舒適性的體驗我們可以幻想3年或5年之後一定是可以實現的。
ClimateSense®是捷溫在業界首創的可擴展的智能駕艙微氣候舒適解決方案,為每位乘客提供獨特的個性化舒適感。此解決方案可以便利的集成到現有的車型架構中,利用特殊的熱傳導技術,為乘客智能調節需要的溫度舒適性,在提供最佳舒適度的同時,降低車輛能耗,尤其為電動車解決了冬季空調高能耗費電的技術瓶頸。在已經發表的研究結果表明,比較使用現有的中央暖通空調系統,ClimateSense®在寒冷天氣測試中可以節省50%以上,最高接近70%的能耗,在炎熱天氣測試中則可以節省超過30%的能耗。對於電動車來講,這是相當可觀的能耗節省和技術提升。

訪談:捷溫集團亞洲區總裁徐輝女士

再比如說,針對駕乘人員不同誘因的疲憊和身體疼痛,捷溫的WellSense™解決方案提供個性定製化的智能駕艙舒適感,通過座椅溫控與氣動舒適的多模式結合,促進身心健康,從而提升駕乘人員的舒適體驗。該技術利用基於人體生理學研究作為專有軟件的算法基礎,根據人員的獨特場景和生理需求協調智能駕艙中的各個功能模塊,達到最佳體驗效果。

我們捷溫的技術與眾不同之處就在於,我們是基於人體生理學的深入研究和多年的技術積累,結合我們在熱舒適和氣動舒適方面的技術相結合,使我們能夠開發對駕乘人員最適合的體驗。同時,我們專有的軟件算法,協調智能駕艙中的各個舒適功能效應器,適用於軟件定義汽車架構(SDV),並能夠配合進行空中傳送(OTA)從而達到功能升級,靈活便利,為乘客提供最佳的健康和舒適體驗,同時為電動汽車的能耗提供了性價比極高的技術解決方案。

訪談:捷溫集團亞洲區總裁徐輝女士

如今,幾乎所有的公司都在談論ESG和可持續發展。對於製造行業,無論是節能減排,或者工藝升級可能都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企業如何平衡短期業務優先和長期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能否談談捷溫在ESG 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理念和一些具體的實踐經驗?

在捷溫,我們相信可持續性至關重要,它絕對不僅僅是關於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它是和我們人類、我們的星球以及我們生活和工作的環境的共鳴。捷溫發展的可持續性已經緊密的布局在我們的組織結構中,延伸觸及到公司的每個角落,在我們的產品和技術中都很明顯。我們從技術研究開始,產品的規劃路線,甚至工程師在設計這個產品,從選原材料到產品的定義和設計,從根源上就開始考慮可持續性。我們通過提高每位員工和合作夥伴的意識和理解,獲得大家的支持並激發每位成員的積極和熱情,從而推動我們的可持續發展計劃。

另外,我們在員工關懷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也有非常多的實踐經驗。 我們不僅是一個領先的汽車產業科技公司,同時也是一家有‘溫度’的企業。我們積極倡導並踐行多元化與融合的理念,為我們的員工和社會提供更多的支持。談到企業社會責任方面,通過諸多活動讓我們的員工真切感受到參與公益活動的意義,並且理解我們在可持續發展,ESG 方面的價值觀。

作為我們旅程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我們制定了推進可持續發展計劃的年度規劃和承諾。通過在過去取得的進步和成功的基礎上再接再厲,積極規劃未來,我們不僅僅在滿足基礎需求,而是在開闢一條持續前進的道路。

 

捷溫在醫療行業也有許多創新,能否談談公司在醫療行業的創新技術以及解決方案,醫療專業人員和患者如何從中受益?

捷溫的醫療產業與汽車產業緊密相連,也是深耕於熱管理的技術,是醫療患者體溫管理系統的市場引領者。我們的產品包括:患者麻醉手術和康復體溫管理系統,患者加溫,局部治療的溫度控制系統,精度要求極高的血液及液體溫度管理。

患者體溫管理在確保患者醫療手術及康復取得良好效果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60多年來,我們捷溫的患者體溫管理產品,Blanketrol®系列產品及解決方案,一直得到全球各大醫院和主治醫師的信賴,是性價比高而且值得信賴的溫控解決方案。

捷溫醫療產業在整個集團的業務佔比在不斷攀升,我堅信我們在醫療產業基於病患體溫管理的研究一直並將強有力的支持我們車輛舒適性技術不斷提升行業新標杆。

 

能否分享一些職業生涯中所面臨的一些挑戰和收穫?

我在職業生涯各個階段都面臨過不同的挑戰,也有很多不同的收穫。如果說之前從李爾分拆後到IAC,可以說是白手起家,0到1的挑戰。2012年開始到2019年,我也是親歷了中國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產業的發展,尤其是電動汽車的起飛。中國本土汽車電子的企業真的是非常艱難,創業和發展之路艱辛坎坷。尤其是三電(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的技術和製造,每個本土企業是歷經怎樣的辛酸苦辣。我也是陪伴了這個行業的發展,與三電系統,車身,以及智能駕駛、高級輔助駕駛等核心客戶共同成長。

在2014年到2015年的期間,我和英飛凌的團隊在行業內首創了汽車電子生態圈,目的是更強有力的支持國內汽車電子產業鏈,分享更多的技術資源,同時大家真正攜手一起創新,從而簡化複雜的產業鏈環節中的時間和資源的浪費。把產業鏈條上的各個部分聯動,共同創新共同推進技術發展,複雜性和挑戰還是極其高的。生態圈得到行業內很多客戶、合作夥伴、高校的高度認可和支持。從那個時候我就堅信,供應鏈上的合作夥伴之間保持一種親密的合作關係,能夠真正利用資源、分享資源、實現創新,這對產業鏈的良性發展至關重要。

疫情的幾年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我們也是克服了很多的困難,整個捷溫團隊一起共同努力,積極適應各種變化,並且把握住這幾年中國市場的巨大機遇。這幾年我們把“中國速度”真正植入到我們亞洲尤其是中國的整個團隊,成為我們DNA的一部分。我們獲得了許多國內新能源車廠的主力車型的新項目,同時也把我們的研發和創新的產品運用到國內的這些主流車型上,不斷擴大捷溫在業界的引領力。

 

作為區域負責人,能否描述一下您的領導和管理風格? 在汽車行業女性領導者非常罕見, 在這樣一個男性主導的行業中,作為一名女性領導者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女性領導者如何在企業的發展發揮獨特的優勢?

一方面,作為一個工程背景的人,理性和邏輯思維可能是我認為能夠成功的其中的一個重要要素。另外,我其實是一個比較喜歡反思的人,我也一直在思考,更理性的來分析所面對的挑戰,也可以比較冷靜或者比較客觀地來思辨。同時作為女性領導者,永遠是個雙刃劍。如何發揮強項,彌補弱項,才能不斷進步。女性的最大的優點之一是可以同時思考和處理很多問題。在邏輯思維的基礎上,我能夠更精準的去考慮到問題的方方面面,從而做出一個最合理的、最適合團隊的一個決定,這是一個引領成功的必要的要素。

另外,作為女性領導者,我覺得可以以一種更細膩或者更不同的方式來管理和引領團隊,能夠做到所謂無微不至地關心和關懷團隊,同時也能夠為團隊設立一個真正合理的、能夠激勵大家的目標。同時女性的溝通的方式和團隊互動的方式與男性的領導可能會有很大的差別,在這個過程中女性能夠以一種獨有的感染力去驅動並激勵團隊。 當然也需要特別注意規避一些女性身上可能存在的優柔寡斷、猶豫不決等特質。

因此,我會以一個工程師的理性思維和女性的細膩關懷來激勵和引領團隊。或許成為熠熠生輝的北斗星,指引團隊前行方向,賦予團隊勇氣和正能量。無論是女性還是男性,各自都有優點和缺點,存在不同的思維模式,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始終需要理解並相互學習,揚長避短,打造一個多元化的團隊有利於企業長期的發展。

 

訪談:捷溫集團亞洲區總裁徐輝女士

作為女性管理者來說,都會面臨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這個問題,能否談談您的經驗和觀點?

我很少用平衡這個詞,因為我並不覺得需要去平衡,事業和家庭並非是不可調和的。當然有幾個關鍵點是必須要有的。

第一,女性領導者的後援團其實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作為一個女性管理者就確實就很難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我自己很幸運,有丈夫的支持,有孩子們的理解。如果女性想在這個行業里有更多的發展,家庭的後援和雙方的信任和支持確實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以我的經驗來說,我會更充分、更高效地利用時間。 經常出差與開會是我工作的常態,我的兩個孩子也十分理解媽媽的工作。只要我有時間在家,就會全心陪伴家人,安排一些固定媽媽參與的家庭活動和家人時間。在休假的時候陪伴他們一起去走走看看,欣賞和感受世界的魅力。旅行中的風景,旅行中的經歷,旅行中的學習,一點一滴,都是和孩子們一起的成長,把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都變得更充實和更有意義。

總的來說,我認為事業和家庭並不一定矛盾。以一個專註、用心的態度,高效率高質量的陪伴,熱愛工作、享受生活,和家人一起成長,這是我的經驗,與君共勉。

 

 

Tags: 觀點

其他資訊

航空

伊頓上飛(上海)航空管路製造有限公司臨港新片區廠房項目啟動儀式舉行

2025年10月30日
能源

巴斯夫杉杉與中國燃氣攜手打造大型智能儲能電站投運,推動區域能源結構優化升級

2025年10月29日
化工

伊士曼與行業夥伴攜手合作,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

2025年10月29日
綜合工業

ABB八赴進博,以數智創新驅動零碳未來

2025年10月29日
醫藥醫療

復星醫藥發布2025年三季報:創新成果持續兌現,前三季度創新藥品收入超67億元

2025年10月29日
綜合工業

新“智”湧現“慧”聚人氣,中聯重科精彩亮相2025中國國際農機展

2025年10月28日
<簡體> <繁體>

“‘中聯重科號’衛星成功發射”榮登“2025年度工程機械**佳品牌傳播事件”

2025年10月24日

...

可口可樂加碼在華投資,西部中原沿海布局升級

2025年10月18日

...

上海迪士尼度假區與vivo宣布達成戰略聯盟

2025年10月14日

...

巴斯夫與中國石化達成化工產品碳足跡核算方法學互認,一致標準賦能行業綠色轉型

2025年10月24日

...

復星醫藥與赫爾森集團達成止吐藥物磷奈匹坦帕洛諾司瓊注射用濃溶液本地化生產戰略合作

2025年10月23日

...

波音公司任命陸一鳴為波音中國總裁

2025年10月27日

...

Honda中國與東風集團股份合作開展 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社會示範運行

2025年10月23日

...

中興通訊聯合菜鳥打造長沙超級智能工廠,獲國家智能製造最高等級認證

2025年10月11日

...

3M亮相2025北京國際風能展,以創新方案賦能綠色能源未來

2025年10月21日

...

新“智”湧現“慧”聚人氣,中聯重科精彩亮相2025中國國際農機展

2025年10月28日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於促進全球跨國公司、機構在華貿易、投資與業務發展;促進大中華區業務交流與合作;關注最新企業動態和行業趨勢;分享經營與管理經驗;傳播卓越理念,為各方在華取得商業成功,促進可持續發展、友好交流貢獻力量。

聯 系 我 們 | CONTACT US

商務合作聯繫: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體資訊聯繫: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資源聯繫:  hr#apac-business.com

* (替換# 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滬公網安備 310114020101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