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业网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业

安永视角:构筑安全高效的中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by Thomas Chang
2021年11月8日
A A

近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连续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以下分别简称《双碳工作意见》和《达峰行动方案》,统称“文件”)。这是在全球瞩目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即将召开之际以及中国公布“双碳”目标一周年以来,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告推进“双碳”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并展示雄心的重大举措。

我们注意到,文件明确了我国“双碳”工作全局和阶段性任务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目标以及重点任务。文件站位高远,统筹大局,逻辑缜密,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是我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为制定和实施更加详尽的底层工作方案提供了顶层设计和多维度的基础框架。文件的颁布向全世界发出了重要的信号:一是通过这两个文件具体展现中国政府“抓铁有痕”履行承诺的措施;二是为下一步出台“1+N”配套政策体系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三是表明中国政府在应对低碳转型短期内的困难(如近期的“拉闸限电”)的态度和信心彻底打消由此对“双碳”目标产生的疑虑;四是在COP26召开之际宣布具体行动方案来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

作为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机构之一,安永倡导长期价值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业界少数率先实现负碳排放的践行者。在全球范围内,安永为多国政府和多边组织提供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咨询服务,积极参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以及ESG报告准则的制定、发展和融合,同时广泛服务于众多行业客户的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实践,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

安永近期出版《一本书读懂碳中和》,全景展现碳中和背景下的行动指南。书中阐述了实现碳中和的3大支撑体系 、6个重点行业和11个认知误区,内容涵盖产业政策布局、企业减排路线图、从理念到个人行为等等,进一步指出技术可行、成本可控、政策引导、多边共赢是实现碳中和的四项关键要素。提高技术水平是实现碳中和的根本路径,控制成本是碳中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政策引导是实现碳中和的保障,以多边共赢为目标构建高效的市场机制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该书的理念与行动方案与文件内涵高度吻合。籍此我们对于文件中的部分核心原则和关键举措,结合自身国内外市场观察和实践经验,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以飨读者。

一)坚持双轮驱动。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新型举国体制无疑将是我国特有的优势,有利于统筹全局、协同增效以及保障政策的上下通达和连续性。在碳达峰行动方案的推动下,政策驱动的作用更加指向破除影响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速推动市场体系、标准和规则的建设和完善,以及管理和协调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的矛盾等等。我们坚信市场是中国谋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唯一载体,在生态和资源环境硬约束下升级重构的市场体系更加符合中国经济社会的内生和外延需求。然而,无论是运行规则的优化或是新政的出台,在政策和市场之间需要专业技术的桥梁沟通众多的利益相关方。安永为国内外政府和公共部门提供大量的咨询服务,同时对全球碳市场的形成机制、运营管理和发展动态有着深入的理解和丰富的咨询经验。我们将积极参与中国政策(包括碳交易和财税金融政策等)和市场改革的进程,协助建立透明和具有公信力的市场机制,助力双轮驱动向双轮联动的转化。

二)坚持内外畅通。内外通畅是指立足国情实际,利用好国内国际两方面的资源,大力推广先进绿色低碳经验,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维护我国发展权益。后者不仅仅需要中国政府的努力,同时更需要中国企业主动投身国际低碳转型大潮,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方案。在2021年全球财富世界500强中中国企业占据143席,中国实力在很多行业领域主要体现在规模和体量上,在提升竞争力和软实力方面还需加强投入,积极参与全球行业标准制定,在低碳转型发展以及全球新市场和新规则体系中为自身争取增长和突破的空间。加强国际合作当然包括促进“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发展,需要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输出中国经验和服务,培育新的市场和业务增长点。安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协助中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在“双碳”背景下,安永将依托全球业务网络和影响力,协助中国企业更加有效地融入国际商业社会,参与低碳转型国际规则的制定过程,把握先机,未雨绸缪。

三)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达峰行动方案》重点突出了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行业和领域的转型升级。行业企业需深刻认识结构转型的复杂性,处理好短中期压力与长期发展的关系,扎实谋划企业战略,并对资本配置、业务和市场结构以及客户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建立弹性,快速应对并管理转型过程中的内外部风险。根据我们的观察,一方面多数国内企业对自身碳足迹的管理还缺乏精细和科学的把握,对如何制定合理的减排规划和实施方案尚缺乏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同时对如何将节能减排、碳资产管理与公司转型发展有机结合缺少适当的方法和工具;另一方面,在我国深度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企业供应链管理将随着国内外经贸大局的变迁以及来自用户侧绿色低碳需求的压力而发生转变,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企业探索从绿色供应链转型升级入手,积极应对外部政策和市场风险。在碳达峰进程中主动布局供应链绿色转型,将为企业在碳达峰后深度脱碳直至碳中和这一更具挑战的过程中带来时间、空间以及成本的大量节约。企业层面的布局也将激发产业价值链的联动,不失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安永是全球领先的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以及转型顾问之一,在“双碳”背景下为中国企业提供战略设计和优化、碳核算与碳足迹管理、碳交易、绿色金融、ESG披露与合规等全方位支持,同时有机结合数字化、智慧化工具和能力,与企业共同探索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四)加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科技创新无疑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根本路径。除加大科技研发和基础学科体系建设之外,政府和企业都需认识到科技创新的商业转化同样不可或缺。如何识别和评估新兴技术的潜在商业价值、如何吸引和对接ESG投资、如何有效利用资本市场推动和放大科技创新的效能等等,都是诸如低碳或负碳能源技术、数字化能效管理等绿色低碳技术能够得到快速普及和推广的重要环节。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在体制和市场建设方面取得进展,但基于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和任务压力,无疑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财政扶持和税务优惠力度,加速完善市场规则,开创科技创新和快速转化应用双提速的新局面。安永在服务国内外创新企业快速成长领域拥有突出的能力,“双碳”背景下,安永可以快速构架创新企业与机构投资者以及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助推关键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的商业应用。

五)积极发展绿色金融。绿色金融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强大助推器。我国的体制优势有利于绿色金融的进一步推广,而当前发展的挑战主要来自银企之间缺乏统一的价值体系,尤其在科技快速迭代但商业化进程相对迟滞的过渡阶段。因此,我们建议银行等金融机构应主动加强与行业和企业的对接,加速自身信贷和评估体系的建设,双方共同推进绿色金融标准的制定、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包括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等。随着“双碳”工作的实质性推进,绿色金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商业银行一方面需要管控传统高碳贷款组合的风险,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妥善处理存量和增量业务的关系。企业层面也需要相向而行,主动配合,与银行和机构投资者共同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安永是中国绿色金融服务市场的领军者之一,多年来协助大量企业和金融机构通过绿色金融手段融资发展,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享有良好的市场声誉,是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践行者。

《双碳工作意见》和《达峰行动方案》将进一步提升政府、企业、银行和机构投资者以及全民的绿色低碳发展意识,统一思想,激发创造力,齐心协力,加速践行转变,共同构筑安全高效的中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Tags: 观点

其他资讯

综合工业

西门子携手FESCO共筑智能制造人才就业平台

2025年5月9日
能源

林德宣布在华签署一份可再生能源供应长期协议

2025年5月9日
全行业

董本洪出任香格里拉集团首席营销官兼中国区CEO

2025年5月1日
综合工业

中联重科一季度净利润与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双升 全球化多元化绘就**二增长曲线

2025年4月30日
环保

苏伊士为万华化学蓬莱工业园打造中国规划规模最大的工业膜法海水淡化厂正式投产,支持工业用水需求,保护山东稀缺水资源

2025年4月29日
信息技术

IBM咨询与内蒙古蒙泰集团达成长期合作,共筑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新标杆

2025年4月29日
<简体> <繁體>

西门子携手FESCO共筑智能制造人才就业平台

2025年5月9日

...

3M首次亮相2025上海车展,以创新科技助力构建未来出行新生态

2025年4月24日

...

林德宣布在华签署一份可再生能源供应长期协议

2025年5月9日

...

董本洪出任香格里拉集团首席营销官兼中国区CEO

2025年5月1日

...

复星医药与Fakeeh Care Group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推进创新产品落地中东

2025年4月29日

...

巴斯夫与明阳携手推进可持续创新

2025年4月19日

...

玫琳凯荣获健康美丽产业两项重磅殊荣

2025年4月19日

...

海螺集团携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及华为发布水泥建材行业首个大模型

2025年4月24日

...

北京现代与天猫养车达成战略合作,携手开启服务升级新篇章

2025年4月23日

...

西门子Xcelerator产业生态西部中心正式投运,激活区域新质生产力

2025年4月25日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于促进全球跨国公司、机构在华贸易、投资与业务发展;促进大中华区业务交流与合作;关注最新企业动态和行业趋势;分享经营与管理经验;传播卓越理念,为各方在华取得商业成功,促进可持续发展、友好交流贡献力量。

联 系 我 们 | CONTACT US

商务合作联系: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体资讯联系: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资源联系:  hr#apac-business.com

* (替换# 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Copyright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沪ICP备2022016631号-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Copyright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沪ICP备2022016631号-2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