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業網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業 信息技術

讓科技創新走進田間地頭,微軟助力中國智慧新農業

by Thomas Chang
2022年7月23日
A A

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當中最重要的基礎產業,關乎千家萬戶,關乎國計民生。隨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農業生產條件逐漸改善,農業勞動生產率也迎來大幅提升,加之當前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廣泛應用於農作物的培育、生產、耕作等場景,傳統農業逐漸數字農業、智慧農業大步邁進。

落戶中國三十年,微軟持續與豐疆智能、慧雲信息、蒙草等在內的一批農業科技企業通力合作,以深耕多年的數字化技術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轉型,推動中國高質量鄉村振興。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展望未來,微軟還將藉助生態合作夥伴力量,持之以恆地助力中國智慧新農業,最終推動農業乃至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構築農業生產的有力工具,激發智慧農業創新活力

作為第一產業,農業正在經歷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的升級換代,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加持更是為農業現代化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農業生產講究“天時地利”,豐疆智能正利用構建農業生產有力工具,讓數字化技術發揮“地利”優勢,為農業生產激發更多活力。

豐疆智能是一家專註於數字化、自動化和新能源的機器人公司,致力於為農業等勞動密集程度高的行業進行智能化創新開發。針對農業領域,豐疆智能提供的數字農業物聯網方案以農機自動導航系統“疆馭”以及智能農機為核心,輔以其它物聯網傳感終端,以大數據可視化平台為頂層交互,可全面監控農場作業和環境情況,提升農事信息管理,並利用大數據分析實現精準農業、農產品溯源、預警和預判,幫助農民建成真正意義上的智慧農場。

豐疆智能的智慧農場解決方案需要一套完善的後端 IT 系統,並涉及大量與 IoT 相關的技術,完全自行開發該系統,將面臨成本投入和技術能力的雙重挑戰,豐疆智能最終選擇與微軟合作以實現解決方案的開發。

微軟 Azure 提供了從智能雲到智能邊緣的全套組件,廣泛涵蓋各種物聯網應用需求和場景,藉助 Azure全面、安全、可信的平台,以及不斷更新和完善的服務,豐疆智能在很短時間裡就搭建出一套定製化的 IoT 框架,並以此為基礎實現了FJ IoT無人智慧農場解決方案。如今,該系統已覆蓋超過 100 萬畝無人作業農田,為高效、智能、自動化農業生產注入源源動力。

助力智慧農業發展,提升農作物產量

數字化技術改變了農業生產方式,不僅充分發揮了“地利”優勢,更是預先幫助掌握農業生產的“天時”——中國幅員遼闊、氣候多變、農業活動廣泛、農作物種類繁多,為保障糧食豐收,必然需要實時、準確、全面地監測農田環境和農作物生產狀態,並能夠對農田信息進行分析和決策。數字化技術在這其中能夠產生巨大的推進作用,助力農作物增產增收。

慧雲信息(TalentCloud)深耕智慧農業多年,為分布在全國30個省份的5000多個農業基地提供智慧農業服務,服務總面積達500萬畝以上,這其中就有與微軟合作的身影。慧雲信息選擇微軟 Azure Azure作為構建慧雲農業大腦(Agro-Brain)解決方案的基礎。慧雲農業大腦利用雲技術收集農田環境數百萬個數據點,並通過複雜的機器學習進行整合,對農作物病蟲害和生理狀態的自動識別,可為農民提供科學精準的操作建議,並與農業生產設施進行交互,以控制灌溉等環節。

具體來看,一方面,慧雲信息利用微軟的產品和服務對系統進行優化,通過物聯網傳感器收集一系列包括土壤狀況、氣溫、光照在內的田間數據,並以攝像頭、無人機拍攝的農作物照片和移動設備的數據作為補充。傳感器與 Azure IoT Hub 直接連接,後者將數據輸入到 Azure Machine Learning 中,從而快速訓練由慧雲信息的數據科學家建立的模型;與此同時,農業模型非常複雜,算法受制於很多影響因素。慧雲農業大腦Azure 中的自動機器學習功能加快了模型開發,為農民創建了更高效的生產計劃和更精確的預測。從模型中得到的灌溉和施肥建議等其它洞察,也將作為操作指導返回到農田。

在減少環境污染、確保農產品安全與品質提升的同時,慧雲信息助力農民從因人而異的小農耕種模式轉向以數據為中心的現代耕種模式,最大化土地產值與收益,為生產者和消費者帶來了嶄新的智慧農業體驗。

構建綠色地基,改善農業生產環境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必然要求農業走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依靠科技創新改變高投入、高消耗、資源過度開發的粗放型發展方式,推動農業綠色生產、種養循環、生態保育和修復治理,實現環境友好和生態保育。紮根於遼闊的內蒙古的蒙草,是中國環境管理和恢復領域的領先企業,依託多年生態科研實踐,精準指導生態修復實踐、科學指導產業發展決策、優化引導農牧民生產生活。

蒙草善於通過因地制宜的科學規劃,依據當地農業生態現狀和農業生產實際需求,幫助各地保護和恢復森林、草原植被,馴化鄉土植物修復生態系統,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共同體,藉助微軟智能雲 Azure 的物聯網、數據分析服務及 Power BI,蒙草為內蒙古開發的減貧環保解決方案成功恢復了 530 公頃的乾旱牧場,恢復“水、土、氣、微生物”協調發展的生態系統,最終支持 300 多戶牧民的生產生活,每年每戶還可增收數千元。

從中國到全球,為農業插上數字化“翅膀”

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告訴着今天的世界,智慧新農業的時代已經到來,微軟將藉助前沿技術幫助更多創新農業場景成為現實,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推動地球可持續發展。例如,2017年,微軟宣布在全球範圍發起“地球人工智能計劃”(AI for Earth),承諾投入5000萬美元的技術與資源,用以聚焦氣候變化、農業發展、生物多樣性和水資源四大領域,為相關領域組織提供基於雲計算及人工智能的技術和服務。此外,微軟設立了10億美金氣候創新基金鼓勵可持續發展新技術的發展,從而幫助全球供應商和更多的客戶共創共享綠色低碳可持續的未來。

可持續發展之路上,微軟的腳步不會停下,會繼續不斷創新產品、工具、技術、服務,與更多客戶和合作夥伴一同,創造綠色農業、環境友好、生物多樣、節水減排的美好家園。

Tags: 創新與研發

其他資訊

信息技術

英特爾助力阿里雲推出多款雲實例與存儲方案,共築AI時代雲端算力基石

2025年9月30日
信息技術

以創新引領功率未來,英飛凌亮相PCIM Asia 2025

2025年9月29日
信息技術

率先實現後量子安全算法技術落地上車!小鵬汽車與阿里雲簽署後量子加密安全合作協議

2025年9月26日
信息技術

阿里雲公布國際擴展計劃 為新一代AI創新賦能

2025年9月25日
農業

德國卡赫 X 湖南新五豐丨深化合作,共築畜牧清潔新防線

2025年9月25日
信息技術

美的集團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拓AI領域創新生態

2025年9月21日
<簡體> <繁體>

阿里雲公布國際擴展計劃 為新一代AI創新賦能

2025年9月25日

...

國家級認證!奧的斯智造實力再獲認可

2025年9月27日

...

漢威士(Havas)大中華區董事長兼CEO伍雷先生訪談

2025年9月23日

...

以創新引領功率未來,英飛凌亮相PCIM Asia 2025

2025年9月29日

...

加速在華智能出行布局 采埃孚制動系統新工廠正式投產

2025年10月19日

...

為飲料工廠注入綠色“清潔動能”,藝康再獲“綠點中國·綠貝獎”

2025年9月27日

...

首單外資消費REITs華夏凱德商業REIT成功上市

2025年9月30日

...

美的集團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拓AI領域創新生態

2025年9月21日

...

小鵬汽車首單汽車融資租賃出表型ABS成功發行,總規模達7.10億元

2025年9月25日

...

現實版巧克力“夢工廠”, 瑪氏與菜鳥深化全球供應鏈合作

2025年9月24日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於促進全球跨國公司、機構在華貿易、投資與業務發展;促進大中華區業務交流與合作;關注最新企業動態和行業趨勢;分享經營與管理經驗;傳播卓越理念,為各方在華取得商業成功,促進可持續發展、友好交流貢獻力量。

聯 系 我 們 | CONTACT US

商務合作聯繫: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體資訊聯繫: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資源聯繫:  hr#apac-business.com

* (替換# 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滬公網安備 310114020101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