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住建部批准的《建築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範》(GB55015)已於2022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規範要求新建居住和公共建築碳排放強度應分別在2016年執行的節能設計標準的基礎上降低40%,碳排放強度平均降低7kg/㎡以上。
作為強制性工程建設規範,GB55015的全部條文必須嚴格執行。此外,新規還對新建、擴建和改建建築以及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工程的建築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系統的設計、施工、驗收及運行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對建築行業來說將是一次全新的挑戰和機遇。
近日,霍尼韋爾智能建築科技集團全球副總裁兼中國總經理李燁就在建築節能規範不斷加碼出台的背景下,數字化科技如何賦能建築運營可持續發展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在中國,全國建築全過程碳排放總量佔全國碳排放總量比重的一半以上【1】,建築樓宇作為社會經濟活動的主要場所,面臨著巨大的能源減排挑戰和機遇。根據住建部發布《“十四五”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規劃》要求,到2025年將完成既有建築節能改造面積3.5億平方米以上,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築0.5億平方米以上。
在此背景下,建築行業一方面要想方設法滿足新規要求,同時又將面臨著節能減排與高效增益的兼顧難題,其中建築行業智能化與數字化轉型或將成為突破關鍵。
建築能碳雙控四步走:計量 – 分析 – 控制 – 認證
作為建築能耗管理和診斷專家,霍尼韋爾一直致力於從軟件、數據和服務三個方面推進物聯網技術在智慧建築領域的應用,幫助建築物業主打造更加健康、安全的樓宇環境,同時兼顧運營效率,保障樓宇建築的可持續性,更好滿足甚至超前應對包括GB55015在內的各類建築節能規範。
霍尼韋爾打造的軟硬件一體、強弱電一體、雲邊一體的一站式端到端解決方案,從計量、分析、控制和綠色認證四個階段實現樓宇能碳雙控閉環。通過完整的傳感技術和安全開放的物聯網網關,霍尼韋爾的低碳建築解決方案能夠對包括電、水、氣、冷熱量等在內的各類樓宇能耗設備數據進行精準的採集和監測;此外,基於在樓宇建築領域百年積澱的控制經驗與技術,還能根據採集的數據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分析和計算,執行切實有效的樓宇節能策略,幫助客戶降低能碳消耗。此外,霍尼韋爾還能提供包括LEED、WELL以及綠建認證流程的諮詢服務。
長期以來,霍尼韋爾不斷研發和推出面向樓宇建築的低碳節能產品和解決方案。霍尼韋爾此前宣布為瑞安新天地全國超過20家商業站點提供綜合能源管理軟件平台,通過數據計量和洞察,減少能源浪費現象和管理漏洞,預期實現8-10%的能耗節約目標。在此基礎上,霍尼韋爾還將以兩個站點為試點部署先進的冷機群控,結合能源管理平台的負荷控制功能模塊,進一步節約10%-15%的能耗,實現樓宇運營管理節能和技術節能的“雙管齊下”。霍尼韋爾預計建築整體將達到約20%以上的能耗節約效果。
未來,我們將繼續貫徹“東方服務東方”和“東方服務世界”的本土化戰略,積極整合全球可持續發展實踐以及本土創新經驗,推動實現建築的凈零碳排放目標,與合作夥伴攜手共築更可持續的未來。
【1】數據來源:中國建築節能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