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業網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業 消費

歐萊雅發起中國首個美妝科技初創挑戰賽,共建美妝科技生態圈

by Joyce Jin
2020年6月8日
A A

賦能科技初創企業,共建美妝科技生態圈,助燃後疫情時代美好消費創新引擎

2020年6月5日,上海——今日,歐萊雅中國首屆“BIG BANG美妝科技創造營”正式啟動。“創造營”以初創挑戰賽為形式,“雲邀請”全國科技初創企業參與,共同探索和孵化革命性的美妝科技解決方案,開啟了中國美妝科技領域初創挑戰賽的先河。本次賽事開闢“玩美新體驗”、“引領新運營”、“預見新產研”3個賽道,聚焦美妝科技創新的3個關鍵領域,即消費者體驗、供應鏈運營、和新形態、新功效、新體驗的未來產品。創新成果以最快在1年內投入商用為目標,希望迅速落地服務中國消費者,並有望推廣至全球其他市場。

歐萊雅中國將整合集團幾乎所有部門和十餘品牌的領先資源和專長投入本次賽事,並將在3大賽道分別選出2家獲勝企業,與其開展驗證性試點(POC)合作,為其量身定製覆蓋市場洞察、產品定位、營銷策略、專利部署、媒體傳播、孵化預算等全方位的支持,加速創新成果的孵化、商業化和規模化。獲勝企業也有機會在雙方平等協商的基礎上獲得歐萊雅進一步的戰略投入。

比賽從即日起開放報名,將分為5個階段開展:

  • 階段1:線上報名(7月3日前)
  • 階段2:首輪篩選(7月6日-7月31日):初審評審團將評估所有合格的報名項目,並公布30名進入決賽的夥伴(3個賽道各10名)
  • 階段3:決賽備戰(8月3日-8月28日):將組織初創工作坊,通過實地考察、品牌/集團導師團隊共創等形式支持備戰決賽
  • 階段4:決賽(9月):組織線下決賽路演,由集團內部評審團與業界專家一同評選出三大賽道各3名優勝企業,其中各賽道前2名將獲得試點與孵化支持
  • 階段5:試點與孵化(10月後):入選項目共同試點和孵化

在後疫情時代,提振消費是復蘇經濟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前提。而科技創新正是推動消費升級、助力釋放消費潛能的催化劑;作為新科技的主要發源地,科技初創企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當今美妝領域“一人千面”的時代,2.5次元(生活在虛擬和現實交互的世界中)消費者的需求極具個性化、多樣化、複雜化,並仍在繼續加速;他們不止追求單一形態的產品,而是嚮往產品結合服務和體驗的整體解決方案,更要精準高效、立等可享,因而對創新開發、供應運營和體驗設計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我們期待攜手科技初創企業實現共同的轉型蛻變,為消費者創造更多高科技的美好消費解決方案,為美妝行業蓬勃發展打造新的增長點,並為後疫情時代中國乃至全球的消費市場的繁榮貢獻美好創新力量“,歐萊雅中國總裁兼CEO費博瑞表示:“‘美妝科技創造營’也是歐萊雅跨出在中國打造美妝科技生態圈的第一步,是我們貫徹‘HUGE美好計劃’新戰略中共創、包容、生態新思維,加速美妝科技戰略轉型的最新實踐。我們有信心:中國在全球新一輪美妝科技的大爆發中必將成為領跑者。”

“BIG BANG美妝科技創造營”的啟動也受到了商業諮詢、創新投資、設計研究、科普實踐等領域眾多權威專家的關注和對科技初創公司的寄語:

  • 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表示:“歐萊雅貫穿內外整個價值鏈的美妝科技轉型,恰好代表着以數據科學、流程科學、價值科學為驅動的‘科學品牌’變革實踐。當歐萊雅矢志於美妝科技創新之時,它相信的是這個時代的數字美好主義,加速的是這個時代的數字美好生活。這種本質性的變革需要觀念的進化,也呼喚更大規模的共創。期待歐萊雅可以成為真正的‘美妝基礎設施’,與創新者相互賦能,彼此成就。”
  • 真格基金創始合伙人兼CEO方愛之表示:“新科技和新審美之間越來越緊密的新關係值得關注。而初創公司最關鍵要理清差異化在哪裡、市場是否具有潛力、規模有多大、增速是什麼、是存量還是增量市場。同時,投資人不僅關注初創企業的領導團隊水準,供應鏈的把控能力以及對於營銷和銷售的專業知識也是重要的考核標準。”
  •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院長婁永琪表示:“美是個哲學命題。不同的場景下,大家對美的定義也不盡相同,但美又有永恆的內在特性。美妝改善了人和人接觸的界面和觸點,既反饋給信息的發送方,也會反饋到接受方。科技如何讓這種交互除了解決問題,還能讓交互更加合理,這裡有巨大的機會和可能性,不僅僅需要設計師,還需要科技加技術、商業模式,一起去挖掘未來的可能性。”
  • 獨立科普人、知名美妝博主“大嘴博士”郝宇表示:“提到美妝,大家會潛意識地認為化妝品行業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高科技行業,但殊不知化妝品背後蘊藏了許多高新技術,是高新科技交匯的地方,因為它特別貼近消費者的生活。而科技要體現自身價值時,最重要的就是聚焦消費者。”
  • 造就創始人兼CEO湯維維表示:“我們當下正處於新審美和新科技交融的時代。消費在升級,審美在升級,科技的認知和理解也在升級。我相信這也是歐萊雅創新挑戰賽的主要驅動和初衷,即尋找來自於科研界、供應鏈以及品牌體驗各個領域的創新者,協同實現行業創新。”
  • 玩美新體驗:即優化美妝消費者體驗的數字化創新,主要關注數字現實(AR、VR、MR)、電商及O+O模式、優化用戶體驗的大數據與AI、個性化數字美妝體驗、零售科技等核心領域。報名參賽的初創企業需提供商業模型,能夠試運營3-6個月,商業運用的時間小於1年。
  • 引領新運營:即改善E2E(端到端)運營價值鏈、更好地服務客戶與消費者的科技或創新,主要覆蓋關注提高E2E運營價值鏈和靈活度的大數據與AI、縮短產品進入市場時長的增材製造、提高產品可追溯性和優化服務、工廠和運營點的顛覆性自動化、提高安全性和可持續性、物聯網科技等核心領域。報名參賽的初創企業需提供商業模型,能夠試運營3-6個月,商業運用的時間小於1年。
  • 預見新產研:即通過科技協同跨界實現產品研發的新形態、新功效和新體驗,主要關注綠色科技和可持續創新、智能材料及設備、生命科學相關的個性化技術、及時準確診斷的數據和AI技術等核心領域。報名參賽的初創企業需提供一定量的科學數據或商業模型,能夠試運營3-18個月,並能在2-3年內投入商用。
Tags: 企業活動

其他資訊

消費

松下電器中國共創加速計劃 第一輪合作夥伴選定!

2025年9月2日
消費

聯合利華重磅發布“AI for Science”創新平台,開啟AI驅動科研新時代

2025年7月28日
消費

四方攜手,以“好房子”為基,助力健康中國與銀髮經濟融合發展

2025年7月25日
消費

Uber攜手微信上線官方小程序,方便中國遊客境外出行

2025年7月22日
消費

花王(中國)發布2025可持續發展暨ESG報告:以“同美共生”踐行綠色未來

2025年7月12日
消費

玫琳凱榮膺“年度影響力品牌”大獎,三十載深耕中國市場獲行業認可

2025年6月20日
<簡體> <繁體>

小鵬汽車與中信銀行達成戰略合作,獲100億元授信額度

2025年8月20日

...

吉利汽車2025年上半年營收首破1500億

2025年8月15日

...

采埃孚張家港首個IPA穩定桿連接桿量產 輕量化創新啟新篇

2025年8月14日

...

大眾汽車集團推進捷達電動化轉型 加速布局入門級智能電動出行市場

2025年8月29日

...

博世與阿里巴巴深化戰略合作,以人工智能賦能數字化創新

2025年9月3日

...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小鵬汽車合作更進一步:CEA架構賦能燃油車型,智能網聯版圖再拓展

2025年8月16日

...

阿克蘇諾貝爾攜手阿科瑪、巴斯夫,推動建材粉末塗料低碳轉型

2025年9月12日

...

英邁中國與HPE達成戰略合作,為中國IT基礎設施領域注入新活力

2025年8月22日

...

卡泰馳完成戰略入股汽車之家,加速構建汽車產業新生態

2025年8月28日

...

光華與合匯採用巴斯夫的產品碳足跡計算方法

2025年8月28日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於促進全球跨國公司、機構在華貿易、投資與業務發展;促進大中華區業務交流與合作;關注最新企業動態和行業趨勢;分享經營與管理經驗;傳播卓越理念,為各方在華取得商業成功,促進可持續發展、友好交流貢獻力量。

聯 系 我 們 | CONTACT US

商務合作聯繫: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體資訊聯繫: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資源聯繫:  hr#apac-business.com

* (替換# 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滬公網安備 310114020101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