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3日,北京訊】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發起的“肺愛新生”基因檢測公益項目近日啟動。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陳易新、山東省腫瘤醫院於金明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潔教授、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支修益教授、北京醫院劉東戈教授、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張力教授、上海市腫瘤醫院韓寶惠教授、泛生子聯合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王思振,以及阿斯利康中國副總裁朱家康等嘉賓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參加啟動會。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計劃項目部常務副主任王翰之、泛生子戰略發展高級總監董蕾代表雙方簽署了捐贈協議。
作為項目唯一的企業捐贈方,泛生子將為國內肺癌患者免費提供10000例人類8基因突變聯合檢測試劑盒(半導體測序法)(國械注准20203400072,以下簡稱“肺癌8基因試劑盒”)及相應的基因檢測服務,該檢測也將成為定製患者後續治療方案的重要參考。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陳易新表示:“肺愛新生基因檢測公益項目針對EGFR陰性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提供10000例免費檢測,希望通過初保基金會和檢測機構的力量,使更多人群享受到基因檢測的便利,促進肺癌診療的規範化,未來使更多患者獲益,推動精準診療的發展。同時,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像泛生子一樣熱心公益、致力於提升精準醫療可及性的企業,加入到我們的公益項目中來,為基層更廣泛人群帶來切實、有效的醫療診斷檢測與治療服務。”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 以下簡稱“NSCLC”)占所有肺癌的80%左右1,其中最常見的驅動基因變異是 EGFR突變,而罕見驅動基因變異的識別,對肺癌的診療也至關重要。為此,本項目依託泛生子提供的10000例肺癌8基因試劑盒及檢測服務,將為EGFR突變陰性的肺癌患者提供更多靶向治療機會,具有顯著的臨床意義和社會意義。
於金明院士表示,“肺愛新生”公益項目旨在通過NGS多基因檢測為EGFR突變陰性的患者提供更多靶向治療機會。肺癌規範診療的第一步在於精準診斷,應將NGS多基因監測這種規範化檢查切實運用到肺癌患者日常檢查中,最終達到延長患者生存時間的目的。
劉東戈教授同樣指出,NCCN指南和CSCO指南推薦對非小細胞肺癌的驅動基因進行檢測,這些基因的改變包括突變、融合等多種變異形式。大量研究證實,對於融合基因來說,NGS檢測技術優勢明顯,其中RNA相關的NGS檢測方法對融合基因的檢測更準確。
隨着醫學的進步,肺癌的治療從傳統病理分型指導的放化療模式,逐漸轉變為分子分型指導的靶向治療模式。為了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計劃精神,輔助臨床醫生對肺癌診療方案的制定,實現診療規範化,最新版《新型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20版)》提出,抗腫瘤藥物的使用不僅要依據病理診斷的結果,更要遵循基因檢測後才可使用肺癌靶向藥物治療的原則,即靶向治療,檢測先行。
王潔教授在致辭中表示,肺癌精準診療離不開檢測技術的發展以及在臨床的廣泛應用,如何應用檢測技術惠及臨床對於精準診療至關重要。經NMPA批准的伴隨診斷產品,與相應藥物聯合使用的臨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已經充分驗證,檢測結果對臨床有明確的指導意義。
張力教授認為,依據驅動基因進行靶向治療已經成為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標準配置。近年來,針對罕見突變的靶向治療發展勢頭非常迅猛。因此,基因檢測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診斷的手段,只有發現更多的罕見突變患者,找到合適的靶向治療,才能真正做到讓患者獲益。
韓寶惠教授同樣認為,精準治療的前提是精確診斷,對於晚期肺癌患者來說,個體化的診斷與個體化的治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肺愛新生”公益項目的推進過程中,通過基因檢測得到精確診斷,從而發現少見、罕見和耐葯的基因,在保障患者取得更好治療效果的同時,也將對今後的治療策略提供有效的醫學證據。
阿斯利康中國副總裁朱家康在活動中表示:“沒有檢測就沒有治療,阿斯利康也會攜手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開展更多慈善援助項目,助力肺癌患者的規範化診療。”
搭載了泛生子專利技術“一步法快速構建擴增子文庫的方法”(中國發明專利 ZL201710218529.4,以下簡稱“一步法”)的肺癌8基因試劑盒,應用於泛生子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深度合作的“肺癌早期精準診斷關鍵技術的建立與臨床應用”項目,並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試劑盒可一次性檢測與NSCLC患者靶向治療密切相關的8個基因突變和融合,為患者提供用藥指導、分子分型、預後評估等一系列服務。“一步法”技術的使用,將建庫時間從傳統的1-2天縮短到僅1.5小時,收到樣本後最快2天即可出具檢測報告。其中,人工操作僅5分鐘,可避免多次開蓋操作,避免潛在污染的發生,大大降低臨床使用的技術門檻。
支修益教授在活動中講到,隨着科技發展以及對肺癌基因研究的深入,從基因層面對腫瘤患者進行了細分用藥,將大大提高靶向治療的有效率。本次“肺愛新生”項目為10000例罕見靶點肺癌患者提供免費基因檢測,利用“一步法”專利技術為廣大的肺癌患者提供了周期更短的分子病理診斷,並聯合阿斯利康提供用藥服務的一體化診療,造福了更多的患者。
泛生子聯合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王思振表示:“泛生子秉承‘抵抗癌症,守護生命’的使命,致力於從產品服務、技術研發和觀念普及三個方面提升癌症精準醫療的可及性。希望未來能與更多像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阿斯利康這樣的合作夥伴攜手,為中國癌症患者提供更多可及的服務,讓更多的癌症患者從基因檢測、用藥服務的一體化診療模式中獲益。同時,在推動服務可及的社會項目中充分實踐,以滿足中國各層級患者多樣化的臨床診療需求,為患者帶來切實的改變,為建設健康中國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