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業網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業 綜合工業

人工智能將引領製造業的未來發展

by Thomas Chang
2020年5月8日
A A

楊喜豪
捷普綠點高級運營副總裁

目前,各大企業正爭先恐後地將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引入製造領域。這些技術是實現工業4.0的關鍵驅動因素,並能夠幫助製造業繼續維持其全球經濟支柱地位。

世界範圍內,人工智能已迎來發展浪潮。有機構預測,未來5年內,人工智能預計新增投資超過2000億元。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超過6萬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0%。緊隨發展熱潮,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也正快速崛起。2017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了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戰略目標,相關政策和具體產業扶持隨之開始集中落地以支持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2019年,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過4000家,位列全球第二,並已成為中國科技龍頭企業的重要發展戰略。

製造商目前所面臨的挑戰

當下的電子產品市場,客戶對於設計、材料、包裝和產量等方面的需求正快速增長,這些需求可能會對資源造成壓力,進而影響產品質量以及盈利能力。在整個行業範圍內,製造商正面臨一系列挑戰,以致難以兼顧生產速度和產品的價值與質量。

例如,為了滿足一次性生產線的需求,就必須要實現質量檢驗技術的現代化。為此,製造商需要克服諸多挑戰,包括:生產速度和產品定製能力的不足、營收波動大、同時為多家客戶生產多款產品、生產期限短、生產效率需達到最大化、產能和供應鏈需求間的平衡、傳統檢驗技術的升級、製造車間需要學習和適應新技術等。

為了提升產品的質量,捷普通過持續創新不斷尋找新的方向與方法。捷普開發了自動光學檢測系統,能有效幫助裝配線識別組件是否合格,但是檢測系統缺乏學習或適應能力,導致誤報率高達30%,以及每天需要花費200分鐘手動合適組件診斷結果。顯然,自動光學檢測技術雖具有創新性,但已無法充分滿足客戶要求。因此,捷普必須以更具創新的方式提高產品檢測的效率。

走進人工智能的世界

引入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能夠幫助製造商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實現業務增長。人工智能可以為捷普提供一種具備適應能力、學習能力和成長能力的解決方案,以克服製造領域的挑戰,進而為我們的業務和客戶提供支持。同時,藉助人工智能,我們也可以幫助員工利用他們所具備的優勢和知識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滿意度,並以最具創新與創意的方式開展工作。

為了克服自動光學檢測系統的缺陷,捷普與微軟合作,在其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平台“腦波計劃(Project Brainwave)”的支持下,成功利用物聯網將雲計算引入製造流程。藉助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等技術,我們對關鍵的裝配線進行了優化,包括改善自動化流程、及早發現生產過程中的誤差、充分利用數據、實現可擴展與可遷移的學習、以及使技術人員提升自身價值。

人工智能為捷普帶來了可互換性更強的系統,使我們能更迅速、更有效地提高產量、擴大生產規模,也讓我們能夠在單條生產線上更靈活地交付多款產品,支持生產較小規模、更具成本效益的批次。得益於此,我們也能實現產品的即時定製,並提升供應鏈的運行效率,以滿足市場需求。

人工智能和製造業的未來發展

展望未來,人工智能前景態勢良好。近日,著名研究機構未來今日研究所(Future Today Institute)發布了最新版《2020年科技趨勢報告》,其中對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多項前沿科技未來一年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在所有前沿科技中,人工智能再次名列榜首。報告也指出,中國的企業和政府正全面合作,以期在2030年之前成為全球主要的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北京大學教授、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楊學山也表示,人工智能在中國製造向工業4.0(智慧化)邁進的過程中大有可為。

技術能夠促進產業轉型,這也正是人工智能在製造業中所發揮的作用。隨着人工智能對製造業的重要性不斷凸顯,專家預測其將對整個行業產生重大影響。波士頓諮詢公司和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評論最近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有84%的高管認為人工智能將使他們獲得或保持競爭優勢。

在如何使人工智能、工業4.0和員工優勢達到最佳結合,以提供全球最先進的製造技術解決方案方面,我們僅邁出了第一步。捷普大力投入人工智能,成功將其融入我們的客戶服務工作中,貫穿了供應鏈、生產線以及質量控制流程。人工智能技術為我們帶來了強大的洞察力,有助於我們開發更好的產品、系統和解決方案,增強創新能力,以及提升員工參與度和學習水平。

Tags: 企業活動

其他資訊

綜合工業

中聯重科重磅發布具身智能大模型,人形機器人產業落地再提速

2025年9月17日
綜合工業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開幕 松下堅定看好中國機遇

2025年9月16日
綜合工業

西門子攜手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建蘇州薩里大學(籌)先進制造學科

2025年9月12日
綜合工業

康明斯在上海正式啟動全球分撥中心新址

2025年9月9日
綜合工業

中聯重科2025上半年“量質雙收”,擬中期分紅17.3億元

2025年8月30日
綜合工業

三十年從紮根到盛放,安捷倫中國本土製造的來時路

2025年8月30日
<簡體> <繁體>

大眾汽車集團推進捷達電動化轉型 加速布局入門級智能電動出行市場

2025年8月29日

...

阿里巴巴開源數字人視頻生成模型

2025年8月28日

...

嘉吉再生農業研究項目圓滿收官,中國首個再生農業研究院落地河北大名!

2025年8月27日

...

聯想與中創智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25年9月18日

...

立邦中國與廣州城投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共築城市美好未來

2025年8月27日

...

Microchip產品榮獲2025半導體市場創新表現獎——年度優秀AI芯片獎

2025年8月29日

...

阿克蘇諾貝爾攜手阿科瑪、巴斯夫,推動建材粉末塗料低碳轉型

2025年9月12日

...

巴斯夫向衛藍新能源交付首批用於半固態電池的創新正極材料

2025年9月2日

...

法拉利任命大中華區總裁

2025年9月12日

...

蘇州富美實植物保護劑有限公司成功入選2025年度農藥行業綠色工廠名單

2025年8月30日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於促進全球跨國公司、機構在華貿易、投資與業務發展;促進大中華區業務交流與合作;關注最新企業動態和行業趨勢;分享經營與管理經驗;傳播卓越理念,為各方在華取得商業成功,促進可持續發展、友好交流貢獻力量。

聯 系 我 們 | CONTACT US

商務合作聯繫: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體資訊聯繫: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資源聯繫:  hr#apac-business.com

* (替換# 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滬公網安備 310114020101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