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今天,IBM中國企業級 AI巔峰論壇在南京成功舉行,IBM亞太區總經理Hans Dekkers、IBM 大中華區董事長、總經理陳旭東、IBM 諮詢大中華區總裁陳科典、IBM 大中華區科技事業部總經理、IBM中國總經理侯淼與IBM大中華區科技、諮詢及研發等部門高層,分享了IBM有關企業級AI的最新洞察、戰略重點和階段成果,並邀請行業領先客戶、合作夥伴代表探討AI規模化應用的挑戰,分享AI賦能中國企業、推動行業變革的最佳實踐,探索共同成長、攜手共創的新機遇。
從去年開始,新一輪的AI浪潮洶湧而來,基於通用大模型的工具平台正在提升個人生產力,而基於業務場景和企業數據的規模化應用將成為企業解鎖”新質生產力”、形成競爭優勢的重要一環。IBM 發布的最新《全球AI採用指數》報告顯示,中國企業的 AI 採用率穩居全球”第一陣營”,85% 的受訪中國企業表示未來會加速應用 AI,這一比例為全球最高。同時,受制於技能缺失、數據複雜等主要障礙,全球約 40% 的企業仍處於探索和試驗階段,尚未部署 AI 能力。
參加此次論壇的 IBM 發言人還有:IBM亞太區夥伴生態與數字銷售副總裁Chetan Krishnamurthy、IBM 大中華區技術銷售總經理朱輝、IBM 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謝東、IBM 大中華區專家實驗室總經理魏永明、IBM大中華區市場營銷和企業傳播部總經理李玲、IBM大中華區首席人力資源官張榕、IBM大中華區首席合規官徐娜等。
作為IBM 的重要客戶和合作夥伴代表,江蘇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此後簡稱”江蘇農信”)人工智能負責人丁翼、領悅數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總經理戚海飛、圖靈新智算(廣州)科技有限公司(此後簡稱”圖靈新智算”)董事長劉淼、蘇州思傑馬克丁軟件有限公司(此後簡稱”思傑馬克丁”)全球合作夥伴關係總監商奇峰、安徽橡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此後簡稱”橡豫智能”)首席技術官霍偉也應邀參與了分享和討論。
AI 規模應用之年,IBM與中國企業共創AI生產力
新的AI時代已經到來,IBM CEO Arvind Krishna在今年的IBM Think大會上做出預測,2024年是企業從試用AI(Experiment AI)邁向規模化應用AI(Scale AI)的關鍵一年,在業務場景中推動AI規模化部署的企業將獲得”先發優勢”。
今年也是IBM進入中國市場的第四十年,IBM亞太區總經理Hans Dekkers分享了他與中國、IBM與中國的不解之緣。他表示:”在進入中國的四十年里,IBM幫助和見證了許多中國企業成為行業領導者,也收穫了寶貴的共創經驗、人才和信任。作為企業級 AI的全球領導者,IBM 為企業客戶提供watsonx在內的AI工具平台和諮詢服務,幫助他們在跨業務場景中快速訓練、部署AI能力,同時確保AI全生命周期的治理。在新的AI時代,我們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構建開放、充滿活力的AI生態系統。”
作為企業級AI的領導者,IBM早在 2011年就發布了企業級 AI Watson,服務全球超過 4萬家企業客戶。去年推出的企業級 AI 與數據平台 watsonx,不僅能幫助企業找到需要的數據、建立合適的模型、監管系統的運營,還與 Watson 產品無縫對接,為企業客戶提供從傳統 AI 到生成式 AI 的完整解決方案。在基礎模型方面,IBM 在Think大會期間發布了更新後的自研模型Granite系列,並將其中的18個開源,包括代碼模型、時序模型、語言模型和地理模型;和紅帽聯合推出的InstructLab模型對齊技術可以基於企業的內部知識和技能表達生成新的合成數據,並通過後續的驗證和調優,讓模型更懂、更符合企業的實際需求。
IBM 大中華區董事長、總經理陳旭東表示:”回顧人類的技術發展史,AI將成為蒸汽機、電力和互聯網之後,又一次重塑人類社會的技術變革。對企業而言,AI應用仍在摸索階段,只有在‘規模化’上形成突破,才能釋放技術的價值和人的創造力,從而創造新的優質生產力。在大中華區,我們繼續專註於挖潛重點大客戶、突破新市場和大力拓展渠道,幫助中國企業打通從試驗到規模應用的生成式AI之旅。”
生成式AI正在推動各行各業的變革,將企業能力成倍數級擴大,帶來客戶體驗、數字生產力和運營效率的大幅提升。IBM諮詢大中華區總裁陳科典分享了生成式AI如何推動諮詢模式和服務客戶模式的轉變。IBM基於watsonx 平台開發出AI諮詢服務平台IBM Consulting Advantage,已經幫助IBM顧問在App設計、開發、客戶測試項目等工作上節省人員時間達 50% 以上。
陳科典表示:”在大中華區,IBM諮詢的戰略聚焦非常清晰,那就是助力客戶落地 AI 為企業增能,並推動全球化戰略,實現從業務到能力的全方位‘出海’。依託從戰略到運營的端到端諮詢服務,以及IBM watsonx在內的AI技術和平台,我們將繼續幫助行業客戶快速發掘大規模應用的場景,與中國客戶共創可執行、可落地的企業級 AI 解決方案,把技術的進步落實到賦能業務與商業價值之上。”
釋放AI與混合雲的力量,將技術轉化為業務價值
談到如何加速AI在行業、企業的落地和規模化應用,釋放生成式AI與混合雲的變革力量,IBM大中華區科技事業部總經理、IBM中國總經理侯淼表示:”AI的飛速發展讓IT環境變得愈發複雜,企業管理者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IBM正在利用自身在混合雲和AI方面的能力,提供包括硬件、軟件和AI平台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加速提升企業的生產力和創新能力,推動企業向AI驅動、自動化方向發展,並簡化IT複雜性。”
在圓桌對話環節,侯淼邀請江蘇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人工智能負責人丁翼、領悅數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總經理戚海飛分享了AI和混合雲環境中的數字化轉型實踐,探討如何實現AI與業務的快速精準對接,以及在複雜業務中實現自動化和運營優化。
據丁翼介紹,江蘇農信的核心系統管理着萬億級資產,日均處理近億筆來自三千多個網點的交易,需要保障業務安全、穩定、可靠。隨着大語言模型的發展,江蘇農信與 IBM 合作開展創新實驗,快速搭建和上線了基於大語言模型的運維知識庫問答系統”運維小助手”。作為一個強大的輔助工具,運維小助手可以幫助運維人員便捷獲取所需信息,回答命中率高達 90%,極大提高了運維人員的工作效率。
丁翼表示,”通過這次共創,我們不僅看到了大模型知識庫在實際運維中的巨大潛力,也讓我們體會到IBM的專業和高效。相較於通用大模型,金融行業的垂直大模型面臨更多監管要求,必然會遇到諸多挑戰。通過與IBM的合作,我們希望進一步深化對金融領域大模型應用的研究,在合規、安全、審慎的前提下,共同探討更多前沿技術的落地應用,探索智能風控、智能運營和智能營銷等金融場景下的大模型賦能,結合雙方的技術優勢和行業經驗,創造出更具前瞻性和實用性的智能運維解決方案。”
以AI與自動化重塑業務,打造數據驅動的”最強大腦”
對於仍在AI驗證階段的企業來說,2024年將是克服 AI 入門障礙的一年,AI驅動的自動化和量身定製的AI助手將幫助企業越過障礙、重塑業務,規模化提升生產力。
今天,企業一般要管理多個雲環境(公共雲和私有雲)和平均一千多個應用程序,且每個應用程序都與多個應用程序彼此相依。自動化已不再是一個選擇,而是企業節省時間、解決問題和更快做出決策的必選項。IBM 可以提供一系列 AI 驅動的自動化功能,讓首席信息官從自主管理 IT 環境轉變為 AI 驅動的預測性自動化管理,幫助企業提升基礎設施的速度、性能、可擴展性、安全性與成本效益。
通過部署AI助手,企業可以利用自然語言理解和機器學習技術自動化業務流程,將各種數據轉化為個性化的見解和及時的自動化操作,為團隊提供所需的專業知識,達成更高水平的績效,包括更快回應和解決客服問題、提高開發人員工作效率等。IBM已經宣布將對watsonx Assistant 產品線進行更新和升級,並推出工作流程自動化應用watsonx Orchestrate的新功能,以幫助客戶跨領域構建自己的AI助手。
IBM 大中華區技術銷售總經理朱輝指出,”要實現生成式 AI的規模化應用,企業必須在三方面做出改變,即人才、流程和治理。因此,AI和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至關重要。IBM希望藉助最新的 AI 與自動化技術,為企業打造‘最強大腦’,並加速業務創新。基於IBM的AI助手,企業可以利用自然語言理解和機器學習技術,將數據轉化為個性化的見解和及時的自動化行動;AI 驅動的全新自動化平台IBM Concert幫助企業利用 AI 洞察來掌控運營,有望成為企業技術和運營的‘神經中樞’。”
從“想象力”到”生產力”:IBM公司自己的AI應用實踐
IBM不只是企業級AI技術的引領者,也是AI的積極踐行者。自2019年以來,IBM已經在人力資源、IT、供應鏈、內部運營等多個業務領域,引入了生成式AI和自動化工具。IBM 大中華區市場營銷和企業傳播部總經理李玲、IBM 大中華區首席人力資源官張榕和IBM 大中華區首席合規官徐娜在論壇中分享了IBM將生成式AI應用於自身人才培養與管理、合規管理及營銷創新的實踐經驗。
張榕表示,在招聘、薪酬、晉陞、培訓、績效管理等多個場景中,IBM對數據和AI的應用已超過十年,並不斷迭代完善。以員工績效晉陞平台Hiro為例,它可以向HR專員推薦各部門的晉陞要求、數據和溝通文案,根據團隊數據為部門經理推薦晉陞名單和薪酬,並在部門審核後自動完成晉陞流程;將每季度的員工晉陞流程從十周縮短到四周、HR工作量減少85%。此外,AI 賦能的HR運營平台一站式服務AskHR Chatbot,經過不斷迭代,已經能回答絕大部分HR相關的問詢,並提供多種自動化服務。目前,IBM正基於AskHR打造”一站式”的人力資源管理平台,提高用戶體驗和工作效率。
生成式AI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其帶來的隱私保護、生成內容錯誤和幻覺、網絡安全、偏見與倫理、知識產權等方面的風險已經顯現。徐娜表示,IBM採取Ethics by Design的發展框架, 把技術倫理納入技術發展的每一個階段;同時,將強大的AI治理技術運行在自己的AI程序中,做IBM產品的”零號用戶”。以合規管理為例,IBM正通過更精細的數據分析來豐富”風險檢測”能力,並嘗試採用IBM watsonx.governance這一AI治理平台,實現負責任、透明、且可解釋的AI。
同樣,IBM市場部門正在採用端到端的”漏斗框架”策略,以AI驅動實時智能市場績效管理。據李玲介紹,基於數百個儀錶盤和幾十個AI模型,IBM可以實時了解市場推進每個環節的績效情況,一方面為客戶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同時確保IBM將市場經費傾斜到投入產出比更高的領域,包括新客戶和重點客戶的管理。未來,IBM有望藉助自然語言交互的AI Advisor代理以及其他領域的專業代理,自動生成洞察和趨勢預測,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獲得強有力的營銷決策支持。
攜手合作夥伴,賦能中國企業規模化AI應用
在各個技術領域加速變革的今天,傳統的封閉式創新將被開放式創新取代,攜手共創越來越重要。IBM 亞太區夥伴生態與數字銷售副總裁 Chetan Krishnamurthy表示,合作夥伴已成為IBM混合雲與 AI 戰略的重中之重,IBM 正以前所未有的資源、激勵措施以及量身定製的夥伴支持計劃,深化合作夥伴的技術專長,重塑與合作夥伴的協作方式。
有賴於持續的戰略布局和資源注入,IBM 大中華區夥伴生態業務取得不凡業績,過去一年取得雙位數業務成長。此次論壇期間,IBM合作夥伴代表圖靈新智算董事長兼CEO劉淼、思傑馬克丁全球合作夥伴關係總監商奇峰、橡豫智能首席技術官霍偉和IBM大中華區專家實驗室總經理魏永明,一同分享了與IBM合作推進企業數智化轉型的最新進展。
近日,國內智能算力服務領先廠商圖靈新智算宣布採用IBM watsonx 的三大功能組件,以及 IBM 企業級 AI 數字助理軟件 watsonx Assistant 和 AI 文檔理解與分析軟件 Watson Discovery, 構建全能的 AI 平台,為各行各業提供平台化的全棧智算算力服務,加速擴展生成式AI行業應用。在此之前,IBM拓展了與行業領先的數字化軟件發行公司思傑馬克丁的合作,由思傑馬克丁全面獨家負責 IBM SPSS 系列產品在中國大陸區域的轉售模式的發行業務,將更靈活、更高效的響應和支持給到客戶。
在活動現場,新一代汽車電子全流程解決方案供應商橡豫智能與IBM聯合發布了面向智能製造、汽車製造、智能機器人等領域的最新共創成果,即邊雲協同的大模型管理平台以及車企新一代研發支撐平台。此外,橡豫智能基於上述資產成功打造了新一代的OAK EtherMind TestArray智能化汽車測試平台。
展望未來,IBM認為開放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創新源泉,需要開放的數據、開放的技術、開放的合作和開放的治理。在總結髮言中,IBM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謝東提出了打造以企業數據為基礎的企業AI應用的三個關鍵步驟:選擇一個”可信”的基礎模型,將私有數據和”企業知識”融入其中,然後部署、擴展並使用”自己的 AI”,實現企業生產力的真正提升。
作為可信任的、負責任的合作夥伴,IBM 在中國始終堅守”科技引領進步”的初心,以技術創新和行業專長陪伴客戶從信息化邁向數字化、智能化,攜手各方推動商業和社會的共同進步。在新的AI時代,IBM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攜手客戶、合作夥伴打通從試驗到規模應用的生成式AI之旅,將企業數據轉化為創新源泉,解鎖AI和自動化驅動的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