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以下簡稱“瑞金醫院”)主辦、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協辦的“瑞金醫院RuiPath病理模型開源及成果發布會”30日在上海舉行。瑞金醫院聯合華為開源RuiPath病理模型,助力AI在醫療行業落地。
RuiPath病理模型,是由瑞金醫院在華為團隊支持下研發的臨床級多模態病理大模型,涵蓋泛癌種視覺特徵提取、視覺-語言跨層表徵對齊、長序列的深度思考模型訓練機制等能力,用於全流程臨床病理輔助診斷,目前已覆蓋中國每年全癌種發病人數90%的19個常見癌種,涵蓋上百個輔助診斷任務。
此次開源的是RuiPath病理模型的核心“視覺基礎模型”。該模型依託瑞金醫院百萬張高質量數字病理切片數據,使用華為AI全流程工具鏈ModelEngine進行標註、訓練和模型精調而成,在業界12個主流公開數據集的14個輔助診斷任務測試中,有7個達到業界領先水平(SOTA),並已具備臨床驗證能力。本次開源配套提供測試數據集,覆蓋了肺癌、結直腸癌等7個常見癌種。華為同步開放了基於以上開源模型的工具及實踐指南,推動醫療AI普惠:
-
- 普惠AI,降低病理AI輔助診斷部署門檻:將瑞金醫院多年積累的高質量病理數據進行訓練和精調,獲得臨床級模型和工具,基層醫院可節省數據準備、模型訓練、應用開發的大量初始工作,促進病理AI輔助診斷廣泛應用。
- 加速AI在醫療行業落地:開放數據標準、工具、評測數據集,解決源頭數據處理、模型部署、應用開發、評測上線的一系列實際困難,打通從模型到應用的“最後一公里”,為AI行業化落地提供最佳實踐。
- 提升整體病理診斷水平:將瑞金醫院優質數據和經驗知識沉澱到RuiPath病理模型並開源,使頭部三甲醫院病理診斷能力可以快速複製到基層醫院,實現各級醫院病理診斷領域高水準“齊步走”。
中國工程院院士、瑞金醫院院長寧光表示:“病理大模型只有真正臨床應用才能產生價值,實現AI普惠。希望此次開源與成果共享,集聚上海力量、中國力量,讓更多同道參與到病理輔助診斷模型的研究與應用中,加速RuiPath病理模型臨床應用落地,共同提高醫療水平,讓AI醫療能力持續惠及全社會。”
華為公司副總裁、數據存儲產品線總裁周躍峰表示:“醫療行業長期積累了大量的高質量數據,這是率先實現AI行業化落地的前提。”為加速AI在醫療行業落地,華為基於多年技術積累和實踐經驗,提出四點倡議:
- 在數字化基礎上,做好醫療數據集的標準化和管理運營。
- 構建多科室、多院區可共享的智能診療數據基礎設施平台。
- 促進數據工程、模型工程、評測技術的工具化、標準化,加快開放。
- 加快構建合理的AI診療商業模式並推動落地,形成良性循環。
“三年磨一劍”,堅持長期主義,華為與瑞金醫院病理模型的合作,實現病理從“數字化”走向了“智慧化”。華為團隊入駐瑞金醫院,進行數據工程、模型工程、應用工程的聯合研發。基於高質量數據,通過“醫生+AI工程師”進行模型蒸餾、知識蒸餾、模型精調。改變傳統單癌種小模型開發模式,實現大模型從泛癌種精準識別、輔助診斷任務到上層應用的端到端落地。
華為提供並開源ModelEngine,實現數據準備、模型訓推、應用編排全流程的工具化、標準化和自動化。醫生不再是“標註工”,而是“審核官”,從逐條標註變為批量審核,效率翻數倍,並保證了標註的專業性和準確性。基於ModelEngine應用工程能力,實現應用系統接口的標準化對接和病理報告模板可視化編排,單病種AI診斷應用上線周期從10天到2天。
華為採用算存網協同、模型及算法優化技術,僅用16卡集群完成了RuiPath病理模型開發及部署。通過先進的蒸餾技術,將通用模型的能力蒸餾到32B參數規模的專家模型,小而美。結合瑞金醫院專業知識和精調,大幅提升訓推效率,降低對機房空間的要求。華為方案還支持通過緩存技術用快速查找替代複雜的重複計算,大幅降低推理成本。
百年沉澱,共享世人。面向未來,華為將繼續與瑞金醫院開展聯合創新,共建醫療“Data+AI”新生態,攜手助力醫療AI普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