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3月25日到27日,以”經濟復蘇:機遇與合作”為主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在北京召開。IBM大中華區董事長、總經理陳旭東應邀參會,並在”人工智能引領新產業革命”主題會場發言。他認為,AI的發展經過幾十年的量變積累,”質變時刻”正加速到來。人工智能在企業中要產生業務價值,必須實現AI在核心業務的應用。以下是他的發言內容節選: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榮幸與在座的各位專家共同探討人工智能(AI)如何引領新產業革命。
過去五年,AI已經進入了加速發展的軌道。企業的 AI 採用率和 AI 能力都翻了一番,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從傳統應用+AI時代(比如數據集成+分析),過渡到以AI為核心的AI+時代(比如預測、自動化、機器學習)。IBM也在2018年就提出了混合雲和AI的戰略,打造並持續優化IBM Watson AI平台;該平台利用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為企業提供智能分析和預測功能,以幫助客戶實現混合雲和AI的集成。
隨着ChatGPT橫空出世,普通大眾的目光再次被吸引到AI上來。ChatGPT雖然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它無疑是AI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證明了超大規模語言模型是一條走得通、通往未來AI的道路之一。
這也預示着,AI的發展經過幾十年的量變積累,”質變時刻“正加速到來。
重新思考AI的商業應用場景
我們發現,一些企業很早就開始了人工智能的應用和探索,但是由於對AI的認知不足,很多企業淺嘗輒止,具體表現為:不從核心業務開始;企業內各個部門各自嘗試,每個部分投入的人才和資源都不足;各種小模型缺乏數據支持,產生的AI精度有限,無法投入實際的應用場景;很快就失去了對AI的熱情。
在這個質變時刻加速到來之際,越來越多的企業又開始思考如何利用AI技術重新定義生產力,併產生業務價值。
人工智能在企業中要產生業務價值,必須實現AI在核心業務的應用。核心業務的優化,才能給企業帶來最大的價值。核心業務的風險管控、供應鏈、營銷、綜合決策等環節,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有很多人工智能能夠發揮作用的空間。
IBM的企業級AI解決方案及落地場景
IBM是全球企業級AI技術與應用的領導者,全球有超過4萬企業客戶正在使用IBM的人工智能,即IBM Watson。通過一系列企業 AI 工具、應用程序和解決方案,能夠幫助企業解決核心業務方方面面的問題,比如提供基礎模型幫助企業分析理解數據促進科學決策;可以幫助企業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也可以幫助企業建立資料共享平台、預測風險等等。
案例1:IBM和美國宇航局(NASA)最近宣布展開合作,將IBM AI基礎模型技術應用於NASA海量的地球觀測衛星數據,從而快速推進人類對地球的科學理解以及對氣候相關問題的響應。
案例2:延鋒汽車作為一家在全球 20 多個國家擁有 9 家研發基地、240 多個工廠的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每天收到整車廠和下游廠商的訂單量是巨大的,此前手動分類帶來的人工成本和高錯誤率,僅國內的20多個工廠,每天每個工廠要安排2個人、花150分鐘來處理。基於 IBM Watson Discovery 構建的 AI 決策大腦,從 1.8 億條歷史數據中,學習了外部訂單對應的內部訂單背後蘊藏的規則,實現了全自動執行流程,且訂單分類正確率從 85% 提升到 97%。
AI時代已經在加速到來,企業乃至個人都會面臨很大的機遇和挑戰。總的來說,我認為AI會極大地提高我們的生產效率,同時讓更多的人去做更有創造力的事情。對於企業來說,對AI的掌握程度直接關係到競爭力。因而在當下的技術浪潮中,企業要勇於擁抱新技術,將AI這個利器用於核心業務來驅動決策,提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