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业网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业 信息技术

IBM大中华区CFO蔡佳敏: 数智赋能的财务转型之道

by Thomas Chang
2023年5月6日
A A

北京 — 近日,IBM大中华区首席财务官蔡佳敏与IBM科技事业部数据人工智能、自动化中国华北与华西大区总经理冯衍,代表IBM出席了由中国CFO发展中心组织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财务领袖年会”,并与近60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CFO分享了IBM数智赋能的财务转型之道,希望为CFO们提供有益见解和参考,能够帮助他们加快步伐,通过构建具有”共建、共享、共生、共赢”的生态平台,实现企业的数智化财务转型,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以下是蔡佳敏的署名文章:

CFO也要善用技术

作者:蔡佳敏,IBM 大中华区首席财务官、监管合规官

再过两个月,IBM将迎来第112个生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IBM用科技引领进步的初心始终如一。正如IBM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Arvind Krishna在《IBM 2022 年度报告》发布之际写给投资人的信中所言:”今天的 IBM,是一家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公司,是面向各行各业的‘能力召集者’——我们正在集结全体IBM人、客户和合作伙伴,一起携手用技术去应对当下的挑战,从通货膨胀、供应链中断、可持续发展,到不断演变的网络安全形势。”今天,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已经是技术赋能的公司,而包括CFO在内的每一位企业高管都必须学会善用技术这一利器,去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推动创新和促进成长。

近日,我有幸与IBM科技事业部数据人工智能、自动化中国华北与华西大区总经理冯衍先生一道,代表IBM出席了由中国CFO发展中心组织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财务领袖年会”,并与近60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CFO分享了IBM数智赋能的财务转型之道,希望为CFO们提供有益见解和参考,能够帮助他们加快步伐,通过构建具有”共建、共享、共生、共赢”的生态平台,实现企业的数智化财务转型,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此次我能够代表IBM,获得大会授予的”2022年度中国国际财务领袖年度人物”殊荣,源于IBM百年科技品牌的力量,同时也是因为我在担任IBM财务领导的过程中,能够积极探索和发挥技术的价值。2020年,我曾带领IBM东南亚市场的财务团队推动自身的财务转型,我们积极参与技术团队的概念验证,通过小范围测试,不断发现问题并修改技术方案。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不断对设计进行测试、改进和迭代,并协助项目团队建立了对应的商业案例,实现了由人工向数字化渠道、以商业模式为重点的演进,从提高财务规划流程效率转变为创建智能工作流程,大大提升了公司的商业智能化水平和运营效率。担任IBM大中华区CFO之后,我在中国大陆和港台团队也开始推动这一变革,同时把成功经验推广至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作为一家有着112年历史的”老店”,IBM一直在变革。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IBM都是以跨国企业(MNC)的模式运营,遍布全球的子公司”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有各的管理系统、流程、数据和工具,彼此无法互联互通。21世纪中期,IBM开始引领全球整合型企业(GIE)模式的转型,通过流程标准化和规模效益,实现全球互联的交付模式。今天,IBM更是利用混合云与AI技术,逐步建立统一的数据架构,利用云上数字化技术对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将数据转化为可为业务部门所用、具有商业和战略价值的洞察,以推动端到端工作流程的优化和智能化。在这个过程中,IBM财务部门一直处于公司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的前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IBM的财务转型之道:通、合、敏、智

所谓”通”,就是针对各自为营的系统、流程、管理做整合,使之标准统一,数据流通。所谓”合”,则是根据工作性质,建立了全球性多个共享中心,进行服务整合,实现技术和人员的规模效益。通过”通”与”合”两个步骤,首先实现了标准化,为企业财务转型奠定了基础。

这两个阶段是IBM的过去时,而今天的IBM正聚焦于”敏”与”智”。

“敏”,即灵敏高效。在认知型转型的现阶段,我们不断推动流程、数据和技术的持续优化,利用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以首席信息管理官和首席数据官为强大后盾,将敏捷加速推向从销售交易支持、报价、收款、资产管理到采购等各个环节。

接下来,如果想为企业”开智”,就需要在技术更上一层楼:基于企业绩效管理(EPM)进行机器学习和预测性分析,推动业务流程自动化。同时,我们也需要人员技能更上一层楼,需要既具备财务专业技能又懂得使用新兴技术的全面型的跨界人才。技术与人才的双向加持,才能真正帮助企业建立智能化的端到端业务流程。

基于这样的需要,我们全球布局的财务共享中心和各地区域财务的配合就展现出了突出优势。IBM在全球部署的共享服务中心,分别承担着决策支持、定价、会计核算等不同的职能。在我们走向智能化的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不可能在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去物色和培养,即便不考虑成本压力,人员技能管理和流失率也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而设立共享服务中心就可以达成通过特定技能聚焦,跨中心的交叉培训、人才轮岗,培养出大批新型人才,为各个区域各个业务部门提供一站式远程支持的目的。 

通过企业绩效管理(EPM),实现”数据–流程–技术–人员” 的协同并进

任何一家企业,衡量一项投资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准就是投资回报。IBM不仅在财务方面,而且在IT、采购、人力资源、营销等部门都实现了整合,管理成本在十年间减少了近一半,达80亿美元。同时收获的价值还包括全球人才库和流程标准化。

然而,我们没有停下转型的脚步,从2018年开始,IBM开始构思 “财务加速计划”。通过对三个区域和多个业务流程长达一年多的调查与假设验证,我们发现:财务团队所处理的请求超过半数都是临时性的,大部分的交付成果都属于中低复杂程度,并且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约70%的交付成果具有高度可操作性,让我们更像是基础性报表团队而非财务分析战队。所以在2019年,我们着手实施”财务加速计划”,其中的一个关键成果就是构建起EPM,即企业绩效管理。EPM通过智能工作流程,把组织的各个层面的数据整合起来以提供洞察。通过EPM平台,我们实现了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基于”数据-流程-技术-人员”的协同并进。

EPM会定义和传导正确的KPI,以此在整个管理系统中衡量并指导决策行动。其中的关键是利用整合的数据和可配置的仪表板提供全面性业务报告。EPM可以整合和管理通用数据模型,以避免耗时的数据收集过程,更快地发掘新锐洞察并主动制定行动计划。EPM还通过智能工作流程赋能,强化交互式可视化,用户可自行定制绩效数据仪表板。借助主动分析、认知洞察和决策制定,实现端到端协作体验。

在执行财务加速计划后,我们看到的显著变化有:数据不再是来自分散的系统而是来自单一可信的集成数据来源,这有助于执行分析和加快执行速度;业务流程从原本的按组织分工,转变为端到端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流程,能强化业务绩效洞察和成果;技术上运用数据科学与认知技术增强了洞察力并加速了流程自动化,进而推动了由数据驱动的主动决策;财务人员的培训和技能不再只是着重于流程、系统和工具,而是更注重多学科商业模式和咨询技能。而这一切的基础,则是基于敏捷的工作方法。我们利用由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背景专业人员组成的”战队”,以漏斗式管理接收执行任务,推动基于考核指标的持续改进。

EPM系统的技术底座基于IBM的领先混合云与AI技术,包含众多领先的产品,如IBM公有云、对象存储、容器、数据库、数据分析、智能图表分析等等。然而,并不是每家公司都具备IBM这样的技术力量和实施能力,怎么办?为此,IBM结合我们自身财务转型的经验,利用我们领先的产品和技术,为CFO们量身定制了一个平台化的解决方案,我们称之为AI赋能的IBM业财一体化绩效管理平台,这个解决方案目前已经成功应用到国内包括制造业、零售快消业在内的众多行业当中。

AI赋能的IBM业财一体化绩效管理平台的成功实践

正如冯衍所介绍的,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对于业财一体化平台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在颗粒度方面需要满足SKU(Stock Keeping Unit,最小存货单位)、物料等级别更细致的颗粒度,在组织架构、产品、市场渠道等方面需要适应更快速的变化,在分析、测算、分摊等方面需要更高效的实时响应,在分析方面需要满足更多样的自助分析、实时分析等要求,在平台使用方面需要满足广大财务和业务部门用户对于易用性的诉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快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以及不稳定的供应链挑战。

IBM的业财一体化平台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长期规划和需求。作为单一平台,可满足企业战略、财务、运营等层面的计划、预算、预测、合并、分析及测算等各种复杂多样的绩效管理需求;其强大、灵活的业务建模能力,能快速适应业务的各种即时变化;具有基于IBM内存技术的高效实时计算引擎;通过功能强大且具备协作能力的平台替代或自动化基于电子表格的计划/预算需求,拥抱Excel并可一键Web发布;具有面向业务和财务人员的自助分析能力,能提供强大的多维度探索分析。

以某大型整车制造企业为例,IBM业财一体化平台助力其重建符合企业精细化管理需求的全面预算系统。该企业原有系统不灵活,无法快速适应管理需求的变化,且不支持实时测算能力,系统性能无法支撑业务更为精细化管理,流程审批与OA、Excel集成也不好。应用IBM的业财一体化方案后,这一平台满足了企业多项绩效管理的需求,其强大、灵活的业务建模能力和高效实时计算引擎也能快速适应业务的实时变化和精细化管理的性能要求,最终助力企业建立了以财务预算为基础,覆盖集团、工厂及各部门的预算管理系统,建立起关键指标监控与自动化分析体系;并可利用强大的分析能力来增强预算过程的管控和纠偏,确保经营目标的落实,并建立了多维度的业财融合的预算分析能力。

再以某全球领先的电子制造厂商为例,IBM业财一体化平台助力其构建跨部门的产销协同系统。该企业原先的供需计划周期对于业务来说太慢,同时主要靠Excel手工编制,信息未集中化,无法快速进行多版本模拟测算,也无法依据市场状况进行快速更新。IBM的业财一体化平台将企业计划、预测等环节打通,在同一个平台上协作沟通,提供模拟测算能力,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应变能力并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运营和财务的联动,通过全链条的可视性有效降低了成本。同时,多场景、多版本的模拟也为需求、供应等发生变化的实时场景模拟和分析提供了决策支持。最终,提高了企业的信息可视性、及时性与一致性,减少了库存与呆滞料,改善了现金流管理,企业对市场状况的反应和预测也更快速、更准确。

推动企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财务管理者也是责无旁贷,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求索,凭借敏捷的工作理念、卓越的服务文化、不断加强的员工技能,以及对混合云平台、智能工作流、人工智能和企业绩效管理系统(EPM)等新兴技术的采用,推动企业向无边界的数字化与智能化企业迈进。

Tags: 企业活动

其他资讯

信息技术

HDC 2025:开发者搭上“鸿蒙快车”,鸿蒙生态加速前行

2025年6月24日
信息技术

阿里云于澳门举办科技赋能 共赢未来 AI工作坊 助力澳门构建本土AI生态圈

2025年6月17日
信息技术

微软2025 营销峰会:AI驱动广告创新,赋能中国品牌价值跃升

2025年6月10日
信息技术

澳门新福利巴士与钉钉签约 共创智慧交通服务

2025年6月7日
信息技术

英迈中国与焱融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 共筑 AI 算力存储新生态

2025年6月6日
信息技术

AMD联合生态伙伴启动中国行业生态共建计划,共拓企业级市场新机遇

2025年6月5日
<简体> <繁體>

百胜中国设立一亿元“一线员工创新基金”

2025年6月21日

...

共启新程!太重集团与康明斯达成战略合作

2025年7月3日

...

HDC 2025:开发者搭上“鸿蒙快车”,鸿蒙生态加速前行

2025年6月24日

...

斯凯孚中国2025上半年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 共探制造业破局之要

2025年6月10日

...

立邦中国与金基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筑品质人居新标杆

2025年6月27日

...

礼来北京创新孵化器成功举办首场创新生态圈活动,携手业界共促创新

2025年6月12日

...

英特华管理合伙人Eduardo Morcillo荣获“华业”大中华区年度卓越并购顾问

2025年6月17日

...

玫琳凯荣膺“年度影响力品牌”大奖,三十载深耕中国市场获行业认可

2025年6月20日

...

丹纳赫助力中国药科大学概念验证训练营成功启航,共探科研转化新路径

2025年6月28日

...

巴斯夫中国携手国轩高科、中国燃气、巴斯夫杉杉启动战略合作,共筑新能源产业链生态

2025年6月7日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于促进全球跨国公司、机构在华贸易、投资与业务发展;促进大中华区业务交流与合作;关注最新企业动态和行业趋势;分享经营与管理经验;传播卓越理念,为各方在华取得商业成功,促进可持续发展、友好交流贡献力量。

联 系 我 们 | CONTACT US

商务合作联系: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体资讯联系: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资源联系:  hr#apac-business.com

* (替换# 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Copyright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沪ICP备2022016631号-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页
  • 可 持 续 发 展
  • 投 资
  • 市 场
  • 合 作
  • 创 新
  • 人 事
  • 观 点

Copyright © 华业网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沪ICP备2022016631号-2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