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兩會上,“數字經濟”成為熱議的關鍵詞,並連續6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釋放數據要素潛力,更好賦能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生活”。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雲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數字經濟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我們要加速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更好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數字技術的加速應用推動了產業全面的蓬勃發展,對於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農業產業起到了關鍵的促進作用。
在數字經濟背景下,物流產業模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構建合理的農業物流生態圈,成為推動我國農業物流體系轉型的有效舉措,為城鄉之間的全要素流通及鄉村振興的有效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產業數字化轉型助力縣域經濟高效發展
近年來,我國縣域商業發展迅速,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總的看,縣域商業發展依然滯後,商品和服務供給不足,與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大力發展縣域富民產業,支持大中城市疏解產業向縣域延伸,引導產業有序梯度轉移、大力發展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促進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創業。物流產業在縣域經濟發展中所起到的流通作用,可以很好地協助縣域產業的建設和發展,推動縣域商業建設實施行動,促進農村消費擴容提質升級。以日日順供應鏈為例,作為海爾旗下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及場景物流服務提供商,日日順供應鏈以數字化為基礎的業務運營管理模式有效整合各類資源,依託超6000個合作服務網點實現了末端用戶送裝服務可觸達全國超過2840個區縣,區縣覆蓋率可達99%。通過構建到村入戶、送裝同步的服務網絡,為農村消費、縣域消費的結構型轉化和數字化升級提供了基礎。
在縣域及農村地區,數字化物流體系的建設,有利於構建“產、運、銷、服”一體的供應鏈,不僅能夠根據數據布局產地倉,實現就地配送,還能夠有效調整冷鏈,減少農產品損耗。數字化升級,體現在物流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從數字化流通平台,到智慧化物流中樞,再到老百姓手中的電商系統,無一不是數字化升級的體現和重要抓手。坐落在青島市即墨區的日日順供應鏈智能無人倉,具備每日自動進出庫大件商品超過2萬件的能力,倉內的全景智能掃描站、關節機器人、龍門揀選機器人等多項定製的智能化設備可以24小時不間斷作業,通過應用5G和視覺識別、智能控制算法等人工智能技術,極大提升倉儲作業效率,可以更好地支持物流服務在城鄉之間產業上行、下行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構建農業物流生態圈 促進產業穩步融合發展
構建適應當前的農業物流生態圈,本質是要在產前、產中、產後各環節主體之間通過流通形式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健康聯結模式,需要產業全鏈條、各環節的相互作用和共同進步。對於農村的消費者,打通鄉村物流末端單元,提升快遞末端服務水平,是農村消費升級的重要表現和路徑;對於農村的電商創業者,合理、便捷、高效的攬收和運輸能力,是其實現農產品上行的基礎保障和必要條件。
與此同時,伴隨着創新技術和產業融合發展水平日益提升,農村物流的優化已經不限於打通“最初和最後一公里”了,如何在農村消費場景上做到更優質的體驗,成為產業和消費者更關注的話題,這也是日日順供應鏈一直在深耕和探索的方向,在向終端消費者交付產品和服務的過程中,通過互動及溝通進一步挖掘終端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持續滿足用戶不斷迭代的體驗需求,將供應鏈及物流服務終點轉變為創造用戶新消費的起點。讓“場景物流”深入到鄉村,既要實現更廣泛區域的服務觸達,更要直面農村居民的個性化需求,考驗了物流服務商的時效把握能力、送裝交付能力以及場景方案定製能力,而日日順供應鏈對於消費者體驗的極致追求,以及其所構建的到村入戶、送裝同步的服務網絡則是對這個難題交出的高水平答卷。
農產品流通損耗大,高成本農產生鮮等商品存在着易損壞、易腐爛的特徵,完善的物流體系至關重要。在推進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的背景下,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需求大幅增加,對於冷鏈物流的體系構建的要求也將更加複合。除了倉儲與配送,數字化增效、農產品溯源、供應鏈資源嫁接等,都成為冷鏈樞紐的增值功能。日日順供應鏈搭建冷鏈服務平台,覆蓋產銷端交互、訂單共享共配、全程信息化溫控,用數字化管理的方式,為供應鏈首尾兩端的客戶及用戶提供服務:為城市消費者解決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產品保鮮問題,為農村創業者提供“一體化、可追溯”的商業服務平台。
新時代背景下 鄉村物流產業發展新機遇
提升農業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是十四五時期農業現代化的重要任務。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變化與創新,強化農業產業鏈供應鏈的協同協作能力,是提升我國農業產業競爭力的重要舉措。這樣的時代背景,也為物流產業發展帶來了新局面、新要求、新機遇。
一方面,要推動完善物流標準體系的建設。隨着互聯網企業跨越式發展,數字經濟展現出強大生命力,零售電商、物流快遞、社區團購等互聯網業態發展迅猛,但網點供給總體不足、城鄉分布不合理等仍需要採取有效措施。為此,全國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霍學喜提出鄉村快遞行業發展是關係農村居民民生的重要產業,地方政府應進一步提高對物流快遞行業體系建設和規範監管重要性的認識。
我國對於物流行業的標準體系建設正處於持續完善的過程中。早在2016年,日日順供應鏈依託行業經驗及自身優勢,聯合中國標準化協會制定並輸出了《居家大件智慧物流全流程服務規範》,引導物流及供應鏈服務商在消費場景下輸出高品質及規範化的服務。此後相繼落地實施的《電子商務第三方倉儲服務管理規範》、《電子商務冷鏈物流配送服務管理規範》等一系列的國家標準,也進一步對貨物存儲、設施配置和冷鏈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另一方面,要積極推動產業人才建設。以人為本,充分發揮每一個“個體”在產業鏈中的作用。對此,針對終端一線服務人員,日日順供應鏈提供從課程、實訓、認證到就業創業的全生命周期的產教服務,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幫助服務人員掌握更多專業技能,實現個人收入及價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