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業網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業

訪談:斐石中國合伙人邢亮

by Anthony Huang
2024年3月29日
A A
過去的一年對於國際知名律師事務所,斐石中國合伙人邢亮來說是忙碌的一年。 作為一名資深跨境投資與併購專長的律師,他主導並參與了多個重大的跨境投資併購項目,其中包括英國Morphy Richards Limited(摩飛)與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併購交易,以及中船重工龍江廣瀚燃氣輪機有限公司與MAN Energy Solutions的燃氣輪機業務收購項目。 近日,Greater China Business 有幸邀請邢亮先生參與訪談,邢先生分享了他對於當前跨國投資環境與行業發展的一些看法。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近年來,跨國公司在中國業務剝離,資產出售的交易有所增多, 您此前也幫助一個國際知名品牌完成了其中國資產的剝離。 請您談談企業在進行業務出售/剝離的交易中會面臨哪些挑戰? 在保護出售方企業的(品牌,技術, 資產)等方面有哪一些重要的考量因素?

邢亮:以往我們參與的更多是企業股權類的收購,資產剝離項目相對較少。然而從疫情期間開始,無論是國際層面還是國內層面,都湧現出了越來越多的資產剝離項目,而且這個趨勢還在持續。一方面是一些國際企業剝離與主營業務不相關的業務,以便有更好提高企業財務表現和更加聚焦主營業務,另一方面也與企業投資方面和投資國別的轉變有關。跨境併購的複雜程度和持續時間比之國內交易更加複雜,除了傳統商業談判以外,各方還要就有關政府審批,資金出境,稅務設計,人員轉移等問題開展深入討論。這對從事跨境併購項目的中國律師來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我們需要具備非常優秀的商務英語能力,同時必須熟悉國外的投資法律和商業慣例,另一方面也需要扮演好橋樑的角色,協助中國和外國企業更加地互相了解對方的商業需求和慣例。

 

GREATER CHINA BUSINESS: 全球地緣政治大變局下的中國經濟與法律環境也在持續變革,近年來也新出台或修正了多項法律法規,未來可能還會有一些新的變化。 您覺得企業在華投資、合資、併購以及商業運營中面臨哪些法律與合規方面的風險?

邢亮:平心而論來說,目前中國的投資環境和法律透明度比起很多所謂西方國家都要更加公開,透明和高效。在中國只需要幾周就可以設立好一家外資企業,這在目前歐美國家無法比擬的。我們看到在疫情封控解除後的一年多時間裡,中國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吸引更多外國人來中國旅遊訪問,更多外國企業來華投資和商務洽談。 當然,中國市場競爭的殘酷程度是很多其他國家所沒有的,我認為外國企業來華投資也需要對中國市場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從法律和合規的角度,需要了解和重視一些新湧現出來的法律法規,例如新公司法,個人信息安全的有關規定等。

 

GREATER CHINA BUSINESS: 中國企業“走出去”海外投資與併購一直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 企業在文化、法律等方面主要面臨哪些挑戰? 從您的觀察和實踐經驗來看,中國公司在哪些方面需要從走出去的一開始就應該做好準備? 能否分享一些過往案例中的經驗與教訓?

邢亮:我們協助過很多中國的出海業務,無論是新設公司和廠房,還是併購。我們發現很多中國企業幾乎都會犯的同一個錯就是簡單認為中國的成功經驗可以完全複製到海外,而這樣做的後果往往是造成後期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來糾正和彌補自己的錯誤認識。事實上,無論是歐美髮達國家還是東南亞,墨西哥這些新興國家,每個國家的法律制度,風土人情都不一樣。中國企業出海,首先需要的是了解和熟悉當地國家的法律法規,而不是想當然的希望將中國的模式簡單照搬到所在國家。中國企業不能只看到出海所帶來的盈利性的提高,而對於去海外投資所需要花費的各項成本,特別是合規成本不予重視。

因此企業在出海前,需要對所在國的法律,財務,人力資源,稅收等環節都充分了解和熟悉。在必要的時候,必須捨得花錢聘請專業的服務機構為企業出海保駕護航。

訪談:斐石中國合伙人邢亮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能否簡單介紹一下斐石的業務領域以及專長,能否談談近年來你們在全球以及中國參與的一些項目中的觀察與體會?

邢亮:斐石律師事務所成立於1835年,是一家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在全球最熱門的領域內有着豐富業務實踐的大型國際律師事務所,充滿活力且具有前瞻性。斐石目前在英、德、法、意、美、比、盧、荷、西、奧及中國的北京、上海、廣州共開設了26個辦公室,擁有超過三百名合伙人和近兩千名專業律師,並仍在迅速擴張中。北京斐石律師事務所成立於2008年,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個辦公室和超過40名專業律師。與其他國際律師事務所不同,斐石中國辦公室在中國擁有自己的執業許可證,可以在中國法律的所有領域執業。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我們斐石中國辦公室的定位,那就是我們希望把斐石中國辦公室打造成一家專註於跨境業務的精品律所。我們擁有很多歐美跨國企業的客戶,為他們提供在中國的法律服務。同時,也正是因為我們海外平台的存在以及我們可以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務的優勢,近年來斐石中國辦公室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客戶,為他們的出海業務提供全程法律服務。

我們認為中國企業的出海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並且會不斷擴大,因此企業就更加需要選擇好專業的服務機構為其出海業務保駕護航。

 

GREATER CHINA BUSINESS: 邢律師,您是一位從業近二十年的資深律師, 能否分享一些您個人與法律的緣分和情懷?在您這麼多年與國內外眾多企業家、管理者、法律同仁的共事經歷中,能否分享一些特別的經歷和感悟?

邢亮:在我從事法律職業的初期,正是中國經濟處於高速發展的時代,經濟的快速發展也給了中國律師更多嶄露頭角的機會,事實上目前中國的一批紅圈所也正是在那個時代快速崛起的。我非常榮幸,從國外畢業後就有機會進入一流的國際所工作,並且參與了很多有影響力的跨境項目。年輕時候的經驗積累也為我後面的職業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不過花無百日紅,人無百日好。從疫情開始,整個律師行業都經歷非常困難的時期,很多律所的發展都受到很大的衝擊。其實一個行業的發展和人的經歷是類似的,不可能永遠快速發展,也會經歷低谷和衰退。我覺得在這個階段,律師第一要選擇一個符合自身特點的職業軌道,不能再在傳統領域依靠低價競爭,其次是需要學習新的知識,無論是法律知識還是其他行業知識,事實上律師就是個需要不斷學習的行業,單純依靠以往的經驗是不夠。我也希望所有的律師朋友能夠在低谷中磨鍊自己的意志和技能,在下一個經濟上升期到來的時候,有能力把握新一波的增長。

Tags: 觀點

其他資訊

化工

阿克蘇諾貝爾攜手阿科瑪、巴斯夫,推動建材粉末塗料低碳轉型

2025年9月12日
綜合工業

西門子攜手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建蘇州薩里大學(籌)先進制造學科

2025年9月12日
綜合工業

康明斯在上海正式啟動全球分撥中心新址

2025年9月9日
信息技術

博世與阿里巴巴深化戰略合作,以人工智能賦能數字化創新

2025年9月3日
信息技術

BOSCH與阿里巴巴深化戰略合作 以AI賦能數字化創新

2025年9月3日
消費

松下電器中國共創加速計劃 第一輪合作夥伴選定!

2025年9月2日
<簡體> <繁體>

vivo與蔡司深化戰略合作關係 共同探索多元影像產品生態

2025年8月22日

...

光華與合匯採用巴斯夫的產品碳足跡計算方法

2025年8月28日

...

科技點亮夢想:青少年信息素養大賽選手走進高通聯合創新中心

2025年8月26日

...

小鵬汽車與大眾汽車集團簽訂擴大電子電氣架構技術戰略合作的協議

2025年8月16日

...

BOSCH與阿里巴巴深化戰略合作 以AI賦能數字化創新

2025年9月3日

...

巴斯夫向衛藍新能源交付首批用於半固態電池的創新正極材料

2025年9月2日

...

聯合利華全國首個全品類食品工廠投產,打造智能製造與供應鏈協同新樣板

2025年8月16日

...

蘇州富美實植物保護劑有限公司成功入選2025年度農藥行業綠色工廠名單

2025年8月30日

...

嘉吉再生農業研究項目圓滿收官,中國首個再生農業研究院落地河北大名!

2025年8月27日

...

英邁中國與HPE達成戰略合作,為中國IT基礎設施領域注入新活力

2025年8月22日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於促進全球跨國公司、機構在華貿易、投資與業務發展;促進大中華區業務交流與合作;關注最新企業動態和行業趨勢;分享經營與管理經驗;傳播卓越理念,為各方在華取得商業成功,促進可持續發展、友好交流貢獻力量。

聯 系 我 們 | CONTACT US

商務合作聯繫: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體資訊聯繫: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資源聯繫:  hr#apac-business.com

* (替換# 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滬公網安備 310114020101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