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吉利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吉利控股”)舉行以“智慧、盡責與自然受益”為主題的發布會,發布了2023可持續發展報告,並圍繞碳中和、自然和價值鏈責任等主題展開圓桌論壇,共同探尋促進與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新策略、新路徑。
作為國內率先承諾向自然受益商業模式轉型的車企,吉利控股通過此次發布會分享了可持續發展戰略行動和階段性成果,搭建包含行業組織、投資者、學術機構以及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夥伴的橋樑,共同為行業可持續發展助力。現場,吉利汽車集團與首鋼股份簽署《汽車鋼材循環經濟與閉環回收價值體系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協力推動汽車鋼材生產、使用和回收的全鏈路優化,實現汽車鋼材的高效循環利用及資源價值最大化。
圍繞碳中和目標,積極推進可持續變革
作為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成員,吉利控股制定了2045 年實現全鏈路碳中和的總體目標,致力於打造具有韌性、負責任且可持續的零碳變革價值鏈,從碳減排、碳利用、碳管理三大領域,積極推進“三零”願景,即零碳變革、生態零負擔、零傷亡,探索適用於汽車產業及出行領域的中國特色碳中和實現路徑。
圍繞碳減排,吉利控股大力推動新能源出行,2023年實現總銷量約279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超98萬輛,新能源滲透率達35%;在產品端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車輛生命周期全價值鏈,新材料、新技術、新理念,低碳與循環利用成為車型研發的重要方向;在生產端,17個製造基地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3個製造基地獲評“零碳工廠”,沃爾沃台州工廠成為沃爾沃汽車中國區首個氣候零負荷工廠;在運營端大力推廣新能源低碳車輛在吉利物流體系中的使用,優化運輸模式,減少物流運輸環節的碳排放。
在碳利用方面,吉利控股深耕綠色甲醇生態,全球首個十萬噸級綠色低碳甲醇工廠於去年正式投產,每年可生產11萬噸甲醇,直接減排二氧化碳16萬噸。去年,吉利還助力杭州亞運會,在全球首次使用廢碳再生的綠色甲醇作為主火炬燃料,實現循環內零排放,為打造史上首屆碳中和亞運會貢獻力量。
圓桌論壇:企業該如何圍繞ESG在產業轉型中應對變化
碳管理層面,吉利通過建設內部碳管理體系,以及自主開發碳管理信息平台兩大抓手,持續提升碳績效。自主研發的數智化碳管理平台“吉碳雲”進行了版本迭代,已應用於產業鏈上下游1669傢伙伴,共建碳減排生態。同時,吉利也協助地方政府聯合打造了一套創新的城市公共領域零碳交通示範方案,並推廣到同行業的夥伴,共同分享碳管理經驗。
攜手多方開放合作,共創可持續的共享價值
可持續發展不是選答題,而是必答題。吉利不僅自身積極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也主動發揮產業帶動作用,攜手供應鏈、合作夥伴、全球員工,共同踐行社會責任,共創行業可持續發展價值。
吉利控股積極發揮鏈主企業的引領作用,在2023年更新《吉利供應商行為準則》,並通過自主研發的吉溯雲區塊鏈溯源平台推動供應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及關鍵原材料溯源,帶動上下游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吉利控股持續落實“人才森林”培養戰略,投入員工培訓資金總額約7600萬元,支持員工職業發展和學歷提升,實現個人價值與企業發展的雙贏;以開放姿態,深化跨行業合作,吉利控股在2023年與DRB-HICOM集團、天齊鋰業、雷諾集團等建立戰略協作,加速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的革新步伐,推動全球汽車價值鏈的綠色與公平轉型。
極氪徐云:可持續發展戰略安全出行領域亮點解讀
作為一家負責任的企業,吉利認為堅持綠色低碳發展,要以更高安全標準的產品與服務,為所有道路參與者創造安全放心的出行環境,推動智能出行“零事故、零傷亡”,旗下多款車型獲得中國C-NCAP和歐洲E-NCAP五星認證。截至 2023年底,吉利共有 40 余家下屬公司通過ISO 9001:2015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覆蓋汽車產品設計開發、製造、物流運輸及零部件設計開發服務等過程;15家製造基地通過IATF 16949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持續加強合規建設,牢鑄可持續發展基石
自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出以來,吉利控股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徹到企業發展的方方面面,圍繞“守正合規、依法治理”,將法律與道德的準繩深植企業血脈,不斷為合作夥伴、客戶創造長期價值。2023年,吉利通過完善治理結構與合規體系、開展全面合規風險識別與評估,確保全員踐行誠信合規。作為參與全球競爭的企業,吉利控股把握雙循環契機,強調全球合規,遵守各國法律制度,尊重各國社會文化,做依法誠信的表率,公司治理水平逐年精進,與全球合作夥伴實現合作共贏的同時,為中國汽車贏得全世界的尊重。
踐行綠色低碳,助力轉型發展。隨着吉利可持續發展戰略逐步落地,不僅對吉利及下屬各業務單元產生積極影響,也將不斷助力“人、產業、社會”的共同繁榮。吉利願意與行業夥伴一起,堅定可持續發展戰略遵循,與所有利益相關者並肩同行,共建低碳可持續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生態,為全球碳中和、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