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品牌數據與分析公司凱度集團發布“2022年凱度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排行榜,14家中國品牌入選。其中,海爾作為全球唯一物聯網生態品牌連續4年上榜,品牌價值持續攀升,排名全球第63位。
榜單發布之際,凱度集團大中華區CEO暨凱度BrandZ™全球主席王幸通過視頻連線,採訪了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雲傑。
以下為訪談實錄(有刪減):
一、關於海爾品牌價值增長的驅動因素
王幸:海爾品牌價值增長背後的驅動因素是什麼?品牌能為企業增加哪些價值?
周雲傑:品牌價值增長的驅動因素,我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人對品牌的貢獻價值是最大的。品牌的背後是“人”。過去,企業的員工為品牌創造價值。現在,消費者變成產消者,成為品牌創造的直接參与者。
第二,生態驅動海爾品牌價值持續增長。海爾集團創始人、董事局名譽主席張瑞敏先生提出“生態品牌”發展理念,推動企業向生態化轉型,利益攸關方變成價值創造的主體,也成為品牌創新的主體。
所以,從“人”的內涵的變化,到生態化的轉型,都對海爾過去一年的品牌價值提升起到很大的拉動作用。
品牌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對企業的作用不言而喻,它永遠在用戶的心中、員工的手中。
二、關於品牌建設三要素
王幸:打造一個強大的品牌,需要考慮哪些因素?未來的品牌建設,生態品牌會在裡面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周雲傑:我認為打造品牌要考慮的要素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品牌一定要有高品質。企業必須為用戶提供高質量、高體驗的產品、服務及解決方案,這是打造品牌最重要的因素。
第二,品牌一定要有時代性。當用戶需要一個更好的場景體驗的時候,品牌就需要從產品品牌調整為場景品牌。也就是品牌一定要根據時代的變化不斷進化演進,這是我們從產品品牌到場景品牌、生態品牌轉型的重要原因。
第三,品牌一定要有品牌文化。沒有強大品牌文化支撐,品牌是走不長遠的。只有建立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企業文化,品牌才會真正走得長遠。
過去,海爾打造的海爾、卡薩帝、GE APPLIANCES、Monogram、FISHER & PAYKEL、AQUA等品牌,都是根據全球不同區域的用戶需求,推出的產品品牌。
現在,我們推出場景品牌三翼鳥,給用戶提供的不是單一的產品,而是場景解決方案,比如家裡的客廳、廚房、卧室等場景空間的解決方案。
未來,我們會變成生態共建的生態品牌,也就是生態品牌卡奧斯。卡奧斯鏈接企業上下游以及生態各方不斷迭代用戶體驗,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同時也給生態方創造更多生態價值,達成最佳供需匹配,形成良性市場。
三、關於海爾的發展戰略
王幸:海爾整體的企業戰略,什麼是關鍵的發展引擎?
周雲傑:圍繞“做時代的企業”這個戰略主線,海爾正根據時代和用戶需求的變化,從智慧家電向智慧家庭、智慧社區、智慧城市不斷發展。
過去,海爾是為C端用戶提供服務的服務商,現在也建立了To B、To G的業務和鏈群,比如智慧家庭、工業互聯網、大健康等。
海爾戰略推進的關鍵引擎,就是全球首創的人單合一模式。在這一模式下,海爾始終堅持“人的價值最大化”,讓每個“人”都變成價值創造的主體,在為用戶創造價值的同時實現自身價值。同時,人單合一模式也不斷推動海爾生態的持續演進。在這個生態中,海爾與生態方共同參與價值創造和增值分享,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四、關於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
王幸:在企業的自主創新上,企業應該關注什麼呢?
周雲傑:科技創新對企業來講是至關重要的,抓好科技創新要解決好三個關係。
第一,解決好創新鏈與人才鏈之間的關係。做好科技創新就必須建立開放的人才體系。海爾在全球建立了10+N的創新體系,擁有2萬多名科技人員,吸引了眾多領域的一流科學家。他們依託海爾全球各地的研發體系,持續為用戶創新,創造更好的體驗。
第二,解決好創新鏈與產業鏈之間的關係。創新成果如果不能實現產業轉化,就只是實驗室里的文件或者圖紙。海爾通過建立鏈群聯合體,把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打通,讓科研成果能夠在短時間內產業化並推向市場。同時,根據用戶的反饋,海爾再迭代科技創新方向,創造出更好的用戶體驗,這樣就很好地解決了創新鏈與產業鏈之間的關係。
第三,解決好應用型創新與基礎型創新之間的關係。在人單合一模式下,科研人員和用戶持續進行深度交互,開發出用戶需要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使得應用型創新能夠不斷優化迭代。而基礎型創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要耐得住寂寞,要給科研人員時間,既鼓勵創新,又建立寬容失敗的企業文化。
我認為解決好這三個關係,對把握科技創新戰略方向、加速企業自主創新非常重要。
五、關於海爾的可持續發展
王幸:海爾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有哪些計劃?
周雲傑:我認為,可持續發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品牌的可持續發展;二是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三是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第一,品牌的可持續發展,也就是品牌能夠根據時代的發展持續進化。當前,用戶需要的不再是單一功能的產品,而是需要生活場景的解決方案。所以,海爾的可持續發展首先是適應時代和用戶需求的變化,從產品品牌向場景品牌、生態品牌進化。
第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是企業要打造開放的生態平台,為用戶、員工以及社會持續創造價值。企業要可持續發展,就要變成一個平台型、生態型的公司。過去企業關注的是如何為用戶生產出更好的產品,現在更要關注的是通過科技創新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生活體驗。
因此,企業要搭建一個創新的平台、創業的生態。過去企業提供的是有形的產品,而現在企業要轉變為培養創業家的平台,讓更多的創業家從企業中湧現出來,持續為用戶創造價值。我認為這樣企業才會有持續性,才能成為一個生態型的企業。
第三,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建設生態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的企業。海爾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加速推動綠色生態產業發展,率先在青島建立廢舊家電回收、拆解、再生基地,為整個行業提供拆解服務。在碳排放方面,海爾建立了能源管理平台,既給海爾的全球園區提供服務,也為社會上的其他園區提供服務。此外,海爾還在包括減碳技術、零碳技術甚至負碳技術等綠色發展領域進行了前瞻的布局與投資,希望能夠為社會綠色發展做出貢獻和價值。
六、關於海爾未來的期望
王幸:海爾未來的品牌和發展,有什麼樣的期望和要求?
周雲傑:第一,希望海爾變成一個全球用戶都認可的品牌。通過本土化更好地推進全球化,不管在任何國家和地區,提到海爾大家都認為是當地引領的品牌。
第二,希望海爾能夠去掉家電品牌的標籤,變成一個蓬勃發展、生生不息的生態化企業。
第三,希望海爾能夠吸引更多有才華的人,每個人在這個平台上都可以快樂地工作,快樂地成長。
王幸:我們非常期待,希望海爾成為真正本土化的全球品牌,生態化的企業,能吸引全球頂級人才。我們再次祝賀海爾能夠連續4年入選“凱度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恭喜周總,也恭喜海爾,繼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