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華通訊社聯合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聯合主辦的2023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上,娃哈哈憑藉在創新築建綠色、責任書寫大愛、數字規範治理等方面的優秀表現,於分論壇“ESG實踐在中國研討會”上入選“2023企業ESG年度特別案例”。
近年來,娃哈哈積極開展綠色低碳布局,在智能化、清潔化、精細化等多維度,從研發、生產、銷售等全鏈路探索綠色低碳發展。
今年,娃哈哈積極打造“無廢工廠”與“未來工廠”,探索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以數據驅動綠色生產,目前娃哈哈大健康產業基地獲評浙江省首批“無廢亞運細胞—無廢亞運工廠”示範點、浙江省百優“無廢城市細胞—無廢工廠”榮譽稱號;娃哈哈文成智能化飲料生產基地入選“浙江省未來工廠試點”“工信部2023年度智能製造示範工廠”。
此外,娃哈哈積極推動光伏能源的探索,加速光伏設施建設。在喬司基地、海寧基地、文成基地等38個生產基地建設了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總裝機容量約為111.58MW,總發電面積相當於364個標準足球場,每年可發電9673萬度,總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均處於同行業前列水平。娃哈哈穩步推進多能互補、化石能源與新能源的優化組合,進而建立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低碳綠色用電體系。
娃哈哈海寧基地光伏裝置鳥瞰圖
不僅如此,娃哈哈還將綠色低碳融入生產環節。首先從生產源頭上減廢。加強綠色採購,形成綠色供應鏈,倡導供應商供應材料的包裝回收和循環利用;把綠色無廢理念融入產品設計,對易產生固體廢物的包裝耗材實現減量;通過推廣使用可循環包裝產品和物流配送器具,減少生產周轉環節的固廢產生。其次在生產技術上降廢。近幾年,娃哈哈一直在持續開展節能減排的技術改造,包括制罐、制瓶、制蓋、套標、包裝用紙箱、包裝用裹膜、封箱用膠帶等;通過工藝優化、設備技改、生產效率提升等實現清潔生產、綠色生產,進一步提高原材料、能源等利用效率,讓單位材料產生更大的價值,同時減少生產中間環節各類材料的損耗,從而減少工業固體廢物的產生。
家文化、振產業、助教育、扶危困,四位一體踐行大愛無疆
娃哈哈踐行“凝聚小家,發展大家,報效國家”的“家”文化,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始終將員工的幸福生活放在重要位置,堅持每年漲工資,讓員工最直觀地享受企業發展成果。同時興建員工公寓,解決住房問題;打造“職工之家”“文化俱樂部”,創造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搭建學習發展平台,鼓勵勤勞創新致富。
在多年的經驗總結下,娃哈哈探索出了極具特色的產業振興之路,通過“造血”助力當地發展。截至目前,娃哈哈先後在17個省市的欠發達地區,投資87億元建立了76家分公司,解決近13000人就業問題,帶動相關產業年新增產值100億元,拉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成為鄉村振興的實踐者和引領者。
從校辦工廠起家,娃哈哈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對於資助教育事業始終傾盡全力、盡己所能,至今對教育事業的資助已達4.8億元。截至2023年,娃哈哈向“春風行動”的累計捐贈金額達1.346億元,幫助超5萬名困難學生圓“大學夢”。
矗立在西子湖畔的春風行動紀念碑
值得一提的是,發展三十六年娃哈哈堅持走在扶危濟困第一線,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累計公益捐贈7.3億元。2008年“5•12” 汶川大地震,娃哈哈向災區捐款捐物共計超1500萬元,同時為災區群眾提供1500個就業崗位,幫助災區渡過難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暴發,娃哈哈捐贈現金1000萬元及百萬瓶價值超800萬元的飲用水、八寶粥等,支援戰“疫”。2023年8月,河北涿州災情牽動人心,娃哈哈緊急從臨近工廠調撥48000瓶純凈水,送至當地群眾安置點及受災社區,助力保障受災群眾的飲水安全。
快速化、高效化,數字賦能打造現代化企業治理體系
據了解,娃哈哈的組織架構實現了“龐大組織”與“高效決策”的融合,保障決策高度迅捷化。
完善的組織架構實現了管理的“快速、高效”,通過“敏捷團隊管理、微組織建設、自主信息化、崗位流程及責任制改造、風險防控能力、應急響應”等舉措不斷提升響應速度。娃哈哈建立特有的對問題和信息源快速反應機制,對“供方信息、生產信息、員工信息、經銷商信息、顧客信息、危機信息”等進行快速處理。
娃哈哈建立了以“嚴格高效、合作共進”為原則的執行力管理系統,開發“指令信息系統”,明確完成期限、完成目標及責任人,各條線設立督辦專項負責,定期召開執行協調會,推動各項工作高效落地。
未來,娃哈哈將堅持深耕主業,始終走在綠色低碳、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建立健全的ESG體系,精準洞悉企業發展與國家發展的相互作用,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不忘使命與擔當,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