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首屆禮來免疫峰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有超過250多位國內知名風濕免疫領域專家蒞臨此次峰會。會議期間,禮來製藥與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NCRC)共同表示了對未來可能達成更多合作意向的期望。雙方旨在攜手助力我國風濕免疫學科的建設,以期未來能更好地提升風濕免疫疾病診療水平,造福更多中國患者。
此次禮來製藥與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NCRC)攜手展望未來可能達成更多合作意向的目的是,禮來有意於依託NCRC強大的數據平台和專業力量,進行真實世界研究等學術合作,以幫助醫生了解中國風濕免疫疾病的現狀、患者分布、治療手段和未滿足的醫學需求;助力政府了解患者疾病診治情況、結果和費用等信息,從而制定政策以合理分配適用的醫療資源;通過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並幫助中國患者實現健康護理目標和健康生活,改善風濕免疫疾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我國風濕免疫科臨床水平參差不齊 改善疾病診療現狀迫在眉睫
據數據顯示,中國至少有2億多風濕免疫性疾病患者[1],其中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有500多萬[2],銀屑病患者約有600萬以上[3]。據報道,面對如此龐大的患者群體,我國各地方風濕免疫科臨床水平卻差別較大,有的醫院甚至沒有建立風濕免疫科,全國風濕免疫專科醫生只有6000多名[4]。
風濕免疫疾病的防治任務異常艱巨,針對這一現狀,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表示:“近年來,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下,風濕免疫科在學科建設、臨床研究和學術交流都已取得了重大進展。2019年10月,衛健委辦公廳制定印發了《綜合醫院風濕免疫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文件,要求所有的三級醫院都要建立風濕免疫科,有條件的二級醫院也要建立相應的風濕免疫科,這一舉措着實有利於我國風濕免疫事業長足的進展。”
曾小峰教授強調,風濕免疫患者只有在專業的科室、專業的風濕免疫醫師的規範診療下,才能得到早診早治,緩解病情,將致殘致死率降到最低。同時,他希望在衛健委的引領下,全國各大權威機構、企業攜手,整合各方力量與資源,培養大批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醫師隊伍,推進我國風濕免疫科的全速發展,以滿足我國風濕免疫患者的健康需求。
培養專科醫師診療水平 加強新葯研發力度 解決患者未被滿足的需求
除了風濕免疫疾病患者與專科醫師之間數量不平衡這一現象,患者臨床緩解率較低、接受規範化治療程度不高、護理狀態不佳,因而導致患者身體機能、生活質量和社會參與度的下降,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這些都成為了我國風濕免疫科所面臨的挑戰[5]。
“風濕免疫病是與自身免疫系統相關的一種慢性疾病,存在發病率高、致殘率高、認知率低的現狀,其疾病負擔並不亞於腫瘤患者,因此及時得到規範診治和提高藥物可及性至關重要。”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李夢濤教授補充道:“如果患者無法早期接受規範治療,病情無法得到控制,直到殘疾喪失工作能力再進行治療,將帶來更大的經濟負擔。因此,在積極培養專科醫生診療水平的同時,全面提升患者疾病認知度也不可忽視。”
李夢濤教授相信在政府及社會各界的不斷關注及支持下,加快臨床和研發領域的發展,積極鼓勵創新藥物的引進,將給風濕免疫科的診治帶來突破性的進展,從而儘力滿足患者需求,提升我國風濕免疫疾病患者的治療體驗及治療可能。
響應衛健委風濕免疫科建設號召 禮來製藥持續加碼風濕免疫領域
去年類風濕關節炎藥物艾樂明®和銀屑病藥物拓咨®相繼在國內獲批上市,標誌着禮來中國正式進入風濕免疫領域。對此,禮來高級副總裁、藥物發展及醫學事務中心負責人王莉博士表示:“自身免疫是禮來製藥重要的戰略治療領域之一,除了2019年獲批的類風濕關節炎藥物艾樂明®和銀屑病藥物拓咨®之外,禮來中國目前在自身免疫領域還有9個在研項目,全國163家臨床研究中心參與了自身免疫領域相關的在研項目。除了創新研發外,禮來中國也將一如既往響應政府號召,以‘科學’與‘合作’為抓手,攜手各方力量共同助力中國風濕免疫學科的建設,推動中國風濕免疫疾病診療的水平,為更多中國患者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