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埃孚傳來喜訊,其張家港底盤零部件工廠僅用14個月,就實現首個注塑裝配(IPA)穩定桿連接桿的量產。這一突破性成果不僅豐富了采埃孚的產品矩陣,更憑藉輕量化創新設計與先進工藝,為新能源汽車底盤部件升級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彰顯了采埃孚在應對新能源市場競爭中的技術創新實力。
為更好滿足新能源車輛對輕量化的迫切需求,采埃孚通過引入IPA球頭設計、複合材料連桿等創新技術,在注塑裝配穩定桿連接桿輕量化設計上實現了前瞻性技術突破,不僅進一步減輕了產品重量,還大幅優化了生產成本。
IPA球頭設計,以全塑料殼體取代了傳統金屬球頭中的金屬殼體、球座及金屬底蓋等多部件組合結構。這一設計變革帶來了多重優勢:零件數量的減少,讓生產過程中零件的管理和裝配更加簡單高效;零件重量的降低,直接助力車輛實現輕量化;生產過程的簡化,則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
複合材料連桿,採用玻璃纖維加聚酯樹脂的複合材料,在嚴格保證產品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進一步實現了減重降本的雙重目標。據測算,該IPA穩定桿連接桿比傳統產品減重超15%,在新能源汽車追求低能耗、長續航的趨勢下,具備顯著的市場競爭力。
作為深耕中國市場的重要實踐,采埃孚始終將先進產品與技術的本地化作為核心戰略,通過在張家港工廠落地IPA技術、推進複合材料部件量產等創新舉措,精準對接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輕量化需求,既實現了核心技術的本土轉化,又構建起快速響應市場的供應鏈體系,以積極應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充分展現出采埃孚強勁的創新活力與卓越的市場適應能力。
采埃孚底盤零部件產線全球負責人史蒂芬·雷徹爾特(Steffen Reichelt)表示:“穩定桿連接桿的IPA工藝是我們擴展產品組合、持續改進生產工藝並保持競爭力的重要一步。”
采埃孚底盤零部件產線亞太區負責人司劍峰也表示:“張家港是我們底盤零部件產線的重要生產基地,其首次採用複合材料設計的IPA穩定桿連接桿,是我們一家歐洲大型汽車製造商客戶的首個國產化項目,也是他們首次採用IPA及複合材料的穩定桿連接桿。”
依託采埃孚全球和亞太區資源協同,張家港底盤零部件工廠從項目啟動、產線落地,到驗收合格、順利量產,僅用了14個月的時間。該IPA產線設計產能約為每年160萬件,2026年還將有更多項目陸續量產。這不僅是張家港底盤零部件工廠自身發展的重要跨越,更充分展現了采埃孚在輕量化技術、智能化生產等方面的領先優勢,將進一步鞏固集團在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未來,采埃孚將持續技術創新,為全球客戶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