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業網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全行業 醫藥醫療

復星醫藥2021年業績穩健增長 全面加速全球化進程,創新產品收入佔比持續提升

by Thomas Chang
2022年3月23日
A A

業績亮點:
· 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90.05億元,同比增長28.70%;
· 新產品收入佔比及中國大陸以外地區和其他國家收入佔比持續提升,收入結構持續優化;
· 2021年度,包括復必泰(mRNA新冠疫苗)、漢利康、漢曲優、蘇可欣等在內的新品和次新品收入在製藥業務中收入佔比超過25%;
· 中國大陸以外地區和其他國家收入135.99億元,佔比達到34.86%,全球化運營能力進一步提升。

植根中國、創新驅動的全球化醫藥健康產業集團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復星醫藥”或“本集團”,股票代碼:600196.SH;02196.HK)公布2021年度(“報告期”)經營業績,並同期公布了《2021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在“4IN”(創新Innovation、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整合Integration、智能化Intelligentization)戰略的指導下,復星醫藥繼續秉持“持續創新、樂享健康”的經營理念,持續推進創新轉型,全面提速國際化布局,同時加強研發、供應鏈、生產及商業化體系的整合,推動企業經營質量和運營效率的提升,實現業績穩健增長。

報告期內,復星醫藥實現營業收入390.05億元,同比增長28.70%;其中,全球化運營能力進一步提升,中國大陸以外地區和其他國家收入佔比達到34.8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7.35億元,同比增長29.2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32.77億元,同比增長20.6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39.49億元,同比增長53.07%。

加大創新研發投入 持續推進創新轉型
復星醫藥以創新研發為核心驅動因素,通過自主研發、合作開發、許可引進、深度孵化的方式,圍繞腫瘤及免疫調節、代謝及消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等重點疾病領域搭建和形成小分子創新葯、抗體藥物、細胞治療技術平台,並積極探索RNA、溶瘤病毒、基因治療、靶向蛋白降解等前沿技術領域,提升創新能力。同時,通過全球研發中心對創新研發項目的一體化管理,推動創新技術和產品的開發和落地。

報告期內,復星醫藥持續加大創新研發投入,全年研發投入共計49.75億元,同比增長24.28%;其中,研發費用為38.34億元,同比增加10.39億元、增長37.17%。

製藥業務研發投入為44.86億元,同比增長22.23%,製藥業務研發投入占製藥業務收入的15.52%;其中,研發費用為33.59億元,同比增加8.91億元,增長36.10%,占製藥業務收入的11.62%。

截至報告期末,本集團研發人員超過2,800人,其中超過1,500人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約佔本集團在職員工總數的7.85%。截至報告期末,本集團在研創新葯、生物類似葯、仿製葯、一致性評價等項目超240項。

經過超過十餘年的持續投入,近三年來漢利康、漢曲優、蘇可欣、復必泰(mRNA新冠疫苗)等多個品種獲批上市並放量銷售,創新研發加速落地,推動業績可持續增長。2021年度,新品和次新品收入在製藥業務中收入佔比超過25%,收入結構持續優化。

報告期內,自研產品漢利康(利妥昔單抗注射液)實現收入16.90億元,同比增長125.33%;2020年下半年上市的漢曲優(注射用曲妥珠單抗)、蘇可欣(馬來酸阿伐曲泊帕片)於2021年內分別實現收入9.30億元和4.26億元;受益於米卡芬凈、依諾肝素鈉注射液以及上市新產品的貢獻,報告期內Gland Pharma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9.48%(根據Gland Pharma本幣財務報表)。

由復星醫藥和德國百歐恩泰(BioNTech)合作開發的mRNA新冠疫苗復必泰於2021年3月被納入港澳地區政府接種計劃,2021年9月在中國台灣地區開展接種。截至 2022年2月末,該款疫苗於港澳台地區已累計接種超2,000萬劑,助力港澳台地區建立新冠免疫屏障。

2021年 6月,復星醫藥合營公司復星凱特的奕凱達(阿基侖賽注射液)成為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為二線及以上的淋巴瘤患者帶來了持續緩解的可能性。自奕凱達上市以來,復星凱特積極探索創新支付手段,提高該產品可及性以惠及更多患者,截至2022年2月末,奕凱達已列入23個省市的城市惠民保和超過40項商業保險,備案的治療中心已達75家,並已有約百名患者進入治療流程。

此外,復星醫藥創新管線持續落地,PD-1抑製劑斯魯利單抗首個適應症高度微衛星不穩定型(MSI-H)實體瘤的上市註冊申請已被納入優先審評程序,另一適應症(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上市註冊申請也已獲國家葯監局受理。漢貝泰(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物)、怡寶(注射用人促紅素)(新適應症用於治療非骨髓惡性腫瘤患者應用化療引起的貧血)等產品獲批上市。

持續加強全球運營全能力建設 全球化運營能力進一步提升
通過前瞻性的全球化布局,復星醫藥已經初步形成了研發、生產及商業化的全球化運營體系,並且持續深耕海外市場,全面加速全球化進程。報告期內,復星醫藥在中國大陸以外地區和其他國家收入135.99億元,佔比達到34.86%。海外能力持續強化,以美國為第二總部,基本形成研產銷全覆蓋的全球化業務格局。

截至報告期末,復星醫藥海外商業化團隊超1,200人,已在美國、非洲及歐洲搭建營銷平台並實現向美國市場的製劑直接銷售,復銳醫療科技(Sisram)、Breas等醫療器械業務已覆蓋中國、美國、歐洲等主要地區,復星診斷新冠檢測試劑已在十多個國家進行銷售。報告期內,非洲首個區域性藥品分銷中心科特迪瓦分銷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業務在南蘇丹取得實質性銷售突破;印度控股子公司Gland Pharma報告期內共計13個仿製葯產品獲得美國FDA上市批准。

依託葯友製藥、桂林南葯、萬邦醫藥等已有國際化生產水平和質量體系認證,復星醫藥加速國內產線海外質量體系認證,為國內製劑出海打下堅實基礎。2022年1月及3月,復星醫藥產業先後獲MPP許可生產並向全球約定區域的中低收入國家供應默沙東新冠口服藥Molnupiravir及輝瑞新冠口服藥奈瑪特韋(Nirmatrelvir)的仿製葯和奈瑪特韋/利托那韋(Ritonavir)組合,許可生產範圍包括原料葯及成品葯,持續為全球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截至2022年1月,復星醫藥通過WHO-PQ的抗瘧系列產品總數已增至30個,其中包括26個製劑產品和4個原料葯產品,是全球通過該認證數量最多的抗瘧葯生產企業。

加速戰略升級和內部整合 推動業務實現分線聚焦
2021年,復星醫藥積極推進研發、供應鏈、生產及營銷等體系和資源的整合,以提升協同效應及運營效率,促進業績穩健增長。報告期內,核心板塊製藥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89.04億元;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9.38億元;醫療健康服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1.18億元。

報告期內,復星醫藥通過梳理製藥板塊內部優勢產能,強化供應鏈管理,加快具有競爭力的生產基地建設,推進生產端的戰略整合。並於2022年初將製藥業務升級分設為創新葯事業部、仿製葯及製造事業部和疫苗事業部,以事業部形式梳理業務邊界,加速分線聚焦。

報告期內,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業務不斷強化獨立運營能力。醫療器械板塊通過業務整合與梳理,已初步形成以醫療美容、呼吸健康、專業醫療為核心的三大業務,其中醫療美容核心平台復銳醫療科技(Sisram)在積極拓展原有能量源美容設備業務的同時,進行美容牙科、注射填充、個人護理等戰略賽道的布局,加速醫療美容生態建設。

報告期內,復星醫藥完成對醫學診斷業務的梳理,已初步實現運營一體化,匹配醫學診斷業務戰略布局,完成對蘇州百道的收購,布局病理診斷,豐富診斷業務的賽道布局。醫學診斷業務已形成圍繞腫瘤、感染、消化代謝、大生殖、心腦血管、中樞神經六大疾病領域的跨方法學的產品組合、以及同一方法學拓展到不同疾病領域的矩陣式研發思路。

深度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追求可持續發展
一直以來,復星醫藥將可持續發展作為企業運營的重要指標,連續14年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向利益相關方展現公司在社會責任領域的實踐和成果。2021年3月發布的《2020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專家委員會評定為五星級報告(卓越)。與此同時,復星醫藥持續提升ESG管理水平,推動ESG可持續發展,MSCI ESG評級由“BB”提升至“BBB”。

復星醫藥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吳以芳表示,“在新冠疫情常態化背景下,復星醫藥持續推進創新轉型和全球化全能力建設,2021年度實現業績穩健增長,收入結構持續優化。圍繞疫情防控需求,復星醫藥加快抗疫相關產品的科技創新,保障抗疫物資和戰略產品供應。面向未來,復星醫藥將繼續堅持4IN(即創新、國際化、整合、智能化)戰略,圍繞未滿足需求的治療領域積極布局新技術和產品,通過自主研發、合作開發、許可引進和深度孵化等多元化、多層次的合作模式對接全球優秀科學人才,推動創新技術和產品的開發和落地。同時,基於現有的醫療資源優勢及互聯網平台,積極探索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模式,推動醫療互聯網轉型。”

Tags: 財務業績

其他資訊

醫藥醫療

禮來與京東健康達成戰略合作 共築一站式慢病管理生態

2025年8月30日
醫藥醫療

聚焦創新葯藥學研究和質量控制,安捷倫與博銳生物開啟戰略合作

2025年8月16日
醫藥醫療

共築國際化新引擎:IQVIA艾昆緯與科興製藥達成戰略合作

2025年8月7日
醫藥醫療

強生醫療科技加碼中國戰略 構築醫療創新生態新格局

2025年8月6日
醫藥醫療

安捷倫科技任命楊挺為大中華區總經理

2025年8月1日
醫藥醫療

美敦力首次參展鏈博會,本土價值鏈驅動共創共贏

2025年7月17日
<簡體> <繁體>

科技點亮夢想:青少年信息素養大賽選手走進高通聯合創新中心

2025年8月26日

...

逐“綠”而行: 探尋國家級綠色工廠的可持續密碼

2025年8月9日

...

禮來與京東健康達成戰略合作 共築一站式慢病管理生態

2025年8月30日

...

Microchip產品榮獲2025半導體市場創新表現獎——年度優秀AI芯片獎

2025年8月29日

...

伊士曼攜手華峰化學成立本地化醋酯纖維素纖維工廠

2025年8月14日

...

小鵬汽車與大眾汽車集團簽訂擴大電子電氣架構技術戰略合作的協議

2025年8月16日

...

蘇州富美實植物保護劑有限公司成功入選2025年度農藥行業綠色工廠名單

2025年8月30日

...

小鵬汽車與中信銀行達成戰略合作,獲100億元授信額度

2025年8月20日

...

強生醫療科技加碼中國戰略 構築醫療創新生態新格局

2025年8月6日

...

vivo與蔡司深化戰略合作關係 共同探索多元影像產品生態

2025年8月22日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致力於促進全球跨國公司、機構在華貿易、投資與業務發展;促進大中華區業務交流與合作;關注最新企業動態和行業趨勢;分享經營與管理經驗;傳播卓越理念,為各方在華取得商業成功,促進可持續發展、友好交流貢獻力量。

聯 系 我 們 | CONTACT US

商務合作聯繫:  partnership#apac-business.com

媒體資訊聯繫:  editor#apac-business.com

人力資源聯繫:  hr#apac-business.com

* (替換# 為 @)

www.apac-business.com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 頁
  • 可 持 續 發 展
  • 投 資
  • 市 場
  • 合 作
  • 創 新
  • 人 事
  • 觀 點

Copyright © 華業網 Greater China Business | 滬ICP備2022016631號-2

滬公網安備 310114020101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