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瑞納®作為全球首個第三代ALK抑製劑,為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帶來治療新格局- 博瑞納®一線研究最新3年臨床研究數據顯示,患者無進展生存期(PFS)取得重大進展
- 博瑞納®突破晚期肺癌治療瓶頸,更強穿透血腦屏障同時覆蓋廣泛的耐葯突變
今天,輝瑞公司宣布全球首個第三代ALK抑製劑博瑞納®(Lorbrena®,通用名:洛拉替尼片/Lorlatinib Tablets)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本品單葯適用於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輝瑞創新肺癌靶向藥物博瑞納®為患者無進展生存期(PFS)帶來重大突破,更強穿透血腦屏障,更少耐葯,被最新國際指南推薦為一線優選治療[1],重塑現有治療格局,為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長久獲益。
“今天我們達成了ALK陽性晚期NSCLC治療史上又一重大里程碑!隨着博瑞納®這一突破性創新療法的獲批,患者將獲得更長更高質量的生存,這是輝瑞踐行‘為患者帶來改變其生活的突破創新’使命的又一例證。”輝瑞生物製藥集團中國區總裁彭振科表示:“輝瑞腫瘤秉持‘科學致勝,共克癌症’的理念,持續為腫瘤治療提供創新藥物,積極促進國內腫瘤診療事業發展,我們相信,在與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終將戰勝癌症這一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助力《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 ‘到2030年實現整體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戰略目標的達成。”
在中國,肺癌高居發病率和死亡率首位[2],疾病負擔日益增加,其中ALK陽性晚期NSCLC患者平均年齡在52歲[3],正處於年富力強的黃金期,數據顯示:20-40%的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初診時就已發生腦轉移,且發生率隨時間延長而升高,即使經過ALK抑製劑治療,45-70%的患者也會出現腦部進展[4],對患者生存帶來嚴峻挑戰。
“近期美國癌症研究學會(AACR)公布的臨床研究數據表明,博瑞納®一線治療ALK陽性NSCLC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已突破三年,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疾病無進展生存時間。”博瑞納®中國註冊研究主要研究者、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名譽所長吳一龍教授指出:“博瑞納®具備出色的血腦屏障穿透能力,無腦轉移的患者接受其治療能有效阻遏腦轉移發生。而有腦轉移的患者治療後,顱內客觀緩解率高達83.3%。這些數據得到了業界的高度關注,也為醫生選擇一線治療方案提供了理論依據。”
“博瑞納®是專為穿透血腦屏障和抑制其他ALK抑製劑導致的耐葯突變而研發,為預防和延緩疾病進展提供了出色的解決方案。”博瑞納®中國註冊研究主要研究者、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陸舜教授介紹:“目前針對ALK陽性NSCLC的傳統治療中,普遍存在多點位的耐葯問題,導致藥物療效下降,患者不得不中斷治療。我們一直期待突破耐藥局限的新葯上市,對於接受過ALK抑製劑治療發生耐葯的患者,我們發現博瑞納®顯示出了強大抗腫瘤活性和顱內活性,可以進一步抑制腫瘤生長,為患者爭取更長的生存時間。”
2020年7月,博瑞納®作為臨床急需進口藥品獲得海南省葯監局批准進口,患者在海南開始接受治療,目前已有數位患者獲益於博瑞納®的治療。同時,博瑞納®被納入“樂城全球特葯險” 並與北京、山西、湖南等省市惠民保對接,通過補償型醫療保險等形式,減輕患者治療負擔,提高藥物可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