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方簽署為期三年的技術合作協議,對創新型類器官生物打印進行研發,以助力高通量藥物發現
-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馬少華團隊通過生物3D打印類器官技術助力藥物研發
- 該合作項目將助力默克成為3D細胞培養領域的領先者
2022年12月12日,中國上海 —— 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默克宣布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開展為期三年的合作,合作重點是新型類器官生物3D打印系統的開發,以助力為各種疾病進行高通量藥物發現。
“秉持開放創新的理念,我們致力於探索對默克已有業務產生影響的顛覆性技術。3D細胞培養和類器官有希望用來研究疾病發展,運用於新葯發現、再生醫學和患者個體化治療等。其有助於減少臨床前動物實驗,以支持‘替代(Replacement)、減少(Reduction)和優化(Refinement)’的3R原則,是我們認為有潛力的方向之一,” 默克中國創新中心負責人唐思和(Thomas Herget)教授表示, “與清華大學的研究合作證明了默克積極踐行對本土創新的支持和承諾,尤其是新興的生物技術領域。”
默克生命科學業務在類器官培養領域擁有涵蓋上下游的完整產品組合,並且引領創新型產品的開發和應用。該合作項目將有助於默克成為3D細胞培養領域的領先者。
該合作研究的主要目標是開發基於生物工程的技術,使高通量和標準化的類器官應用於學術研究和醫藥行業。3D生物打印是一種新技術,它能夠生成精確控制的具有組織樣複雜性的3D組織結構。3D生物打印產生負載細胞的3D結構來模擬身體組織,可在組織工程、藥物輸送和癌症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
“類器官高通量、高保真和快速建模培養及其全流程標準化是高通量藥物篩選的挑戰之一,”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馬少華副教授表示, “默克在生命科學領域具有深厚積澱,與默克的深入合作將有助於將生物3D打印類器官技術應用於高通量藥物篩選,加速技術從實驗室到工業。在這個合作項目中,我們將開發生物3D打印類器官的硬件和軟件系統,我們的願景是提高類器官高通量藥物篩選的臨床成功率和轉化應用效率。”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馬少華團隊在生物3D打印技術領域有深厚的積累,是2021年默克全球創新研究資助“類器官”課題的獲獎者。默克自2018年值成立350周年之際啟動全球創新資助,作為其支持開放創新的舉措之一。通過與研究機構、初創企業、供應商、客戶或學生等各方夥伴攜手合作,默剋期望共同培育創新、開發創新項目,建立可持續的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