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決策部署,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以下簡稱“中國工經聯”)圍繞我國重點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實現路徑開展深入調研,研究成果獲得有關領導同志的關注與批示。2022年,中國工經聯將在此基礎上,從遴選示範、調查研究和宣傳培育等維度繼續做好中國工業碳達峰工作,宣傳並推廣企業優秀成果與案例,助力工業領域更好地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系列行動,推動工業高質量綠色發展。
現將調研過程中了解到的優秀企業成果和案例進行系列報道,為廣大行業企業做好工業碳達峰工作提供借鑒與參考。
海爾集團公司(以下簡稱“海爾”)是全球領先的美好生活和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服務商,旗下擁有3家上市公司,布局智慧住居、產業互聯網和大健康三大主業,擁有海爾、卡薩帝、Leader、GE Appliances、Fisher & Paykel、AQUA、Candy等七大全球化高端品牌和全球首個智慧家庭場景品牌——“三翼鳥”,構建了全球引領的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台和大健康生態品牌——盈康一生,旗下海創匯創業加速平台孵化了7家獨角獸企業、102家瞪羚企業、8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海爾連續4年作為全球唯一物聯網生態品牌蟬聯“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連續13年穩居“歐睿國際全球大型家電零售量排行榜”第一名。
海爾堅持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將綠色低碳發展融入企業戰略,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構建綠色低碳生產體系,發展再循環等綠色產業,發揮工業互聯網平台優勢,助力中小企業節能減排,共創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業態,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
一、加快產業升級,構建全流程閉環的低碳生產體系
海爾基於國家碳達峰碳中和“3060”目標,積極推進產業數字化低碳化升級,構建起“研發設計—原材料採購—生產製造—物流運輸—回收循環”的綠色低碳生產體系。
綠色研發方面:海爾持續加強在綠色工藝及產品、低碳技術研發與應用、清潔能源及能源管理等領域的投入,推進產品和服務的綠色低碳升級。如海爾中央空調採用磁懸浮技術,實現節能50%,已打造5000餘個節能示範項目,十年累計節能23億度電,相當於替代煤炭約82.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00萬噸;海爾生物成功突破高效斯特林制冷機控制技術難題,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技術以氦氣為製冷工質,綠色環保、高效節能,在疫苗、血液等低溫儲運及基因工程、生物醫藥等低溫製冷領域擁有廣闊應用空間,為我國製冷行業擺脫製冷劑束縛、實現“碳中和”打開了新路。2022年,海爾成立了集團科學與技術委員會,未來3年將設立專項產業基金400億元、研發投入600億元,聚焦綠色雙碳等五大共性關鍵技術方向,實施核心科技攻關。
綠色採購方面:海爾優先選取可再生、可回收的環保材料用於產品及零部件製造,提高環保材料使用比例,積極推進綠色供應鏈建設。如海爾凈水機已實現可回收材料替換,其機器外殼、濾芯外殼、商用RO膜組件均使用可回收材料;海爾生物整合供應鏈資源,率先採用全LBA發泡技術,該發泡材料不存在易燃易爆安全問題,對臭氧層無影響,對環境溫室效應影響極低,更環保,保溫效果更好。
綠色生產方面:海爾建設綠色低碳互聯工廠,通過建設分布式光伏、購買綠電等方式,不斷擴大清潔能源使用佔比,優化用能結構,同時實施節能減碳改造,不斷提高能源資源使用效率,減少浪費,降低碳排放。十二五、十三五期間,海爾通過節能改造項目共節約9.1萬噸標準煤,相當於減少碳排放24萬噸。目前海爾已有4家工廠獲評國家工信部“綠色工廠”,2家企業獲評“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
綠色物流方面:海爾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應用,推進“倉儲-運輸-交付”全流程提效減碳。倉儲環節,海爾建成了即墨、黃島、膠州等智能倉,實現大件商品從入庫到出庫全過程無人化作業,提高工作效率;運輸環節,海爾自建了智慧物流系統,實現配送路徑自優化,同時積極使用新能源車輛,減少碳排放;交付環節,海爾探索應用推廣綠色循環包裝,通過家電零部件循環包裝,降低20%包裝成本,同時首創電動車品類循環包裝箱,減少快遞紙箱使用。
綠色產品方面:海爾通過工藝創新及低碳技術應用等方式,持續提升產品能效,為用戶提供綠色低碳的場景解決方案。如海爾中央空調聚焦採暖、熱水、烘乾、種養殖、餘熱回收等五大場景,為用戶提供定製化能源解決方案。以採暖為例,據統計,海爾中央空調煤改清潔能源領域,1個採暖期可平均減少燃燒標準煤30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828萬噸,相當於植樹造林252萬平。目前,集團旗下海爾智家已有多款產品及技術入選國家工信部綠色設計產品、“能效之星”、國家級能效“領跑者”、國家發改委《綠色技術推廣目錄》等名單。同時,在超低溫領域,海爾生物牽頭制定了《低溫保存箱節能環保認證技術規範》,結束了中國低溫製冷設備沒有節能能耗認定標準的歷史,填補了該領域的空白。
二、布局綠色再循環產業,助推行業數字化升級
海爾積極踐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布局再循環產業板塊,以再循環互聯工廠為主體,向上游的廢舊家電回收延伸,向下游的拆解物再利用布局,形成“一體兩翼”模式,構建“回收—拆解—再生—再製造”的再循環生態體系。
廢舊家電回收方面:海爾建設了國家級廢舊家電回收平台,構建起線上線下融合的回收體系。線下,海爾已整合了3.2萬家線下門店、10萬餘名服務兵、100餘個物流配送中心,覆蓋全國2800多個縣市,可以到每一個小區和鄉鎮。線上,用戶可以在海爾智家APP、官網、微信公眾號等提交廢舊家電需求,服務兵接到需求後上門評估、帶走廢舊家電,如果用戶有更新換代的需求,則可以實現收舊和送新一次上門、一次物流完成。
拆解再利用方面:海爾以廢舊家電拆解為切入口,打造了中國首家再循環互聯工廠,年拆解能力可達300萬台,再生能力3萬噸,提供300多個就業崗位。同時,為了使再生料應用由低附加值產品轉向高附加值產品,海爾搭建了“政—產—學—研”再循環研究支持體系,聯合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等構建開放生態圈,圍繞貴金屬的回收深加工、材料分析技術,共同打造再循環材料國家級實驗室。
與此同時,海爾積極打造國家級再循環產業大數據平台,助力產業轉型升級。2021年,海爾與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等攜手,開始建設國家級再循環產業大數據平台,着力破解信息不透明、發展不規範、市場雜亂等行業痛點,讓全行業的回收企業、拆解企業、再生料研發企業上平台、用平台,構建一個智能、高效、可追溯、線上線下融合的回收、拆解和再利用體系。
三、發揮工業互聯網平台優勢,助力企業節能減碳
依託卡奧斯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台,通過應用5G、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海爾自主研發了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參與制定3項國家標準,獲得核心技術專利21項,以大數據驅動企業能源管理升級,通過對能源使用的動態監控、數據分析和精準預測,提出針對性的能源解決方案,實現系統性節能降耗。同時,海爾積極推進卡奧斯智慧能源平台迭代升級為碳資產管理平台,實現能源流、數據流、信息流、碳追溯流“四流合一”,形成碳資產管理、交易的綜合能源服務,在助力企業節能降耗的同時,建立契合不同企業的碳資產管理架構。
目前,卡奧斯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不僅加快了海爾自身能源管理的升級,而且形成了可定製、可複製的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對外賦能企業、行業、園區節能減碳、提質增效。目前該平台已經形成了560多個場景,以及1000餘套定製化能源解決方案,2021年吸引了450多家企業上平台、用平台,節電共2億千瓦時,減少5.5萬噸碳排放,相當於植樹造林10萬畝。
賦能企業方面:針對客戶美心集團空壓機應用粗放、能耗大等痛點,卡奧斯智慧能源以“零投資、定製化設計”為其打造了智慧能源空氣壓縮機託管方案,幫助美心集團實現能效提升30%,一年節約用電約120萬度,能源費用節省90萬元左右,減排二氧化碳942噸。同樣在卡奧斯智慧能源支持下,壓縮機行業領軍企業黃石東貝僅在壓縮空氣這一項能源成本上,每年就節省180萬元,實現了從粗放到精細化管理的飛躍。
賦能園區方面:在天津,卡奧斯智慧能源將八里台工業園區打造成集智慧能源、節能環保、多能互補於一體的智慧小鎮,據統計,2021年,八里台園區光伏發電量125.2784萬kwh,能源成本降低100多萬元,節約標準煤501噸,實現碳減排30%,能耗降低20%。
四、積极參与“一帶一路”建設,為全球綠色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目前海爾在“一帶一路”國家布局有11個工業園、38個製造中心。海爾在當地積極推進綠色環保工廠建設,切實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最大限度地實現發展與環保的最佳平衡。同時積極推廣中國綠色技術標準“走出去”,尤其是在巴基斯坦、印度、越南、泰國、俄羅斯等區域,海爾是當地標準的重要參與方。以空調標準體系為例,2020年海爾與巴基斯坦科技部共建空調實驗室,協助巴基斯坦建立空調能效標準體系,配合政府引導產品向高能效節能方向發展,為巴基斯坦國家能效標識的實施提供測試保障和能效證書。
與此同時,海爾積極創新綠色低碳技術及產品,服務“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為全球低碳發展提供中國方案。如海爾生物太陽能疫苗冰箱系列產品已進入包含“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內的78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累計裝機15萬台,每年服務全球4500萬適齡兒童安全接種,極大地促進了全球疫苗接種可及性,每年可降碳109500噸,相當於4500畝成年樹林的碳中和量。此外,海爾生物還與巴斯德研究所、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頂尖機構和國際組織共探綠色創新科技保障方案,開發出太陽能實驗室、太陽能采血艙、太陽能診所等更多的綠色場景,積极參与並支持世界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持續以中國綠色科技普惠全球生命健康。
海爾集團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推進企業數字化、低碳化升級,攜手生態合作夥伴共創共贏,為中國經濟社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為全球製造業綠色發展貢獻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