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今天,IBM 在北京舉行”AI for Business論壇”,與客戶、合作夥伴、生態聯盟等行業參與者一起,探討如何將生成式 AI 應用到企業創新和實踐當中。會上,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與 IBM 聯合發布《可信賴的企業級生成式AI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旨在為中國企業提供借鑒,助力企業基於自身的業務需求與數據來構建開放、可信、具有業務針對性的企業級AI應用與模型,以提升生產力並推動創新,把握生成式AI帶來的機遇,成為擁有AI領先優勢的價值創造者。
生成式AI觸發了新一輪人工智能創新浪潮,在推動經濟轉型和社會進步中展現出巨大潛力。企業是把技術創新轉化為核心生產力的重要載體,然而技術重塑業務有其複雜性、差異性與多樣性,既包括模型選擇、訓練、調優以及數據準備等技術問題,也包括場景價值、投入產出比等策略性問題,企業對於AI採用在各個層面有着不同的疑慮與困惑。
由IBM 委託Morning Consult 調研並發布的 2023 年全球AI採用指數顯示,規模超千人的企業級公司中,有四成已積極部署AI,另有四成仍處於探索或實驗階段,尚未部署自己的模型;而阻礙企業成功採用和規模化擴展AI的主要障礙包括:AI技能和專業知識不足(33%)、數據過於複雜(25%)、對AI倫理的擔憂(23%)、AI項目難以整合和擴展(22%)、價格太高(21%)以及缺乏AI模型開發工具(21%)。
隨着各種AI大模型及其迭代版本的快速上市,企業更是”亂花迷眼”,不知如何選擇恰當的技術路線與模型,才能從AI的投資與採用當中獲得應有的價值回報。為此,IBM與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聯合撰寫並發布白皮書,從生成式AI的技術演進、治理框架、相關產品、解決方案、參考架構,以及生成式AI的應用實踐、前景及商業價值等重要層面進行闡述與分析,並結合IBM的技術、實踐及用例,以期為企業的AI之旅指明方向,提供具有開放性、成本效益與靈活性的方法與工具借鑒。
白皮書特彆強調了開源在推動AI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開源不僅促進了技術的透明性,還加速了研發進程,為構建開放、共享、協同、自由的AI生態提供了堅實基礎。白皮書針對近來企業極為關注的AI模型及平台、數據治理以及AI治理等重點領域,進行了先進經驗與理念的分享;在場景價值方面,白皮書通過深入分析汽車、金融等行業的成功案例,展示了AI技術如何助力企業實現轉型和創新。
IBM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謝東表示:”要實現可信賴的企業級生成式AI,開放和透明的創新至關重要,這就必須倚賴於一個開放的生態。藉助開放社區的力量,企業可以選擇和整合符合業務需求的開源模型、專有模型,或者自建模型,以恰當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業務價值。IBM去年與全球50多個創始成員及協作者成立了AI 聯盟,旨在聚合頂尖資源與知識來解決安全問題,同時提供一個平台,共享和開發符合世界各地研究人員、開發人員和採用者需求的解決方案。目前AI聯盟已有100多個成員與合作者。IBM近期開源了一系列Granite代碼模型,用生成式AI來簡化和加速開發人員的代碼開發與部署工作,提升代碼開發的工作效率。此次IBM與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的合作,旨在進一步加強本地開放式生態共建與協作,推動開放式AI創新,促進中國企業規模化採用和擴展AI。我們期待通過攜手共創,將IBM領先的企業級AI與基礎模型能力提供給更多本地客戶,賦能千行百業。”
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名譽主席、原國務院信息化聯席會議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陸首群表示:”很高興應邀參加今天的活動,共同見證白皮書的聯合發布。今天發布的白皮書有一個關鍵詞——可信賴。實現可信賴的人工智能,開放開源不可或缺。半個世紀以來,開源在全球發展壯大,在中國崛起也有三十多年。包括IBM在內的主要科技公司,其人工智能的發展都受益於開源。如今,開源已崛起為一種全球性的創新與合作模式,開源創新也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重構的基礎。我深感欣慰地看到,IBM在代碼與模型開源及開源社區共建方面都始終扮演着領導者的角色,而且致力於將前沿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為企業提供開放、可信、有針對性的AI解決方案。展望未來,我們期待與IBM齊心協力,加速開源AI社區的進步,共同開啟企業級可信AI的新時代。”
北京時間5月21日晚在美國波士頓舉行的 IBM 年度旗艦活動 THINK 大會上, IBM 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Arvind Krishna 在開幕式上分享了 IBM 投資、建設和為開源 AI 社區做貢獻的計劃,並以此作為 IBM 戰略的核心。他指出,”我們堅信要將開放創新的精神引入 AI。希望藉助開源的力量,在AI領域取得像 Linux 和 OpenShift 那樣的成功。開放意味着更多選擇,意味着有更多人關注代碼,更多人集思廣益,更多人着手解決問題。任何技術要想獲得快速發展和普及,必須同時兼顧以下三點:競爭、創新和安全。開源是實現這三點的絕佳途徑。”